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程立独坐书房,案头摊着许褚留下的《青云志》。连日来的思虑让他疲惫不堪,终于伏在案上沉沉睡去。
恍惚间,他发现自己站在东阿城头。城外是漫山遍野的黄巾贼寇,旌旗蔽日,杀声震天。城墙在剧烈摇晃,仿佛随时都要崩塌。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守城的士卒一个接一个倒下,鲜血染红了城砖。
就在这危急关头,天地间忽然响起一声惊雷。他抬头望去,但见一轮红日竟从九天坠落,拖着长长的光尾,带着焚天煮海之势,轰然砸在程府庭院之中!
奇异的是,那轮红日并未引发大火,反而在庭院中静静悬浮,散发出温暖而耀眼的光芒。这光芒所到之处,城外的贼寇如冰雪消融,整座东阿城被照得如同白昼,更将他全身笼罩其中。
一股前所未有的暖流涌遍全身,连日来的疲惫、彷徨、犹豫,在这一刻尽数消散。在这光芒中,他感受到了一种宿命般的召唤,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启示。
程立猛然惊醒,才发现方才种种竟是一场大梦。然而那轮红日的温暖仿佛还萦绕在身,他伸手抚向胸口,发现衣襟早已被汗水浸透,心脏仍在剧烈跳动。
他披衣起身,推开房门走到院中。夜凉如水,繁星满天,但他的心却火热难耐,仿佛还沐浴在梦中那轮红日的光辉里。
梦中那轮红日...许仲康...《青云志》...
种种线索在脑海中交织,渐渐汇聚成一条清晰的脉络。程立本就是精通易理之人,深知这等异梦绝非寻常。他回忆起古籍中的记载:日者,阳精之宗,人君之象。红日坠庭,这是何等惊人的预兆!
许...他轻声念着这个姓氏,忽然想起古籍中的记载,古文通,近也,许诺也...
褚者,储也,储存也。程立继续推敲,许褚...近天命、储大业...
他快步回到书房,取出一方素帛,提笔写下两个大字:
程立。
凝视着这个名字,他缓缓摇头,目光中带着几分自嘲。立字,人立于地,虽稳,却格局有限,终有尽时。这些年来,他程立虽然小有名气,但始终难以施展抱负,不正是受限于这个字吗?就像被拴在地上的猎鹰,空有冲天之志,却难展翱翔之姿。
他另取一帛,深吸一口气,郑重写下:
程昱。
昱字,日立于天,光耀万里,普惠众生!程昱的声音在寂静的书房中回荡,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笔尖在字最后一横重重顿下,墨迹深深浸入素帛,仿佛要将这个决定烙印在时光之中。从此以后,世上再无程立,只有程昱程仲德。
从今日起,我程昱便要辅佐这轮坠落人间、重整乾坤的太阳!
这个决定不仅是为应梦兆,更是他深思熟虑后的抉择。许褚展现出的,不仅是过人的勇武和谋略,更是一种超越这个时代的气度。那份《青云志》中透露的,不是寻常诸侯的割据之志,而是吞吐天地的胸怀。
更重要的是,许褚懂得他的价值。在那场杀俘之议中,许褚虽然拒绝了他的建议,但却理解他的用心。这种理解,比任何赞美都更让程昱感动。就像伯牙遇到子期,他终于找到了能听懂他琴音的人。
然而,决心虽定,程昱却并未被冲昏头脑。
他小心地将写有新名的素帛收起,嘴角泛起一丝深沉的笑意。
许仲康啊许仲康,现在的你,还配不上程昱的全力辅佐。
他深知轻易得来不被珍视的道理。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即便天赋异禀,也需要经历磨砺才能真正成长。他现在需要的不是立即投效,而是暗中观察,等待最佳时机。
更重要的是,他要让许褚明白,他程昱的价值绝非仅仅献上一两条计策的谋士。他要做的是能够在明主行王道时,为其承担黑暗的股肱之臣;是在明主犹豫不决时,能够狠下心肠的利刃。
想到这里,程昱取出一卷新的竹简,开始制定详细的计划:
首先,他要利用在东阿的根基,为许褚暗中经营。东阿地处兖州要冲,水陆交通便利,是理想的物资中转站。他可以通过家族商队,为许褚筹集粮草军械。
其次,他要联络故交好友,为许褚网罗人才。乱世之中,人才比兵马更重要。他认识不少怀才不遇的能人异士,或许可以说动他们投效许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要在暗中为许褚扫清障碍。许褚年纪尚轻,资历尚浅,想要在这乱世中崛起,必然会遇到各种阻碍。有些事,许褚不方便做,也不能做,这就需要他程昱在暗中出手。
下一次...程昱望向北方,那是许褚明日将要前往的方向,当你真正明白什么是海到尽头天作岸的代价时,就是我程昱现身之时。
他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久。许褚此去河北,必将经历更多磨砺,见识更多残酷。当他真正明白乱世的真相时,就会懂得程昱的价值。
程昱吹熄烛火,书房陷入黑暗。但在这一片漆黑中,他的眼中却闪烁着比星辰还要明亮的光芒。
那颗种子已经种下,现在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它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的那一天。
到那时,他将以程昱之名,辅佐那轮注定要照亮这个时代的太阳。
而此刻,他需要做的就是继续扮演好程立的角色,在暗中为那个少年的崛起铺平道路。这或许需要数月,或许需要数年,但他有足够的耐心。
因为他知道,有些等待是值得的。就像农夫等待庄稼成熟,猎人等待猎物入网,他程昱等待的,是一个能够改变这个时代的机会。
窗外,东方已经泛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对程昱来说,这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以程昱之名,开启辅佐明主、平定乱世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