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初夏汛前,漕运码头的“忙碌身影”

初夏的帝都已透着暑气,漕运码头的河道里商船如梭,搬运工们赤裸着上身,将粮草、布匹、药材从船上卸下,汗水顺着黝黑的脊背滚落,在青石板上砸出点点湿痕。“叶澜”(复刻叶尘三哥容貌的傀儡)身着青色官袍,站在码头的了望台上,手中拿着漕运司的《汛期调度册》,眉头微蹙,神色专注得如同真的在为漕运安危思虑。

“大人,”漕运司的小吏匆匆跑来,递上一份文书,“这是下游各州府报来的水位监测表,按往年汛期来看,下月中旬可能会有大水,需提前加固河堤,调整商船航线。”

“叶澜”接过文书,指尖快速划过上面的数据,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通知下游各州府,三日之内完成河堤加固的前期准备;让船坞将所有商船的吃水线重新标记,汛期来临前,载重不得超过六成;另外,把漕运航线的备用河道图拿来,我要重新规划应急路线。”

小吏心中暗自佩服——这位“叶大人”虽刚参与漕运事务不久,却对漕运的调度、河道的特性了如指掌,甚至比在漕运司任职多年的老吏还要精通。他连忙应下,转身去传达命令。

“叶澜”站在了望台上,目光扫过码头的每一个角落:左侧的粮仓编号、中间的卸货区通道宽度、右侧的船坞位置、守卫换岗的时间间隔,甚至连河道里暗礁的分布,都一一记在脑海里。他看似在专注地规划汛期调度,实则在暗中绘制漕运码头的“命脉图”——哪里是粮草的核心储备区,哪条航线是运输军需的必经之路,哪个时间段守卫最松懈,都被他精准地烙印在意识深处。

这时,叶婉清带着几名漕运司官员走来,笑着开口:“澜哥哥,你这几日优化的调度方案太管用了,码头的卸货效率比之前提高了三成,连往年汛期前的拥堵问题都提前解决了。陛下今早还在御书房夸你,说有你协助漕运,朕终于能放心了。”

“叶澜”转过身,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语气带着谦逊:“都是婉清妹妹领导有方,我只是做了些分内之事。漕运是新政的命脉,容不得半点差错,我们必须提前做好万全准备,才能应对汛期的突发状况。”

他的话既符合“兄长”的身份,又体现出对新政的重视,叶婉清心中的好感又多了几分。她指着河道里的商船,语气带着欣慰:“你看,那是南洋来的商船,载着新的种子和药材,再过几日就能靠岸。有了这些物资,流民安置点的春耕和太医院的药田都能更顺利了。”

“叶澜”顺着她的手指望去,目光落在商船的吃水线和船帆的标记上,不动声色地记下商船的载重和航线方向,口中却附和着:“南洋的物资对新政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安排好卸货和运输,确保物资能及时送到需要的地方。”

两人在码头巡查了整整一个上午,“叶澜”一边与叶婉清讨论漕运事务,一边将码头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在心里——从粮仓的守卫人数到物资的运输流程,从商船的到港时间到河道的水位变化,没有任何遗漏。他表现得如此“尽职尽责”,连叶婉清都未曾察觉,这位“三哥”的目光深处,藏着一丝冰冷的算计。

二、御书房议策,“精准”的新政建议

午后的御书房内,暑气被挡在窗外,案上的冰盆散发着丝丝凉意。“叶靖”(复刻威远将军容貌的傀儡)正与叶尘、苏瑶、柳若璃商议流民安置的后续事宜。案上摊着各地流民安置点的《民生月报》,“叶靖”指着其中一份月报,语气带着沉稳的分析:“陛下,从这份月报来看,北方流民安置点的粮食供应已基本稳定,但冬季的取暖问题需要提前考虑。臣建议,在安置点周边种植速生林,既能解决取暖木材的问题,又能防止水土流失;另外,可组织有木工手艺的流民打造取暖用的火盆和炕桌,既能增加他们的收入,又能提前做好过冬准备。”

叶尘眼前一亮,立刻拿起朱笔在月报上批注:“此计甚妙!速生林的种植由民生司负责,木工手艺的培训由文房署协助——柳若璃,你明日就拟一份圣旨,下发到北方各州府,按叶靖先生的建议执行。”

柳若璃点头应下,心中暗自赞叹——“叶靖”的建议既解决了流民的取暖问题,又兼顾了生态和民生,考虑得如此周全,难怪陛下对他深信不疑。

“叶靖”又指着另一份月报,语气带着担忧:“陛下,南方流民安置点出现了小规模的疫病,虽然已被控制,但需警惕扩散。臣建议,在每个安置点设立‘医坊’,由太医院派医官驻守,同时培训流民中的青壮年学习基础医术,既能及时应对疫病,又能培养基层的医疗力量。”

