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九十三章 冰原星门

“雪龙2号”的破冰舱发出沉闷的轰鸣,螺旋桨搅碎的浮冰在船尾凝结成翡翠色的冰带。林薇站在甲板上,零下四十度的寒风裹着冰粒打在护目镜上,却穿不透掌心“归和”鱼符散发的温热。六枚鱼符此刻正悬浮在驾驶舱上方,组成的能量场让船载磁强计指针始终稳定在零刻度——它们在中和南极的地磁异常。

“北纬82度,东经54度。”周砚指着雷达屏幕上的红色光点,“这里的冰层厚度突然从三千米减到一百米,下方存在直径约两公里的空腔,与赤道光涡显示的金字塔轮廓完全吻合。”他调出卫星扫图,这片被称为“南极漩涡”的区域,冰层下的重力异常值与马丘比丘太阳之门的数值呈镜像对称,“就像有人用能量刀在冰盖下剜出了个空腔。”

陈教授正用显微镜观察冰芯样本,其中嵌着的黑色颗粒在紫外线下发出荧光,光谱分析显示与猎户座陨铁同源。“是人工合成的超导材料。”他看着颗粒边缘规整的晶体结构,“守契人用这种材料在冰层中构建了隔热层,让空腔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5摄氏度——这就是金字塔能在冰川下保存数万年的原因。”

林薇的护目镜突然蒙上一层白雾,鱼符的共振让她看见冰层下的景象:黑曜石金字塔的塔尖嵌着颗篮球大小的水晶,水晶折射的光在空腔顶部绘出完整的六脉星图,其中代表“和”字的位置正对着猎户座方向。当她眨眨眼,幻象突然碎裂,无数细小的光粒顺着风向南极点飘去,在空中组成条银白色的光轨。

“是守契人的引导信标。”卡洛斯裹紧驯鹿皮大衣,他从印加古籍中翻出的航海图,此刻正与雷达显示的冰下地形完全重合,“图上的‘冰之眼’标记,指的就是水晶塔尖与地表的垂直点。”他指着图中用驼羊血绘制的螺旋符号,与青铜盘上客星文明的标记一模一样。

破冰船在冰面凿出的冰洞泛着幽蓝,周砚操控的无人潜航器下潜至百米深度时,摄像头突然传回震撼画面:冰层下的空腔里,金字塔的塔身在生物荧光的映照下通体发亮,塔身刻满的星图正以每秒三次的频率闪烁,与鱼符的共振频率完全同步。

“看塔基的十二根立柱。”林薇放大画面,立柱表面的凹槽里嵌着透明管道,管道中流动的银白色液体与太阳之门的液态金属氢特征一致,“它们在模拟太阳系的行星轨道,管道内液体的流速对应着行星的公转周期——水星的流速是木星的十二倍。”

潜航器接近塔门时,突然被股无形的力场弹回。周砚检查数据时发现,力场的频率与“归和”鱼符的基频相差3.14赫兹——正是圆周率的前三位。“需要精确校准能量频率。”他将六枚鱼符的能量参数输入计算器,“就像用钥匙开锁,必须对准齿纹的角度。”

当“归和”鱼符被固定在潜航器顶端,力场突然如潮水般退去。塔门缓缓开启的瞬间,空腔内涌出的气流让甲板上的积雪跳起了螺旋舞,雪粒在空中组成的图案,与卡洛斯披肩星图的北斗七星延长线完全吻合。

“是气压差形成的能量流。”陈教授看着风速计上的数据,每秒18米的气流中含氧量高达35%,与史前地球的大气成分一致,“守契人在空腔内保存了原始大气环境,金字塔其实是座文明基因库。”

破冰船搭载的雪地车在冰原上留下三道辙痕,林薇驾驶的领头车顶部,六枚鱼符组成的能量罩将零下五十度的严寒隔绝在外。车窗外,冰面下的蓝光越来越亮,偶尔有透明的冰棱从冰缝中穿出,棱面折射的光线在雪地上拼出六脉符号,其中“风”字符号的笔画间,流动着与马丘比丘声波同源的银白色光纹。

