新土纪年的第一个夏天,阳光格外炽烈。林野站在田埂上,看着沉甸甸的小麦穗压弯了秸秆,金黄的麦浪在风里翻滚,像一片流动的黄金海。阿雅提着一个竹篮跑过来,篮子里装满了刚成熟的野草莓,红得透亮:“林哥!老周说今天开始收割小麦,要做新鲜的麦饼给大家吃!”
田地里早已热闹起来——石木部落的壮汉们挥舞着石镰,动作利落地割下麦秆;溪谷部落的妇人们蹲在地上,将麦穗捆成整齐的麦束;青丘部落的猎手们则背着竹筐,穿梭在田埂间,捡拾掉落的麦穗;连赵虎都带着曾经的城卫队成员,推着木制的脱粒机,在空地上来回忙碌。老树根坐在田边的树荫下,手里拿着“新土纪年”,正认真记录着:“新土元年夏,首季小麦丰收,亩产逾三百斤,族人皆欢。”
“脱粒机不够用了!”老周突然喊道,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指了指堆成小山的麦束,“按这个速度,至少要三天才能脱完所有麦粒。”
林野想了想,转身朝着“方舟”的方向走去——飞船的储物舱里还有不少金属零件,或许能改装出更高效的脱粒机。阿力和几个机械师跟着他一起,将废弃的金属板切割成齿轮,用藤蔓缠绕的木轴做传动轴,再加上从“方舟”拆下来的小型动力装置,一台改良版的脱粒机很快就组装完成。
“试试!”林野启动动力装置,齿轮转动的声音清脆有力。当麦束被送进脱粒机,金黄的麦粒瞬间从出料口滚落,速度比木制脱粒机快了三倍。众人欢呼起来,石夯拍着林野的肩膀,笑得豪爽:“还是你们流浪者的‘铁疙瘩’厉害!以后种地,再也不用怕忙不过来了!”
丰收的喜悦持续了整整一周。每天傍晚,定居点的中央空地上都会燃起篝火,烤麦饼的香气混合着野果酒的清甜,飘荡在整个新家园。青丘部落的族人弹起骨笛,溪谷部落的妇人唱起古老的歌谣,孩子们围着篝火追逐打闹,连曾经不苟言笑的赵虎,都跟着众人一起拍手合唱。
这天夜里,林野坐在“方舟”的驾驶舱里,调试着从知识库找到的“远距离探测仪”。突然,探测仪的屏幕上跳出一个微弱的信号,来自西北方向,距离新家园大约五百公里。“这是……”林野心里一动,立刻调整探测仪的频段,信号变得清晰起来,竟然是一段断断续续的求救信号:“这里是……绿洲营地……被沙暴围困……请求支援……”
林野立刻叫醒老树根和磐石,三人围在探测仪前,反复听着求救信号。“五百公里,差不多要穿过半个‘死亡沙海’边缘,”磐石皱着眉,“现在沙海虽然稳定了,但边缘的流沙带还是很危险,而且我们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会不会有危险。”
“不管是什么人,既然发出了求救信号,我们就不能见死不救,”林野坚定地说,“当年我们在烬土上,也是靠着互相帮助才活下来的。新家园的盟约里说‘互助共生’,这不仅是对我们自己人,也是对所有需要帮助的流浪者。”
老树根点点头,立刻召集四个族群的首领开会。风启主动提出派五个猎手随行,熟悉沙海边缘的地形;石夯让族人准备了充足的水和干粮,还打造了几副坚固的担架;溪谷部落则带上了治疗外伤的草药;赵虎也申请加入,他曾经去过西北方向的绿洲,知道那里的情况。
第二天一早,林野带领一支由十五人组成的救援队,乘坐改装过的越野车,朝着西北方向出发。越野车的车厢里装满了水、干粮和急救物资,车顶还架着从“方舟”拆下来的防风罩,能抵御小规模的沙暴。
出发后的第三天,救援队遇到了第一片流沙带。林野让众人下车,用从知识库学到的方法,在流沙带边缘插上木杆,再铺上用藤蔓编织的防滑网,慢慢开辟出一条通道。风启的猎手们则骑着马,在前方探查路线,确保没有隐藏的流沙陷阱。
“前面就是绿洲营地的方向了!”赵虎突然喊道,他指着远处的一片绿色,“我五年前去过那里,当时那里还有很多流浪者,靠绿洲的水和猎物生存。”
救援队加快速度,朝着绿洲驶去。越靠近绿洲,沙暴的痕迹越明显——地上散落着被吹倒的帐篷,折断的树木,还有一些废弃的工具。绿洲中央的湖泊已经缩小了一半,湖边围着十几个衣衫褴褛的流浪者,看到救援队的越野车,他们先是警惕,随后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你们是……新家园来的人?”一个年长的流浪者颤巍巍地走过来,他的手臂上有一道明显的伤疤,“我们听说过新家园,说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有能挡住沙暴的墙……没想到你们真的会来救我们!”
林野跳下越野车,递给老人一瓶水:“我们收到了你们的求救信号,特地来帮忙。你们这里还有多少人?有没有受伤的?”
“还有二十一个人,其中五个受了伤,”老人叹了口气,“三天前的沙暴把我们的帐篷都吹毁了,水也快喝完了,要是你们再晚来几天,我们可能就……”
救援队立刻行动起来,给受伤的流浪者处理伤口,分发水和干粮,还帮他们搭建临时帐篷。林野则和老人聊起绿洲营地的情况——这里原本有五十多个流浪者,因为沙暴越来越频繁,很多人都离开了,剩下的人舍不得这片绿洲,一直坚守到现在。
“我们想跟你们去新家园,”老人突然说,“这片绿洲撑不了多久了,我们不想再在沙海里流浪了。”
林野笑着点头:“新家园的大门,永远为需要帮助的流浪者敞开。等你们休息好了,我们就一起回去。”
在绿洲营地休整了一天后,救援队带着二十一个流浪者,踏上了返回新家园的路。路上,林野从流浪者口中得知,在更远的西方,还有一个更大的“西风营地”,那里聚集了上百个流浪者,因为沙海的侵蚀,营地也面临着被吞没的危险。
“我们回去后,得想办法联系西风营地,”林野对众人说,“新家园现在越来越大,能容纳更多的人。我们不仅要守护好自己的家园,还要帮助更多的流浪者,让他们也能有一个安稳的家。”
当救援队带着新的流浪者回到新家园时,所有人都出来迎接。阿雅跑过来,给每个新到来的流浪者递上一颗野草莓,脸上满是笑容。老树根则让人腾出帐篷,准备了热汤,让疲惫的流浪者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当天晚上,林野站在防风墙顶部,看着远处的沙海和近处的新家园。探测仪还在运行,屏幕上偶尔会跳出微弱的信号,像是远方流浪者的呼唤。他知道,新家园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不仅要守护好这片土地,还要把文明的火种传递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摆脱沙海的困扰,重建属于自己的家园。
新土纪年的第一个丰收,不仅带来了粮食,更带来了希望。远方的召唤,让林野和所有人都明白,文明的重建,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无数人用双手和信念,共同搭建的桥梁。而这座桥梁,会一直延伸下去,直到沙海变成绿洲,直到所有流浪者都能拥有一个安稳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