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支小小的验孕棒,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在仁王雅治看似波澜不惊的外表下,激起了汹涌的暗流。喜悦是毋庸置疑的,那是一种深植于本能、混合着成就感和对未来的奇妙憧憬的情绪。但与之并存的,是一种更强烈、更陌生的——紧张。
这种紧张,并非源于恐惧或排斥,而是源于责任感的骤然升级和对未知的精密计算。
在信子沉浸在初为人母的纯粹喜悦中,开始兴致勃勃地浏览母婴网站时,仁王已经迅速进入了“数据分析与风险评估”模式。
他的平板电脑浏览记录里,悄然增加了“孕期营养需求”、“妊娠各阶段注意事项”、“东京都内产科医院评价与数据对比”、“新生儿养育成本精细测算”等关键词。他甚至默默下载了几个专业的育儿App,开始研究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婴儿用品,试图从中找出性价比最高、安全性最优的组合方案。
“puri~ 孕妇需要补充叶酸,剂量是……”某天晚上,他会看似随意地提起,然后将一瓶符合标准的叶酸片放在信子手边。
“以后生食要尽量避免。”他会在她想吃寿司时,不动声色地将菜单转向熟食选项。
“走路小心点,别又迷糊绊倒了。”他提醒的次数明显增多,甚至在她出门时,会下意识地检查她的鞋带。
他的关心变得更加具体,更加……无处不在,却又用他特有的、看似平淡甚至略带嫌弃的方式包裹起来。
一天周末,信子午睡醒来,发现仁王正坐在客厅地毯上,面前摊开着笔记本电脑和几本打印出来的资料,puri 安静地趴在他腿边。屏幕上不是复杂的数据模型,而是婴儿房的布局设计图,旁边标注着详细的尺寸、建议的建材环保等级和空气流通数据。
“雅治……你在看这个?”信子惊讶地走过去。
仁王头也没抬,手指在触控板上移动,调整着一个柜子的位置:“嗯。初步规划。靠近我们卧室的房间采光和面积都比较合适,需要重新做隔音处理,家具边角必须做圆角化处理,概率上能降低73%的碰撞伤害风险。”
他的语气就像在做一个项目汇报,但信子却从他微蹙的眉心和过于专注的神情里,看到了那份隐藏得很好的紧张与认真。他正在用他最擅长的方式——规划、计算、控制变量——来应对这个无法完全用数据掌控的“新项目”。
夜里,信子有时会感觉到,在她睡着后,仁王会轻轻地将手覆在她的小腹上,长久地停留,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地感受着那份孕育中的生命奇迹。当她迷迷糊糊地看过去时,他又会迅速收回手,翻身装作睡着。
他的紧张也体现在一些细微的行为改变上。他减少了加班次数,尽量准时回家。他开始更留意家里的安全隐患,尖锐的桌角被他悄悄贴上了防撞条。他甚至开始研究起孕妇食谱,虽然成果依旧堪忧,但那份笨拙的尝试,让信子感动不已。
“雅治,你不用这么紧张的。”某天,信子看着他对着一个“如何给新生儿洗澡”的视频眉头紧锁,忍不住笑着说。
“puri~谁紧张了?”仁王立刻否认,关掉视频,语气恢复一贯的慵懒,“只是提前熟悉流程,避免到时候某个笨蛋手忙脚乱而已。”
典型的仁王式回答——死不承认,并将焦点转移到她身上。
但信子知道,这份紧张,恰恰是他喜悦和重视的另一面体现。他正在以一种沉默而坚实的方式,迅速调整自己的角色,从一个丈夫,向一个父亲过渡。他的大脑像一台高速运行的计算机,处理着所有与这个新生命相关的信息,试图为她和孩子构建一个最安全、最稳妥的未来。
准爸爸的紧张与喜悦,如同光影交织,共同描绘出仁王雅治初为人父时最真实的内心图景。他或许不会说出多么动人的情话,但他的每一个行动,每一次默默的规划,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他和她一样,无比期待这个小生命的到来,并且,已经开始用他的方式,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