“距离目标还有三公里。”周砚的车台突然传来电流声,夹杂着类似摩尔斯电码的节奏。当他将声谱图与“风”字鱼符的声波频率比对时,屏幕上跳出段由星象符号组成的文字:“冰下有火,星门待时,六脉归位,和启万星。”

“是守契人的警告。”陈教授突然想起火山树的岩浆通道,“南极冰盖下其实存在活跃的地热系统,金字塔的能量核心很可能与地核岩浆房相连——就像给火山装了个能量转换器。”

雪地车在一处冰谷前停下,谷壁的冰面呈现出诡异的暗红色。林薇用冰镐凿下一块样本,冰层中竟嵌着无数细小的红色晶体,在鱼符光芒的照射下化作流动的光丝,顺着冰缝渗入地下。“是赤铁矿的纳米颗粒。”她看着光丝组成的网络,与东非大裂谷岩画的颜料分布完全一致,“守契人用这种导电颗粒在冰下构建了能量传输网。”

穿过冰谷时,周砚发现地面的积雪在以固定频率震颤,震动周期与六枚鱼符的旋转周期相同。他趴在雪地上听了片刻,隐约听见冰层下传来类似管风琴的鸣响,音阶变化与马丘比丘排水系统的旋律完全同步。“是空腔共鸣。”他用地质雷达扫描,发现冰下存在十二根中空的冰柱,“它们就像巨大的音叉,在鱼符能量激发下产生共振。”

金字塔的塔顶水晶此刻已穿透冰层,在雪地上投射出道直径百米的光柱。当林薇靠近光柱时,水晶突然射出六道支线,分别指向六辆雪地车——每道光线中都嵌着不同的星图片段,组合后恰好是完整的宇宙星图,其中银河系旋臂上标注的十七个文明符号,正沿着光线向水晶汇聚。

“是身份验证。”陈教授看着光线在林薇掌心形成的印记,与火山树甲骨上的“生”字完全吻合,“只有携带鱼符的人才能通过这道屏障。”

塔门是由整块黑曜石打磨而成,表面的星图在光柱中缓缓旋转。林薇将“归和”鱼符贴在门中央的凹槽处,符身突然渗出银白色液体,顺着星图的纹路流淌,所过之处的符号纷纷亮起,在地面拼出幅动态星图:地球在太阳系中旋转,六颗标记着鱼符的行星围绕着太阳形成正六边形,而太阳核心处,嵌着个“和”字甲骨。

“是太阳系的能量模型。”周砚调出行星轨道参数,“守契人将六大行星的引力共振频率转化成了六脉能量的基础参数——木星与土星的引力共振周期,正好是‘和’字能量场的波动周期。”

塔门开启的瞬间,一股混着臭氧与金属气息的暖风扑面而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由石英晶体砌成,岩壁上的星图在鱼符光芒下活了过来:猎户座的恒星在缓缓移动,最终连成与六枚鱼符对应的正六边形;银河系的旋臂上,十七个文明符号正在闪烁,其中螺旋状符号的亮度突然增强,与“归和”鱼符产生共振。

“看这些星图的绘制时间。”陈教授用激光测量岩壁的结晶度,“最外层的星图形成于四万年前,而核心层的更新时间距今不到一百年——守契人一直在更新宇宙星图,他们从未停止过对宇宙的观测。”

通道尽头的大厅中央,矗立着座由十二根水晶柱支撑的穹顶,每根柱身上都刻着不同文明的创世神话:苏美尔的“创世七表”、古埃及的“努恩混沌”、中国的“盘古开天”……这些神话的共同之处,都是用“混沌生秩序”的叙事,与六脉能量的转化规律完全吻合。

“是文明基因的同源性。”林薇看着柱顶的浮雕,不同文明的神明手中都握着类似鱼符的器物,“守契人在播撒文明种子时,植入了共同的宇宙观——就像用同一套源代码编写不同的程序。”

