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白山脚下的靠山屯,老辈人传下来一面铜镜。镜子是前清宫里的物件,八棱菱花形,背面錾着精细的缠枝莲纹,边缘有些许磕碰的痕迹,镜面却依旧光可鉴人。这镜子邪性,据说能照见人的前世今生,更能映出一些不该看见的东西。
保管镜子的是屯里最年长的胡三爷。他总把镜子收在一个紫檀木盒里,用红布包裹得严严实实,从不轻易示人。只有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那天,他才会把镜子请出来,在月光下细细擦拭。屯里的孩子都怕那镜子,说半夜里常能听见胡三爷家传来女子的哭声,还有梳头的声音。
这年开春,屯里来了个地质勘探队,要在附近勘探矿藏。队里有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姑娘,叫林晓雯,长得水灵,性子也活泼。她听说了古镜的传说,好奇得不得了,非要见识见识。
三爷爷,您就让我看一眼嘛!晓雯缠着胡三爷,声音甜得像浸了蜜。
胡三爷板着脸:丫头,这东西不是玩物,不能随便看。
我就看一眼,保证不乱动!晓雯伸出三根手指发誓。
胡三爷被她缠得没办法,叹了口气:罢了,让你看一眼也好,省得你天天来烦我。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揭开红布。古镜在昏暗的屋子里泛着幽光,镜面上的缠枝莲纹仿佛活了过来,在光影间缓缓流动。
晓雯凑近细看,镜中映出她年轻姣好的面容。可看着看着,她忽然觉得镜中的影像有些异样——那分明是她的脸,眉眼却透着说不出的哀怨,嘴角带着一丝凄楚的笑意。更让她毛骨悚然的是,镜中人的发髻不知何时变成了清朝样式,鬓边还多了一支白玉簪子。
晓雯惊叫一声,连连后退。
胡三爷赶紧盖上镜子,沉声道:叫你别看,偏不听!这镜子认主,不是谁都能照的。
晓雯吓得脸色发白,当晚就发起了高烧。她迷迷糊糊地做着噩梦,梦见自己穿着清朝的旗装,站在一座深宅大院里,对着这面镜子梳妆。镜中的自己泪流满面,身后站着一个模糊的男子身影。
勘探队的王队长见晓雯病得厉害,便要送她回省城医院。胡三爷却摆摆手:她这病,医院治不好。是镜中的魂找上她了。
那怎么办?王队长急了。
胡三爷沉吟良久,才缓缓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镜子认了她,就得知道这段因果。今晚子时,我带她问镜。
是夜月圆,胡三爷在自家堂屋摆上香案,将那古镜供奉在正中。晓雯虚弱地坐在镜前,胡三爷站在她身后,手中捏着一炷香。
姑娘,待会儿无论看见什么,都别怕。胡三爷低声道,记住,镜中事,皆是过往云烟。
子时一到,胡三爷口中念念有词,将香插在镜前。香烟袅袅升起,在镜面上方聚而不散。晓雯紧张地盯着镜面,只见那光亮的铜镜渐渐泛起涟漪,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
镜中的影像开始变化——不再是晓雯的脸,而是一个穿着清朝服饰的年轻女子,正对镜梳妆。她眉目如画,却愁容满面,眼角挂着泪珠。
这是光绪二十六年,胡三爷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她是珍妃身边的宫女,叫婉容。
镜中场景变换: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紫禁城内一片混乱。婉容趁乱偷了这面镜子——这是珍妃的心爱之物——想带出宫去。她在御花园的井边被太监拦住,争夺间失手将对方推入井中。
她带着镜子逃出宫,一路往关外跑。胡三爷继续解说,可那太监的冤魂跟着她,夜夜在镜中现身索命。
镜中又变:婉容逃到长白山脚下,已是油尽灯枯。她对着镜子梳理最后的容颜,然后将镜子交给当地一个猎户,求他好生保管。
她说这镜子沾了珍妃的灵气,能照见人的前世今生,却也困着那太监的怨魂。胡三爷叹息,她临终前发愿,要世世代代守护这面镜子,直到怨气消散。
晓雯看得浑身发抖,她终于明白镜中那个哀怨的女子是谁了。
突然,镜中浮现一张扭曲的鬼脸——是个面色青紫的太监,正狰狞地笑着!晓雯吓得尖叫,那鬼脸却越来越近,几乎要冲出镜面!
放肆!胡三爷大喝一声,将手中的符纸拍在镜面上。镜中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鬼脸瞬间消失。
晓雯瘫软在地,大汗淋漓。
现在你明白了?胡三爷扶起她,婉容的魂魄一直附在这镜子上,她选中你,是因为你与她有缘。
什么缘?
胡三爷指着镜中婉容的脸:你看她的眉眼,是不是与你很像?
晓雯仔细一看,果然如此。难怪第一眼照镜子时,会觉得镜中人既熟悉又陌生。
她是你的前世。胡三爷一字一顿地说。
晓雯如遭雷击,半晌说不出话。
那夜之后,晓雯的病奇迹般地好了。但她变得沉默寡言,常常对着远方发呆。勘探任务结束后,其他队员都回了省城,唯独她留了下来,天天往胡三爷家跑。
她要学如何守护这面古镜。
胡三爷起初不肯:这担子太重,你一个姑娘家扛不起。
既然是我的因果,我就该承担。晓雯态度坚决。
胡三爷见她心意已决,便收她为徒,将守护古镜的法门一一传授。晓雯学得很用心,很快就掌握了安抚镜中怨魂的诀窍。
这年中秋,晓雯第一次独自为古镜举行祭镜仪式。月光下,她学着胡三爷的样子焚香祝祷,轻轻擦拭镜面。说来也怪,那镜子在她手中格外温顺,镜面流光溢彩,再没有出现诡异的影像。
胡三爷在一旁看着,欣慰地点头:这镜子总算等到真正的主人了。
如今,靠山屯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知道古镜传说的人越来越少。只有晓雯还守着老宅,守着这面穿越了百年时光的古镜。每当月圆之夜,她都会把镜子请出来,在月光下细细擦拭。
有时夜深人静,路过的人还能听见院子里传来两个女子的说话声,一个清脆,一个温婉,像是在诉说那些尘封的往事。但仔细听时,又只剩下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古镜幽幽,照见的不仅是容颜,更是百年轮回的因果。 晓雯常常对来参观的游客说: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相遇,每一个照过这面镜子的人,都在镜中看见过自己的前世今生。
而镜中那两个女子的身影,在月光下渐渐重合,分不清哪是婉容,哪是晓雯。或许正如胡三爷所说,这面镜子等待百年,等的就是一个能够化解这段因果的有缘人。
如今怨气已散,镜面越发澄澈。只是偶尔在雷雨之夜,细心的人还能在镜中瞥见一抹宫装的衣角,或是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那是百年前的往事,在镜中留下的最后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