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空气湿热粘稠,与香港的温润截然不同。何雨柱带着阿强和一位从“何记厨师学堂”选拔出来的、有海外交流经验的年轻助手阿杰,踏上了这片以美食闻名遐迩的南洋岛国。前来接机的是活动主办方“亚洲美食文化中心”的负责人,一位笑容可亲、举止干练的中年女士,林淑仪博士。
“何主厨,欢迎来到新加坡!久仰大名,您的‘解构·新咕呙肉’在业内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呢!”林博士热情地握手,话语间透着专业和赞赏。
下榻的酒店位于滨海湾,窗外就是标志性的金沙酒店和巨型空中花园,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何雨柱无心欣赏风景,稍作安顿,便带着团队赶往活动场地——位于国家设计中心的一个开放式展演厨房,这里将是明天主厨演示和研讨会的举办地。
场地布置得极具现代感,灯光、音响、多机位摄像一应俱全,观众席呈阶梯式环绕着中央的开放式厨房操作台。同场参加交流的,还有来自泰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地的知名主厨,个个气场不凡。何雨柱看到了日本主厨带来的精致漆器食盒,泰国主厨准备的各式新鲜香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较量氛围。
“老板,这场面……有点唬人啊。”阿强看着那些设备先进的厨房和忙碌的外国团队,小声嘀咕,手心有些冒汗。
“怕什么?”何雨柱检查着主办方准备的灶具和本地采购的食材,语气沉稳,“家伙是新的,火候是老的。菜,是靠手做出来的,不是靠机器摆出来的。阿杰,你再核对一下我们带来的特殊酱料和香料,确保万无一失。”
“放心吧,师傅,都检查三遍了!”阿杰信心满满地回答,他在新加坡学习过,对这里的环境更适应。
演示当天,会场座无虚席,除了本地餐饮界人士、美食家、媒体,还有不少旅新的华侨和国际游客。何雨柱抽到的出场顺序在中段。前面几位主厨的演示各具特色,日本主厨的“怀石·未来”展现了极致的精准与美感,泰国主厨的“香料交响诗”则充满了奔放的热带风情,引得观众阵阵掌声。
轮到何雨柱上场。他深吸一口气,系上那件洗得发白却熨烫平整的旧围裙,走向操作台。巨大的显示屏上,实时投射出他沉稳的面容和手部特写。他没有过多的开场白,直接用流利的粤语(配有同声传译)开场:
“各位朋友,今天我不讲太多道理,就做一道菜,一道很家常,也很考验功夫的粤菜——古法咕呙肉。但我会用一点新的想法,来做这道老菜。”
他首先展示了一块肥瘦相间的猪梅头肉,讲解选料要点。然后,他开始演示“澄清酸甜汁”的萃取过程,一边操作,一边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原理:“……去掉杂质,留下最纯粹的味道,就像交朋友,要坦诚,要纯粹。” 当那碗清澈如琥珀的酱汁呈现在镜头前时,观众席传来一阵低低的惊叹。
接着是低温慢煮猪肉,他精确控制着温度和时间,解释如何通过科学手段达到传统手法难以企及的均匀熟度和嫩度。最后是组合,酥脆的猪肉淋上晶莹的酱汁,再点缀上绿色的爆浆菠萝球。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花哨,却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理念结合得丝丝入扣。
菜品完成,分发给评委和部分观众品尝。一位满头银发的西方美食评论家仔细品味后,惊讶地抬起头,通过话筒问道:“何主厨,这太不可思议了!味道是经典的咕呙肉,但口感如此轻盈,酱汁如此清澈!你是如何想到用这种方式来解构一道传统菜的?”
何雨柱通过翻译,从容回答:“谢谢。我认为,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具,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我们站在今天,用今天的理解和工具,去重新发现传统中的精华,让它更适合当代人的口味和审美,这就是传承,也是创新。这道菜的灵魂,还是那个酸甜的‘锅气’,只是我们换了一种方式来表达它。”
他的回答,朴实无华,却蕴含着东方的智慧,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演示大获成功。随后的研讨会上,何雨柱关于“融合的根基在于对自身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发言,也引发了与会者的深入讨论。几天活动下来,“何记”和何雨柱的名字,在新加坡餐饮圈迅速传开。当地华文媒体用“港味宗师的新派演绎”、“以厨载道的文化使者”等标题进行了大幅报道。
活动间隙,林博士私下找到何雨柱,表达了进一步的合作意向:“何主厨,您的理念和我们中心推广亚洲美食文化的宗旨非常契合。我们正在筹划一个‘亚洲青年厨师孵化计划’,不知道您是否有兴趣作为特邀导师,定期来新加坡进行授课和交流?我们可以提供平台和资源。”
这是一个意外之喜!如果能够参与这个计划,就意味着“何记”的技艺和理念可以通过官方渠道,系统地影响东南亚未来的厨师群体,其意义远超开一两家分店。何雨柱强压住内心的激动,谨慎地表示需要回去与团队详细商议,但个人非常感兴趣。
载誉归国的飞机上,阿强和阿杰兴奋地翻看着当地媒体的报道,讨论着见闻。何雨柱则望着窗外的云海,心中波澜起伏。这次新加坡之行,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交流,更像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看到了“何记”未来发展的另一种可能——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以技艺和理念为核心,进行更深层次、更可持续的文化输出。
然而,当他回到香港,踏上熟悉的土地时,欧阳文山带来的一个消息,瞬间将他拉回了现实的博弈场。
“柱子,有个情况。”欧阳文山面色有些凝重,“你不在的这几天,‘龙景轩’那边动作很大。他们不仅加大了广告投放,还宣布要从法国请一位三星名厨来做客座主厨,搞一个‘法粤巅峰对话’的系列晚宴,噱头十足。而且,我听到风声,他们似乎也在接触新加坡那边的一些资源,可能……是想复制你的路子,甚至抢先一步。”
何雨柱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看来,“龙景轩”的模仿和竞争,已经从不入流的小动作,升级到了正面较量。对方财力雄厚,手段灵活,确实是个难缠的对手。
“另外,”欧阳文山压低了声音,“四九城那边,秦淮茹的儿子棒梗,好像搭上了‘龙景轩’的一个小股东……虽然还不清楚具体要干什么,但总觉得不是好事。”
北方的阴影,再次与本土的竞争交织在一起。何雨柱感到刚轻松些许的心情,又蒙上了一层薄霜。但他并没有慌乱,反而有一种意料之中的冷静。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对欧阳文山,也像是对自己说,“新加坡之行,让我更清楚我们该走什么路。‘龙景轩’想学,就让他们学。理念和根子,是学不走的。至于北方那边……”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只要他们敢伸手,我就敢再剁一次!现在,我们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新加坡的合作意向,是个好机会,我们要认真评估,尽快拿出方案。”
南洋星火,已燃起微光。但归航的船长知道,家的港湾外,仍有风浪。何雨柱收拾心情,将新加坡的收获与喜悦暂时封存,重新投入到香港这片更熟悉、也更复杂的战场。接下来的,将是一场围绕理念、人才、资源的全方位竞争。而这一次,他手中的牌,似乎又多了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