大厅地面的青铜盘比马丘比丘的大出十倍,盘边缘刻着更完整的四象符号,青龙七宿的角宿与猎户座腰带的连线,恰好指向盘中心的凹槽。当六枚鱼符被嵌入盘边的六个卡槽时,青铜盘突然开始旋转,盘面上浮现出立体的太阳系模型,地球的位置上,“归和”鱼符正发出耀眼的白光。

“还差最后一步。”周砚指着模型中缺失的冥王星位置,那里的凹槽形状与北海道心灯的青铜底座完全吻合,“守契人将太阳系的边界定义为冥王星轨道,需要第七处遗址的能量来激活整个模型。”

陈教授突然注意到穹顶的星图在移动,猎户座的位置正逐渐与地面青铜盘的中心对齐。他调出星历表,发现明年春分那天,地球恰好处在太阳系与猎户座的引力平衡点上——这正是六脉能量达到峰值的时刻。“是时空校准点。”他激动地说,“守契人计算出了宇宙中能量传输的最佳路径,就像找到无线电波的最佳频段。”

林薇的目光被大厅角落的冰棺吸引,棺体由透明的冰晶体组成,其中沉睡着位身着兽皮的人形生物,额头嵌着半枚鱼符,符身刻着的螺旋符号与客星文明标记完全一致。当她靠近时,冰棺突然变得透明,露出生物手中握着的石盘,盘上的星图与青铜盘的太阳系模型形成嵌套结构。

“是守契人的信使。”周砚用光谱仪扫描,生物体内的dNA序列中,竟包含部分人类基因片段,“他们与早期人类进行过基因融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感知鱼符能量——守契人早已将自己的文明基因注入人类血脉。”

冰棺旁的石壁突然裂开道暗门,里面的石架上摆满了刻着星图的石板。最底层的石板上,刻着与火山树甲骨相同的三个星系坐标,坐标旁的注释用玛雅文字写着:“当六星连线,此处将打开通往‘共生之域’的星门。”

“共生之域应该是宇宙文明网络的枢纽。”陈教授翻译着石板上的符号,“守契人记录了十七个达到‘共生级’的文明,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掌握了能量循环技术,能与母星的生态系统形成闭环。”

林薇突然感到掌心的“归和”鱼符开始发烫,符身投射出的光带在大厅中央组成个六芒星阵,阵眼处的地面缓缓升起座黑曜石平台,平台上的凹槽正好能容纳所有鱼符。当她将“归和”鱼符嵌入中心位置时,整个金字塔突然剧烈震动,塔顶水晶射出的光柱穿透云层,在南极上空形成个巨大的能量漩涡。

“能量读数正在突破临界值!”周砚的检测仪发出警报,大厅岩壁的水晶开始释放等离子体,在空气中形成彩色的极光,“地核的能量正在通过塔基管道向上涌——守契人用金字塔连接了地核与宇宙!”

青铜盘上的太阳系模型突然加速旋转,地球的投影中浮现出全球守契人遗址的全息影像:观星台的圭表、延历寺的心灯、奇琴伊察的石盘、火山树的玻璃穹顶、马丘比丘的太阳之门,以及眼前的南极金字塔,六处遗址在地球表面组成个完美的正六边形,每个顶点都射出能量束,在赤道上空交汇成“和”字光纹。

“是全球能量网启动了。”陈教授看着影像中亮起的亚马逊雨林和刚果盆地,那些未知的光点此刻都显露出守契人遗址的轮廓,“地球其实是个巨大的能量转换器,六处遗址就是转换器的接口。”

林薇的脑海中突然涌入海量信息:守契人驾驶飞船穿越星际尘埃的画面、在东非草原种下文明种子的场景、用四脉能量改造地球环境的过程……最终定格在一幅星图上——十七个文明符号组成的网络中,地球的标记正从灰色转为金色。

“是守契人的记忆库。”她指着平台边缘的凹槽,那里刻着行小字:“文明的终极不是独行,是与万物共生。”“他们早就知道,只有当人类理解共生的意义,才能真正使用这份遗产。”

