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等他一声令下,这由大军组成的包围圈便能迅速收紧。
将内部的叭陆军彻底歼灭。
这就是他的A号作战方案。
旨在给晋西省叭陆军以毁灭性打击,甚至一举将其全部清除。
“再等两个月,等物资准备齐全,这一次我一定要把李云龙的尸体挂在太原城头!”
一想到那个曾让他蒙受奇耻大辱的李云龙,筱冢义男就不由得咬牙切齿。
除了李云龙,还有那个代号为“深蓝”的神秘人物。
如果不是他的存在,独立团怎么可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
可情报部门全是废物,连一个人都查不出来。
不过好在,在绝对的军事力量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不过是徒劳。
而这股决定性的力量,正牢牢掌控在他手中。
与此同时,叭陆军这边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反扫荡作战。
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整个冀北地区。
当时间进入八月时,冀北日军终于举起了进攻的大旗。
为了此次扫荡,整个冀北日军动员兵力高达二十多万人,加上各地伪军,总兵力突破三十万。
在团部会议室内,赵刚望着各营主官说道:“根据可靠情报,近期日军极有可能对我灵县方向发起攻击。”
“上级命令我部展开反扫荡部署。”
“让我们突破日军的封锁线,到外线去行动,拖住他们的主力,为总部机关的转移争取时间。”
“同时打破日军对我们的包围网,迫使他们撤退。”
现在的独立团兵多将广,已经是目前叭陆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队伍。
这个艰巨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他们肩上。
李云龙这时也站起身来说道:
“从现在开始,各部队开始整理物资,准备向阳泉方向转移。”
“阳泉地形以山地为主,又处于日军封锁圈的边缘地带,非常有利于防御作战。”
“我们一旦出现在小鬼子的视线里,肯定要面对他们的重兵围攻。”
“但我就希望这样,盯上我们的敌人越多,总部的压力就越小。”
“这一仗对我们来说肯定是一场硬仗,但我有十足的信心打赢。”
“这些年下来,我们消灭的小鬼子少说也有两万多人了,这次再干掉他个两三万。”
“让那些小鬼子尝尝我们独立团的厉害。”
可等到真正开始转移的时候,李云龙又犯愁了。
“东西实在太多,车队也不能太大,否则容易引来日军的轰炸。”
李云龙皱着眉头下令:“带不走的东西全部藏进之前挖好的隐蔽仓库里,所有部队立刻向阳泉出发。”
“是,团长!”
其中最棘手的还是那些重型火炮。
其实122毫米榴弹炮还好办些,但那门重达5.7吨的152毫米加榴炮却成了麻烦,搬运起来极为吃力。
所以这些重型装备只能选择在夜间进行转移。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整个独立团终于转移到了阳泉的野狼谷附近。
这也是他们第二次来到野狼谷了。
如此大规模的调动,自然引起了驻扎在阳泉的日军注意。
驻守阳泉的是日军第115师团。
虽然115师团是在国内临时组建的特设师团,主要任务是对付游击部队这类小股力量。
因此该师团下辖只有三个步兵联队、一个山炮联队和一个工兵联队。
总兵力约一万五千人左右。
整体战力与甲种和乙种师团相比差距明显。
这支队伍的士兵大多由三十岁以上的矿工、街头混混、工人等组成,仅经过几个月训练就被派往华夏战场。
“野狼谷地区发现叭陆军小股部队活动的迹象?”
师团长川谷少将接到情报后立刻来了兴致。
他一直渴望能在战场上立下功劳,借此调离这个令人厌倦的115师团。
虽然他是师团长,但这种临时编组的部队根本没人正眼瞧,还不如一个混成旅团有地位。
所以他一听说有叭陆军出没的消息,整个人立刻精神了起来。
随着他们进驻阳泉之后,附近的叭陆军便销声匿迹了。
他四处搜索多次都没能发现叭陆军的行踪,如今终于逮到了机会。
“命令第312步兵联队向野狼谷推进,让他们悄悄行动,务必找出叭陆军的主力所在。”
“哈依!”
不久后,阳泉城内的一个联队的日军从军营中悄然出发。
作为特设师团,他们并没有配备车辆,只能依靠步行前进。
此时的独立团已经抢占了野狼谷的有利地形,正在构筑一道道战壕。
外围警戒部队通过携带的无线通话器传来了消息:
阳泉方向出动了大批日军,正朝野狼谷方向移动。
“小鬼子出动了多少人?”
“报告团长,大约有三千人左右,应该是一个联队的兵力,他们还配备了四门三一式山炮。”
“三一式山炮?看来小鬼子是武器紧缺了,连上个时代的火炮都搬出来了。”
对于这种老式山炮,他们并不陌生,之前也缴获过一些,只是数量极少。
“看样子这股敌人并不是精锐部队,而是二线部队。”
这时李清河开口说道:“你说得对,据我判断,驻守阳泉的应当是日军的特设师团,充其量只能算是三线作战力量。”
“战斗力不算强,大致和国军差不多,装备的也是陈旧武器,但也不能因此轻敌。”
李云龙听后笑道:“看来小鬼子确实是无兵可调了,居然派这种部队来对付我们独立团。”
“让张大彪和沈泉带队出击,把这股日军吃掉,告诉阳泉的小鬼子——我李云龙来了!”
……
第312联队的联队长山野中夫骑在一匹战马上,神情悠然地率领部队开拔。
很快,侦察兵返回报告。
“报告联队长,前方路口缓坡处发现了叭陆军阵地。”
山野中夫一听“叭陆军”三个字顿时精神一振,连忙问道:“对面有多少人?”
“估计不超过一千人,看起来像是叭陆军的地方部队。”
山野中夫满意地点点头,下令道:“很好,命令部队加快行进速度,准备发起进攻。”
又行进了十来分钟,他们便接近了阵地附近。
眼前的工事显得有些简陋,显然是在得知他们到来后仓促挖掘的。
他粗略观察了一番,估计阵地上的人数最多不超过八百人。
不过他注意到,这支部队并不像普通地方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