苏瑶立刻附和:“父亲说得对!郑蓉妹妹一直在太医院药田培育药材,如今阳心草、甘草等常用药材的产量已足够供应各地安置点。设立‘医坊’不仅能防控疫病,还能让流民感受到新政的关怀,安定人心。”

叶尘毫不犹豫地拍板:“就这么办!苏瑶,你协调郑蓉,尽快挑选医官和药材,送往南方各安置点;叶靖先生,你负责拟定‘医坊’的管理制度,确保医坊能有效运作。”

“叶靖”躬身领命,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他提出的每一个建议,都精准地切入新政的需求,既获得了叶尘的信任,又能借此接触到流民安置点的分布、医官的派遣路线、药材的运输渠道等核心信息。他看似在为新政殚精竭虑,实则在暗中编织一张覆盖新政各领域的情报网。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叶靖”又针对吏治、赋税、兵备等方面提出了十余条建议,每条建议都有理有据,细节详实,甚至能指出当前新政推行中的潜在问题。叶尘对他愈发倚重,甚至将部分奏折的批阅权交给了他,让他协助处理朝政。

御书房外的阳光渐渐西斜,“叶靖”离开时,叶尘亲自送他到门口,语气带着感激:“父亲,有您在,朕如虎添翼。新政能有今日的成效,您功不可没。”

“叶靖”转过身,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语气带着恳切:“陛下言重了。臣只是希望能为新政出一份力,为将军府洗刷冤屈,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看着“叶靖”离去的背影,叶尘心中充满了温暖——他终于找回了“父亲”,找回了支撑,新政的未来,似乎一片光明。他从未想过,这个他视若依靠的“父亲”,心中藏着怎样的阴谋。

三、吏治司核查,“严苛”的官员考核

与此同时,吏治司的衙署内,“叶云”(复刻叶尘大哥容貌的傀儡)正坐在案前,审核各地官员的考核册。他身着绯色官袍,手中拿着一支朱笔,眉头微蹙,神色严肃得如同真的在为吏治清明把关。

“大人,”吏治司的主事递上一份考核册,语气带着犹豫,“这是青州知府的考核册,他在任期间,流民安置工作做得不错,但有百姓举报他私吞了部分赈灾款,只是没有确凿证据。按新政的考核标准,该如何评定?”

“叶云”接过考核册,仔细翻阅着上面的记录,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苛:“新政的核心是‘为民’,官员的品行比能力更重要。即使没有确凿证据,百姓的举报也不能忽视。传朕的旨意,暂停青州知府的职务,派暗卫去青州彻查,若查实私吞赈灾款,一律严惩不贷;若查无实据,再恢复他的职务。”

主事心中一凛——这位“叶大人”不仅对考核标准了如指掌,还深谙“吏治清明”的重要性,处理问题的方式既公正又果断,完全符合陛下推行新政的初衷。他连忙应下,转身去传达命令。

“叶云”继续审核考核册,目光扫过每一位官员的姓名、籍贯、任职经历、考核成绩,将那些忠于新政、能力出众的官员,以及那些敷衍塞责、与守旧派有牵连的官员,一一记在心里。他看似在严格把关官员考核,实则在暗中梳理新政的官员体系——哪些官员是叶尘的亲信,哪些官员立场摇摆,哪些官员可以被利用,哪些官员需要被清除,都被他精准地分类标记。

这时,柳若璃走进来,手中拿着一份《官员任免建议册》,笑着开口:“云哥哥,你这几日审核的考核册太细致了,连几个隐藏极深的贪墨小官都被你查了出来。这份《官员任免建议册》是臣拟的,你帮着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叶云”接过册子,仔细翻阅着,语气带着专业的分析:“若璃妹妹,这份册子整体不错,但有几处需要调整。比如沧州通判,他虽然能力出众,但性子太过急躁,不适合负责流民安置这种需要耐心的工作,建议调去兵备司协助处理兵器库的登记事宜;还有登州知州,他在任期间安抚了大量流民,深得民心,建议提拔为登州知府,负责登州的新政推行。”

柳若璃眼前一亮,立刻点头:“云哥哥说得对!我之前只考虑了官员的能力,却忽略了他们的性格与岗位的匹配度。就按你的建议调整,明日就将册子呈给陛下。”

“叶云”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语气带着谦逊:“都是为了新政,我们互相协助,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他与柳若璃讨论了整整一下午,从官员的考核标准到任免流程,从吏治的整顿措施到廉政的宣传方式,“叶云”提出的每一个意见都切中要害,让柳若璃对他愈发信任。她从未察觉,这位“大哥”在讨论官员任免时,目光会在那些关键岗位的官员姓名上停留片刻,将他们的信息牢牢记住——这些信息,未来都将成为颠覆新政的利刃。

四、兵备司清点,“细致”的兵器核查

兵备司的兵器库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铁器的锈味和皮革的气息。“叶峰”(复刻叶尘二哥容貌的傀儡)身着玄色官袍,手中拿着《兵器库存册》,正与沈青薇一同清点兵器。他的动作熟练,眼神锐利,对每一种兵器的名称、用途、锻造工艺都了如指掌,仿佛真的是当年威远军的少统领。

“峰哥哥,”沈青薇指着一排长枪,语气带着疑惑,“这批长枪是上月刚锻造的,按标准应该能承受五十斤的冲击力,可昨日测试时,有几支长枪的枪杆断了,你看是哪里出了问题?”