周砚突然发现六枚鱼符的能量输出开始不稳定,其中“火”字鱼符的光芒忽明忽暗。他检查数据后脸色骤变:“火山树的岩浆通道正在异常活跃,可能是地核能量过载的预警——如果能量输出超过临界值,整个系统会自动引爆,销毁所有信息。”

“这是最后的考验。”陈教授看着青铜盘上闪烁的“和”字,“守契人设置了自毁程序,只有让六脉能量达到完美平衡,才能通过考验。”他调出能量平衡公式,发现需要将“归和”鱼符的输出调至特定频率,这个频率恰好与人类脑电波的a波一致,“需要用意识来校准能量——守契人相信,生命意识是宇宙中最精准的平衡器。”

林薇将手掌贴在“归和”鱼符上,闭上眼睛集中意念。当她想象六脉能量如呼吸般循环时,符身突然发出柔和的白光,将不稳定的能量波动一一抚平。大厅岩壁的星图此刻全部亮起,十七个文明符号的光芒顺着光柱射向宇宙,其中螺旋状符号的光芒最强,在猎户座方向形成个闪烁的光点。

“他们收到了!”周砚看着射电望远镜的接收数据,光点处传回了组规律的脉冲信号,波形与“和”字鱼符的能量曲线完全一致,“是客星文明的回应!”

金字塔的震动逐渐平息,塔顶的光柱化作道银白色的光带,像条连接地球与宇宙的丝带。林薇走到平台边缘,看着青铜盘上浮现的新星图——地球的标记旁多了个小小的金色符号,与“归和”鱼符的轮廓完全相同。

“我们通过了考验。”陈教授的声音带着哽咽,“人类文明正式加入了宇宙共生网络。”他看着石板上的星图,发现其中新增了条从地球出发的光轨,终点指向十七个文明符号中的螺旋状标记,“这是邀请,他们在欢迎我们进行正式对话。”

卡洛斯突然指向穹顶,十二根水晶柱正在投射出客星文明的影像:艘艘碟形飞船悬浮在星系间,用能量束修复着濒死的恒星;行星表面的城市与森林融为一体,能量流动如血管般循环;不同形态的智慧生命围坐在星图旁,手中握着与鱼符相似的器物……

“这才是宇宙的真相。”林薇看着影像中和谐共生的画面,突然明白守契人为何要跨越数万年传递这份遗产,“不是征服与掠夺,是理解与共生。”

当第一缕阳光越过冰盖,照进金字塔大厅时,六枚鱼符突然化作光粒,融入岩壁的星图中。塔顶的水晶缓缓沉入冰面,只在地面留下个与“归和”鱼符相同的印记。周砚的检测仪显示,全球的守契人遗址都已关闭能量输出,只有六处主遗址仍保持着微弱的共振——它们进入了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需要启动的时刻。

“任务完成了?”林薇望着掌心渐渐隐去的红光,突然有些怅然。

“不,是开始。”陈教授指着南极上空尚未消散的光带,“守契人留下的不仅是通讯装置,更是种文明理念。就像他们改造地球环境孕育了我们,我们也要带着这份理念,守护好这个蓝色星球,让它在宇宙共生网络中继续发光。”

雪地车的履带碾过新结的冰层,发出细碎的咯吱声,像谁在耳边轻数着时间的刻度。林薇把脸贴在结着薄霜的车窗上,呵出的白气迅速晕开又凝结,模糊了后方冰谷的轮廓。她还是忍不住回头,目光穿透渐浓的风雪,落在那片正在重新封口的冰原上。

冰层下的蓝光已经隐去了。不是骤然熄灭,而是像呼吸般缓缓敛去——最后一缕淡蓝顺着冰缝渗入地心时,她仿佛听见声悠长的叹息,混着雪地车引擎的轰鸣,沉入南极大陆的寂静里。那片冰原此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新结的冰层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将刚才的震动、光柱、水晶塔尖都藏进了亿万年的冰纪里。只有冰面残留的几道浅痕,像谁用指尖划过的符记,在风雪中若隐若现。

