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当所有的宋军营寨刚刚安顿好,一份详细的战报便由梁师成呈递到了赵佶的御案前,其中重点描述了鬼鸣峡之战中,工兵营一支五人小队迂回敌后,一箭射杀西夏主将野利荣哥,从而引发敌军全线崩溃的惊人战绩。
赵佶览毕,龙颜大悦,击节赞叹:“好!千军易得,一功难求!此五人可谓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虽古之猛将亦不过如此!速传此五人小队,朕要亲自见见他们!”
命令传出,不久,在梁师成的引领下,石老五、李三箭等五名工兵营士卒,怀着无比激动和忐忑的心情,步入了戒备森严的御帐。他们身上还带着战场上的泥泞与风霜,甲胄破损,与帐内金碧辉煌的环境格格不入。五人跪伏在地,头都不敢抬,声音带着颤抖:
“卑……卑职石老五(李三箭……)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佶看着下方这五个看起来朴实无华、甚至有些狼狈的士兵,很难想象就是他们创造了如此奇功。他语气温和,带着赞赏:“平身吧。抬起头来,让朕看看我大宋的功臣是何等模样。”
五人小心翼翼地抬起头,依旧不敢直视天颜,目光低垂,紧张得手心都在冒汗。
赵佶笑道:“不必拘谨。鬼鸣峡之战,尔等立下首功!朕听闻,是你们五人,迂回敌后,一箭射杀了那西夏主将野利荣哥?”
作为伍长的石老五,强压着激动,躬身回道:“回……回陛下,确是如此。但……但此功全赖陛下洪福,姚帅、种帅运筹帷幄,以及……以及李三箭兄弟的神射之功,卑职等不过尽本分而已。”
赵佶满意地点点头,不居功,是好品性。他看向其中最为精瘦的李三箭:“李三箭?好名字。朕听说,那一箭,是在风雨之中,于乱军之内,精准命中?你且与朕说说,当时是何情景?”
被皇帝亲自点名,李三箭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了,结结巴巴地道:“陛……陛下……当……当时,雨下得正大,伍长带我们摸到……摸到一个石头堆后面。看……看见那个穿金甲的西夏大官就在对面坡上指挥……距离不近,风……风雨也影响准头……俺……俺也没把握,就想着试试……拉满了弓,心里求祖宗保佑,然后就……就射出去了……没……没想到,真……真射中了……”他越说声音越小,脸涨得通红。
赵佶和其他在场的大臣如姚古、种师道、吴敏等,都被他这朴实无华又带着几分运气成分的叙述逗笑了,帐内气氛轻松了不少。
“好一个‘试试’!这一试,便试掉了西夏数万大军的胆气,试开了我大军通往灵州的道路!”赵佶朗声笑道,“临危不惧,胆大心细,更有神射之技,真乃壮士也!”
他收敛笑容,正色道:“尔等五人,建此奇功,于国有大益!朕向来赏罚分明,有功必赏!听封!”
五人连忙再次跪倒。
他目光扫过五人,声音清晰而郑重,开始宣布封赏:
“伍长石老五,临机决断,指挥有方,擢升为陪戎校尉(正八品尉官),赏银百两,绢二十匹,新式棉甲一副!”
“士卒李三箭,箭术通神,立下首功,擢升为陪戎校尉(正八品尉官),赏银百五十两,绢三十匹!赐神射腰牌一面!新式棉甲一副”
“其余士卒王士清、赵余钱、孙粮,协同有功,奋勇当先,各擢升为锐士(士兵最高阶),赏银五十两,绢十匹,新式棉甲一副!”
“尔等所在工兵营第二队,全体记集体大功一次,额外赏酒肉三日!指挥使石破坚,教导有方,用兵得法,擢升一级,赏赐另计!”
这份封赏,严格按照新定的军衔勋赏制度,既有军阶的跃升,也有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更有神射腰牌这样的荣誉象征!
石老五五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从普通的工兵士卒,一跃成为有品阶的校尉、最高阶的锐士!还有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和绢帛!这对于出身贫寒的他们来说,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陛……陛下!天恩浩荡!小人……卑职等何德何能……”石老五激动得语无伦次,再次带领手下跪倒在地,咚咚磕头,虎目含泪。李三箭更是激动得浑身发抖,紧紧攥着拳头。
赵佶看着他们激动的样子,心中也十分慰藉。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所有将士都明白,无论出身兵种,只要忠于王事,奋勇杀敌,就能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回报!
“起来吧。”赵佶语气愈发温和,“此乃尔等应得之赏!望尔等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为朕,为大宋,再立新功!”
“卑职等誓死效忠陛下!愿为陛下踏平灵州,扫灭西夏!”五人齐声嘶吼,声音中充满了感激与澎湃的战意。
“好!朕期待着!”赵佶满意地点头,“下去领赏吧,好生休整。”
看着五人千恩万谢、激动万分地退出御帐,赵佶对姚古等人笑道:“一伍工兵,竟能阵斩敌酋,定鼎战局!此战之后,当使我全军将士皆知,建功立业,绝非仅靠阵前冲杀!工兵、弩手、斥候,乃至炊事马夫,凡忠于职守、勇于任事者,皆朕之肱骨,皆可封侯拜将!”
姚古等人躬身道:“陛下圣明!赏罚分明,乃激励士气之本。经此一事,全军将士必更加用命!”
消息很快传遍各军,尤其是工兵营,更是与有荣焉,士气大振。石老五和李三箭的事迹,成为了军中传奇,激励着无数普通士卒。皇帝亲自接见并重赏基层士卒的行为,极大地凝聚了军心,也让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在荣誉的激励下,变得更加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