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赛的观战与场边指导,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仁王和信子身份的变化。他们自己或许还未完全察觉,但在旁人眼中,那种属于“前辈”的姿态,已在不经意间流露无疑。
几天后,他们应柳莲二的邀请,来到了立海大网球部的部活室,参与一场小范围的“前辈经验分享会”。与其说是正式会议,不如说是围坐在一起的轻松交谈。除了现任正选,还有一些表现出潜力的低年级生也被允许参加。
信子安静地坐在仁王身边,看着他将左臂随意搭在椅背上,另一只手转动着桌上的矿泉水瓶,神情是惯有的慵懒。但当后辈们提出关于比赛心态、技巧瓶颈甚至未来选择的问题时,他偶尔开口,给出的回答却不再是高中时那般纯粹随性、带着恶作剧色彩的谜语。
“遇到力量型对手,硬碰硬是最蠢的。”一个二年级生抱怨自己总在力量对抗中吃亏,仁王瞥了他一眼,慢悠悠地说,“你的优势是移动快,那就用节奏拖垮他。让他打不出舒服的发力球,比你自己拼命练肌肉更有效。puri~”
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对方思考自身的优势与战术的匹配。这是一种更成熟、更具建设性的指导方式。
当切原提到管理队伍遇到的烦恼(“有些家伙总是不按要求完成训练量!”)时,仁王嗤笑一声:“你以为当年我们都是自愿完成真田副部长那些‘地狱菜单’的吗?”他顿了顿,冰蓝色的眼眸扫过在场的后辈,带着一丝狡黠,“树立标杆,然后……让达不到的人‘自愿’感到羞愧,比单纯呵斥有用得多。比如,柳生的训练数据可视化图表?”
他巧妙地将问题抛回给切原,并暗示了可以参考柳生比吕士那种用客观数据施加无形压力的管理方法。这不再是球员的视角,而是带着一丝管理者思维的建议。
信子在一旁听着,心中微微触动。她的雅治,真的在以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成长着。他依然怕麻烦,依然喜欢用最省事的方式解决问题,但他的方式变得更加圆融,更懂得引导而非单纯的捉弄或敷衍。
而她自己也同样如此。
分享会中途休息时,一个一年级的女生,似乎是经理候补,怯生生地走到信子身边,小声问道:“尤野前辈……那个……我注意到您之前记录数据非常细致,尤其是在非正选队员的观察方面。请问……有什么诀窍吗?我总怕漏掉关键信息……”
信子愣了一下,看着女孩紧张又渴望学习的眼神,一种奇妙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她不再是那个只能躲在仁王身后、需要被保护的小迷糊了。在这个女孩眼中,她是值得请教的前辈。
她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拿出自己的手机(里面存着一些她过去记录的、不涉及机密的心得),耐心地解释起来:“其实没什么诀窍,就是多看,多记。可以从一些小习惯开始记录,比如某个队员在压力下习惯性的小动作,或者他擅长回击的球路……慢慢的,你就会找到规律了。”她甚至分享了自己曾经因为迷糊记错数据,被仁王指出后如何改进的小糗事,让女孩放松地笑了起来。
这一刻,信子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也在传递着什么。将那份曾经从柳莲二、从网球部前辈们那里感受到的细致与关怀,传递给下一代。
分享会结束时,柳莲二推了推眼镜,平静地总结:“数据显示,本次交流会有效提升了部员士气,并对解决当前训练中的部分瓶颈问题提供了可行参考方向。感谢二位的分享,仁王,尤野。”
真田难得地没有说“太松懈了”,而是沉声道:“嗯,有了前辈的样子。”
幸村则微笑着看着他们,眼神温和:“立海大的精神,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下去的。看到你们这样,我很欣慰。”
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长。信子忍不住挽住仁王的手臂,轻声说:“感觉……我们好像真的成了前辈了呢。”
仁王低头看她,嘴角微扬:“puri~麻烦的身份。”
但他并没有否认。
这种“前辈姿态”,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在时光流逝中,随着经历的丰富和责任的降临,自然而然沉淀下来的气质。他们开始懂得用自己的经验和方式,去影响和帮助后来者。这标志着他们的成长,也象征着立海大网球部那坚韧不息的血脉,正在他们手中,悄然延续。
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然成为了学弟妹们可以依靠和仰望的存在。而这份担当,也让他们彼此之间的纽带,更加深厚与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