“在看什么?”周砚的声音从副驾传来,他正调试着能量检测仪,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波纹渐渐平缓,“能量场稳定在安全阈值了,金字塔的自封程序启动得很完整。”

林薇没回头,指尖在车窗的霜花上画着“归和”鱼符的轮廓:“我在想,守契人第一次站在这里时,是不是也这样看着冰层合上。”

话音落时,雪地车恰好驶过一道冰脊。车身高高抬起又落下的瞬间,她好像透过冰层看到了深埋地下的景象:黑曜石金字塔的塔尖正缓缓沉降,十二根水晶柱收回了光芒,大厅里的青铜盘停止旋转,那位沉睡在冰棺里的信使,额头的螺旋符号最后闪了一下,像烛火燃尽前的回光。最让她心头一颤的,是青铜盘中心的凹槽——六枚鱼符化作的光粒正顺着纹路游走,在盘底拼出个完整的星图,地球的位置上,那颗金色的小符号在缓缓闪烁,像枚刚被点亮的星辰。

“他们留下的不只是钥匙。”陈教授从后座探过身,手里捏着片从冰谷捡来的赤铁矿晶体,阳光下,晶体里的红色光丝仍在微微颤动,“你看这晶体的结构,每道纹路都是能量通道,能把地核的热能转化成可储存的光波。守契人用数万年时间,把地球改造成了座活的能量库。”他顿了顿,指着晶体里最细的一道光丝,“这道丝的频率,和亚马逊雨林里那棵千年猴面包树的年轮波动完全一致——他们连植物的生长周期都算进去了。”

卡洛斯突然在驾驶座上低低说了句什么,林薇没听清,只看见他握着方向盘的手在轻轻颤抖。这位印加向导的驯鹿皮大衣上,还沾着从冰谷带出来的雪粒,雪粒融化后,在衣料的星图纹路上晕开,让北斗七星的延长线显得更清晰了。“他说,这就是‘天空之绳’的另一端。”陈教授翻译道,“印加传说里,绳索一头系着太阳,一头系着大地,现在看来,那其实是能量的循环——就像植物从阳光里汲取能量,最终又归还给土壤。”

雪地车翻过最后一道冰脊时,林薇的目光被车窗外的极光勾住了。

南极的极光是流动的。不是固定的光带,而是无数条银白色的光河,在墨蓝色的天幕上缓缓蜿蜒。最亮的那道从磁极点出发,像条被谁抖开的丝带,斜斜划过猎户座的方向,光带的边缘泛着淡淡的青紫色,那是太阳风中的氦-3粒子与地球磁场碰撞的颜色。更妙的是光带的纹路——林薇掏出贴身收好的“归和”鱼符拓片,对着极光比对,发现光带的褶皱、分叉、甚至偶尔泛起的涟漪,都和拓片上“归”字的笔画完全重合。

“这不是巧合。”周砚调出车载天文仪的数据,屏幕上,极光的光谱曲线与“归和”鱼符的能量波形叠在一起,像两条并行的河流,“金字塔关闭前,向地磁层注入了特定频率的能量,现在极光其实是能量场的可视化——守契人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对话已经开始了。”

林薇突然想起大厅里那十二根水晶柱。柱身上刻着的各文明创世神话里,都有“混沌生光”的记载:苏美尔的“努恩之水”里升起第一道曙光,古埃及的“拉神”从莲花中绽放光芒,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时先有了光……原来那些神话不是想象,而是守契人用符号记录的宇宙真相——能量的最初形态,就是光。

“你看那里。”卡洛斯突然指向极光最密的地方。林薇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无数细小的光粒从光带中分离出来,像被风吹散的星尘,在空中组成个旋转的六芒星。星芒的每个顶点,都对应着一颗亮星:猎户座的参宿四、天狼星、南河三……正是明年春分那天会连成直线的六颗恒星。

