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都北门处,董承站在城楼上,远眺北方黑暗的旷野。他的肩伤还在隐隐作痛,但更痛的是他的内心。半个时辰前,他派往河北求援的快马带回了一个令他绝望的消息:袁绍以战机不可失为由,拒绝立即分兵救援许都。
董将军,耿纪快步登上城楼,声音中带着最后的希望,袁本初可答应发兵?
董承沉默良久,终于艰难地开口:袁绍说...要在官渡与曹操决战,无暇他顾。
韦晃闻言,手中的剑一声落地:那我们...我们岂不是...
董承突然挺直身躯,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我们还有最后一个机会。
他召集所有叛军将领,沉声道:传令下去,就说袁绍十万大军已至黄河岸边,明日便可抵达许都。我们要趁这个消息传开之前,一举拿下丞相府!
与此同时,丞相府内的曹丕正在仔细研究城防图。曹彰急匆匆走进来:二哥,听说袁绍大军明日就到,我们...
假的。曹丕头也不抬,若袁绍真要来援,绝不会如此大张旗鼓。这是董承的疑兵之计。
荀彧赞同地点头:二公子明察。袁绍此刻正与丞相在官渡对峙,岂会因小失大?
曹丕站起身,目光如炬: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将计就计。
黎明时分,董承率领叛军对丞相府发动了最后的总攻。这一次,他亲自督战,誓要一举成功。
将士们!董承高呼,袁绍大军明日即到,今日之战,关系汉室存亡!
叛军士气大振,如潮水般涌向丞相府。然而令他们意外的是,丞相府的抵抗比想象中要弱得多。不过半个时辰,叛军就攻破了外围防线。
董将军,耿纪兴奋地报告,曹军节节败退,已经退守内院!
董承却皱起眉头:太顺利了...曹丕那小子诡计多端,小心有诈。
果然,就在叛军冲入内院时,四周突然火起。曹丕站在高处,朗声道:董承,你的末日到了!
与此同时,曹彰率领精锐从暗处杀出,直取董承。
董承老贼,纳命来!
董承仓促应战,两人在火海中展开激战。曹彰虽然年少,但武艺高强,一杆长戟使得出神入化。董承肩伤未愈,渐渐落入下风。
保护将军!叛军将领纷纷来援。
就在这时,曹丕突然鸣金收兵。曹彰虽然不解,但还是遵令后撤。
二哥,为何不让我取了董承性命?曹彰退回内院,不解地问道。
曹丕微笑道:三弟,杀人容易,收心难。我要的不是董承的性命,而是叛军的军心。
他转向荀彧:令君,可以开始了。
荀彧点头,登上高处,对叛军喊道:诸位将士!你们都被董承蒙蔽了!袁绍根本不会来援,你们是在为一场注定失败的叛乱卖命!
叛军中顿时起了一阵骚动。董承急忙大喝:不要听信谗言!袁公大军明日即到!
是吗?曹丕接过话头,那为何我刚刚接到战报,袁绍正在官渡与家父激战,根本无暇南顾?
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信件:这是家父的亲笔信,需要我当众宣读吗?
这个举动在叛军中引起了更大的骚动。许多士兵开始动摇,他们原本就是被胁迫参与叛乱的。
董承见军心浮动,知道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他举剑高呼:不要中了曹家小儿的诡计!随我杀!
然而这一次,响应他的叛军明显少了很多。许多士兵面面相觑,踌躇不前。
曹丕看准时机,继续攻心:诸位!我知道你们都是被胁迫的。现在放下武器,我以曹家名誉担保,只诛首恶,胁从不问!
这句话成了压垮叛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快,就有士兵扔下了武器。
我投降!
我也投降!
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投降的士兵越来越多。董承、耿纪等人又惊又怒,却无法阻止。
你们这些叛徒!耿纪挥剑砍倒一个正在投降的士兵,但这个举动反而激起了更多人的反抗。
耿纪滥杀无辜!我们为何还要为他卖命?
转眼间,叛军内部就发生了分裂。仍然忠于董承的部队与想要投降的部队发生了冲突。
曹丕见时机成熟,对曹彰说:三弟,该你出手了。记住,生擒董承。
曹彰领命,率领精锐直取董承。这一次,没有了叛军的干扰,他很轻易就杀到了董承面前。
董承,还不束手就擒!
董承仰天长叹:天不佑汉啊!但仍然挺剑迎战。
两人战不到十合,曹彰一戟挑飞董承的佩剑,随即反手一戟杆,将董承击倒在地。
绑了!
与此同时,耿纪、韦晃等人也相继被擒。持续了一夜多的许都兵变,终于以曹氏兄弟的全面胜利告终。
当朝阳完全升起时,曹丕和曹彰并肩站在丞相府前。幸存的士兵们正在清理战场,救助伤员。
二哥,曹彰看着被押走的董承,突然问道,为什么不杀他?
曹丕目光深远:三弟,杀人简单,但要赢得人心却很难。董承虽然叛乱,但在朝中仍有威望。留着他,比杀了他更有价值。
这时,荀彧陪同献帝走来。献帝看着满目疮痍的丞相府,神色复杂。
子桓,子文,献帝的声音有些哽咽,朕...朕该如何赏赐你们?
曹丕躬身道:护卫陛下,是臣等的本分,不敢求赏。
献帝长叹一声:经此一事,朕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忠臣。
消息传到官渡大营,曹操对众将说:吾儿已能独当一面矣!
而在许都的废墟上,曹丕对曹彰说:三弟,经此一战,我们要记住:用兵之道,攻心为上。真正的胜利,不是杀死多少敌人,而是赢得多少人心。
曹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一刻,这对年轻的兄弟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
许都的烽火终于熄灭,但这场兵变给所有人都上了深刻的一课。在乱世中,智勇双全固然重要,但更要懂得人心的向背。而曹丕和曹彰,正是通过这场考验,向世人展现了他们不仅继承了父亲的武略,更具备了治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