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宫宴请柬,芸澜苑内顿时忙碌起来。卫珩需“病”得恰到好处地出席,而绵绵作为首次在正式宫廷场合露面的“冲喜”姑娘,其仪容、言行、应对,无不关乎卫珩的颜面与计划。
此时,卫珩早已为绵绵安排好的两个大丫鬟:青黛与丹桂,便显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黛年纪稍长,行事沉稳,心思缜密,负责绵绵身边的规矩和与府中其他院落的协调沟通。她熟知高门大户乃至宫廷的礼仪规范,立刻开始为绵绵紧急“补课”,从行走坐卧的姿态,到觐见、饮宴时的规矩,一一仔细提点,并提前打点了宫中引路太监和女官的赏封。
丹桂则更显伶俐,手巧心细,主要负责绵绵的服饰妆奁和院内琐事。她翻箱倒柜,结合绵绵的气质和当下“不宜过于张扬亦不能失礼”的要求,精心搭配了一套月白底色绣缠枝暗纹的衣裙,配以素雅的点翠头面,既显清丽,又不失身份。同时,她也将芸澜苑内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确保绵绵无后顾之忧。
有了这两位得力助手,绵绵顿觉轻松不少。她聪慧,学得快,在青黛的指导下,很快便将宫宴礼仪掌握了七七八八。丹桂准备的衣衫首饰也极合她心意。
“有你们在,我心里踏实多了。”绵绵由衷地对两人说道。
青黛沉稳一笑:“姑娘过奖,这是奴婢分内之事。”
丹桂则俏皮些:“姑娘天生丽质,稍作打扮便能惊艳四座,奴婢不过是锦上添花。”
与此同时,墨玄加紧了芸澜苑内外的警戒,尤其注意排查王氏可能借宫宴前夕府中人员往来复杂之机做手脚。小满则配合丹桂,仔细检查明日要带入宫中的一切物品,连香囊里的香料都重新确认了一遍,生怕被人混入不该有的东西。
顾惜朝虽不能陪同入宫,但也派人送来了消息,告知宫宴当日他会率亲卫在宫城外特定区域候命,以防万一,并附上了一枚小巧的、可藏在袖中的响箭,作为紧急信号。
就在一切井井有条进行时,罗知蕊通过陈清漪,再次递来了关于宫宴的消息。这次的信息更为具体:
“宫中菊宴,需慎言。三皇子侧妃李氏,其父与王永年有旧,恐因王、齐之事迁怒,借机发难。另,七皇子或有意在宴上相助,望斟酌。”
这条信息,点明了潜在的敌人是三皇子派系的李侧妃其家族与王永年关联,并再次暗示了七皇子萧砚可能有所行动。
卫珩靠在榻上,看着绵绵在青黛的指导下练习仪态,眼中带着欣赏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明日,跟紧青黛,少说多看。”他轻声嘱咐,“李侧妃若借故刁难,不必隐忍,但需占住道理。一切,有我。”
绵绵回头看他,展颜一笑,带着几分狡黠:“放心,论讲‘道理’,我还没输过。” 她已非昔日那个只能靠装乖卖巧保全自己的孤女,如今的她,身后有卫珩,身边有可靠的伙伴,心中有足够的底气。
夜幕降临,芸澜苑内灯火通明,为明日的宫宴做着最后的准备。青黛最后一次核对着流程和注意事项,丹桂将明日要穿的衣物熏上淡淡的、合乎规制的暖香,墨玄的身影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而此时的京城,各座府邸之内,想必也多有类似的情景。一场看似风雅富丽的赏菊宴,实则是齐王倒台后,各方势力第一次在御前的正式亮相与较量。暗流,已在平静的夜色下悄然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