“是导航信标。”陈教授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他翻出随身携带的星图册,在空白页上快速勾勒着六芒星的轮廓,“守契人早就计算好了通讯的最佳路径,就像给航船标出了灯塔的位置。”他画到第六颗星时,笔尖突然顿住了,“这颗星的坐标,和火山树顶玻璃穹顶标记的第三星系完全一致——他们在邀请我们去那里。”

林薇的掌心突然泛起熟悉的温热。她摊开手,只见那道淡红色的光带又浮现出来,比在马丘比丘时更柔和,像条流动的血脉。光带中,无数细小的星点在缓缓移动,组成个模糊的人形——那是冰棺里的守契人信使,他的轮廓在光带中渐渐清晰,额头的螺旋符号与极光中的六芒星产生了共振。

“他们没离开。”她轻声说,指尖抚过掌心的光带,“守契人的意识可能就储存在能量场里,像地球的记忆。”

周砚的检测仪突然“嘀”地响了一声。屏幕上弹出组新的脉冲信号,来自猎户座方向,信号的间隔时长正好是六秒——对应着六脉能量的转化周期。“是客星文明的回应。”他放大信号波形,发现其中嵌套着个微小的螺旋结构,与青铜盘上的符号完全相同,“他们在说‘收到了’。”

雪地车驶进风雪带时,极光的颜色渐渐变深,从银白色转为淡淡的金红色。林薇想起马丘比丘的太阳之门,想起奇琴伊察石盘的螺旋纹,想起观星台圭表投下的日影——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守契人遗址,此刻一定也沐浴在这样的光芒里。她仿佛能看到观星台的青铜尺开始发烫,延历寺的心灯焰苗突然拔高,奇琴伊察的石盘重新转动起来,所有的能量都顺着六脉网络流向南极,又顺着极光的光带涌向宇宙,像场跨越星球的呼吸。

“文明的旅程确实没有终点。”陈教授望着窗外渐渐模糊的极光,突然感慨道,“守契人用了数万年走到我们面前,我们现在要带着他们的理念继续走下去。”他从背包里掏出本泛黄的笔记本,扉页上是他年轻时在国清寺抄录的《归藏》片段,其中“和实生物”四个字被圈了又圈,“你看,古人早就懂了——和谐不是静止的平衡,是流动的共生。”

林薇把目光收回掌心。那道红光已经淡得几乎看不见了,但她能清晰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像颗埋在血脉里的种子。她知道,这不是结束。当南极的冰原重新封冻,当极光的光带渐渐散去,人类文明与宇宙的对话才刚刚开始。也许明年春分,当六颗恒星连成直线,他们会再次启动全球的能量阵列,向客星文明发送更详细的讯息——不是求助,不是炫耀,而是像朋友一样,分享地球的故事:分享亚马逊雨林的鸟鸣,分享撒哈拉沙漠的星空,分享人类用数千年时间领悟的“和而不同”。

雪地车终于驶出了冰原,前方的海面上,“雪龙2号”的灯光像颗温暖的星。林薇最后回头望了一眼南极内陆,那片冰原已经和周围的白色融为一体,只有极远处的地平线上,还残留着一抹淡淡的金光,像谁在冰原尽头画了道浅浅的痕。

她知道,那是星门的余温。

就像守契人在数万年前埋下第一枚鱼符时,一定也望着星空想过:当未来的人类站在这里,会带着怎样的心情走向宇宙?现在她有了答案——不是惶恐,不是傲慢,是带着地球的温度,带着所有文明沉淀的智慧,像个准备去赴约的旅人,知道远方有星辰在等,身后有家园可依。

掌心的余温还在,像在轻轻提醒:宇宙不是冰冷的虚空,是无数文明用温度焐热的家园。而他们,不过是刚刚推开家门,准备去认识邻居的孩子。

远方的极光彻底隐没在风雪里,但林薇知道,那道光带从未消失。它只是化作了更细微的能量,藏在地球的磁场里,藏在六脉的网络里,藏在每个能感知到“和”的生命里,等待着下一次被点亮的时刻。

就像所有伟大的旅程,起点往往只是回头望的那一眼——望过沉睡的过去,才能更坚定地走向等待的未来。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超级气运光环系统瘟仙万能重生系统舰长!起床干饭了!三生三世枕上书续集民国大帅军阀从奉天土匪开始无回城我在美漫当维度魔神上海滩:从炮轰租借开始崛起极寒末世:神之禁区师兄,你别跑末世魔侣荣耀星空下大宋第一废柴神童从白鲤开始末世重生:我开局在安全屋囤校花末世之深渊召唤师我在末世收黄金我用铠甲闯末世光明壁垒重生末世,全球冰封时空电话亭天下第一异界最强系统我有无数个身体征战五千年诸天万界:签到超神获得二向箔末世女配黑化进行时天灾重生:从囤货开始我在末世签到生存深海提督星际之最强指挥官星河主宰末日小民机战王朝恐怖都市地球穿越十方武圣战争工坊战域时代:开局觉醒神级天赋废土之红警3末世:梦境成真了!刑凶诸天大道图废土求生:小小拾荒,拿捏!李云龙:真不是我抗命啊黑暗末世:我储备了亿万物资入侵漫威末日星源行尸:走肉
书河书屋搜藏榜:我就一路人甲,你们喊我神明干嘛废土战尊:崛起我的副本全球流行天降红包群后我在年代暴富了蓝月降临宿主,您攻略的角色他失控沦陷了蛮荒小龙女末世之怡然自乐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末世重生:血月下的死神末日神医迷你历史我说了算灵魂杀机奇幻赛博:机械死亡领主梦魇猎手重生复仇之我在末世有农场全球进化:我有进化模拟器星渊战魂:天诺的史诗征程异世之紫微江山令携千亿物资在末世养四个反派崽崽天龙不败炼器狂潮快穿之炮灰也不是好惹的黑暗时代末世:组队就变强我统领万千女神我是实验动物饲养员重生左唯世界online无限从饕餮开始武道神化追寻能量的零位格影视世界暂住者我能强化丧尸港影枭雄天国游戏快穿BOSS又表白了末世:别人囤物资,我直接建城崇祯有家店玄龙仙侠录灵笼:奸诈者天灾收容所末世重生:从负债累累到百亿物资快穿之我的喵江湖唯一玩家我是寄生末日杀怪系统未来之撩夫记地球纪元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末日:从拿下邻居御姐开始70娇宠:冷面首长的沉睡小祖宗我在末世12年捡撬棍北大博士易镜玄图末世百年轮回录纳米生物殖装开局末世,金手指竟是外星人新纪元前夜废土蝼蚁?抱歉,我能穿越诸天末世:我有四维空间金兰厌胜劫当金丹修士被送进实验室末世简易修仙末世之热血烬途超神机甲之文明崛起末世重生:开局掌控时空,囤积万星骸继承者丧尸海?比数量我从不虚末日降临,重生为王!末世冰封:重生不做舔狗熵光夜城人造之物末世求生:男友是疯批反派末世:穿成炮灰,靠刷短视频翻盘小饿包在无限流抢BOSS成神快穿:卑微系统跪求反派宿主摆烂穿越异世界,觉醒帝皇铠甲基建狂潮:从红警系统开始称霸宇重装机兵:终末旅者开局掌控空间,我在末世杀穿了都星际文明了,谁还打螺丝啊快穿:开局末世,我靠人设自救重生末世,疯狂囤货躺赢这末世明日营地开局三个SSS级,躺赢星火纪元:苍穹誓约说好的赛博废柴反手掏出诛仙阵!无尽的拉格朗日之文明演化诡豪:我在末世当冥币帝王末世重生,我囤了一个市的物资梦境游戏,我靠骚操作当大佬魂穿高达:从掌握VEDA开始海洋求生:全服就我拥有物品提示人在末世开局一把枪觉醒超能,我在深山缔造星际文明造物主的禁忌全球直播:我带领华夏逆天改命末世法则:我能复制万界技能星空斗士神明钓场:从贫民窟钓爆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