“叶峰”拿起一支断了的长枪,仔细检查着枪杆的木纹和锻造痕迹,语气带着专业的判断:“是锻造时的火候不够,导致枪杆的韧性不足。你看这里的木纹,有明显的裂痕,说明锻造时钢材没有完全锻打均匀。通知锻造坊,重新调整火候,这批不合格的长枪全部回炉重造,绝不能让不合格的兵器流入军中。”

沈青薇心中暗自佩服——这位“峰哥哥”对兵器锻造的了解,比兵备司的老匠人还要精通。她连忙让人去通知锻造坊,同时对“叶峰”说道:“有你在,兵器库的质量问题终于能解决了。之前总担心兵器质量不过关,影响新政的军备,现在终于放心了。”

“叶峰”脸上露出严肃的表情,语气带着坚定:“兵器是将士的第二生命,是新政的保障,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必须严格把关,确保每一件兵器都符合标准,才能让将士们在战场上安心杀敌,才能让百姓们安心生活。”

他的话既符合“武将”的身份,又体现出对新政的责任感,沈青薇心中的信任又多了几分。两人继续清点兵器,“叶峰”一边记录兵器的数量、型号、存放位置,一边暗中观察兵器库的守卫布局:入口处有两名守卫,每半个时辰换岗一次;兵器库的东侧是弓箭存放区,西侧是铠甲存放区,中间是长枪和刀剑存放区;库房的钥匙由沈青薇和兵备司的主事共同保管,缺一不可。

这些细节,都被“叶峰”一一记在心里。他看似在专注地清点兵器,实则在绘制兵器库的“防御图”——哪里是守卫的薄弱环节,哪件兵器的存放数量最多,如何才能避开守卫进入库房,都被他精准地烙印在意识深处。

“峰哥哥,”沈青薇看着《兵器库存册》,语气带着欣慰,“按目前的锻造速度,下个月就能完成各州府的兵器调配,到时候各地的守军就能用上新兵器,流民安置点的安保也能更有保障了。”

“叶峰”顺着她的话说道:“是啊,新政的军备充足,才能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才能确保新政的顺利推行。我们一定要加快兵器的调配速度,不能出任何差错。”

他一边与沈青薇讨论兵器调配的路线和时间,一边将各州府的兵器需求数量、调配路线、接收官员等信息记在心里。这些信息,未来都将成为蛮族大军南下时的“引路标”。

五、太医院药田,“专业”的草药培育

太医院的药田位于帝都西郊,占地百亩,里面种满了各种草药,绿意盎然,香气扑鼻。“叶恒”(复刻叶尘四哥容貌的傀儡)身着绿色官袍,正与郑蓉一同查看阳心草的生长情况。他的动作轻柔,眼神专注,对每一种草药的生长习性、灌溉要求、病虫害防治都了如指掌,仿佛真的是当年跟着太医院老御医学过草药的“恒哥哥”。

“恒哥哥,”郑蓉指着一片阳心草,语气带着担忧,“这几日天气炎热,阳心草的叶子有些发黄,是不是缺水了?”

“叶恒”蹲下身,仔细观察着阳心草的叶子和根部,语气带着专业的判断:“不是缺水,是土壤的肥力不够了。阳心草喜肥,尤其是在生长旺季,需要每隔十日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你看这里的土壤,已经有些板结,说明透气性也不够,需要松松土,再施一次肥,就能恢复长势了。”

郑蓉连忙让人去准备有机肥和松土的工具,同时对“叶恒”说道:“有你在,药田的问题终于能解决了。之前总担心草药的产量不够,影响太医院的药材供应,现在有了你的指导,阳心草的产量比之前提高了三成,其他草药的长势也越来越好。”

“叶恒”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语气带着谦逊:“都是蓉妹妹管理得好,我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草药是太医院的根本,是救治百姓的关键,我们必须用心培育,才能确保药材的质量和产量。”

他一边与郑蓉讨论草药的培育技巧,一边暗中观察药田的布局:东侧是阳心草、甘草等常用草药的种植区,西侧是人参、当归等名贵草药的种植区,中间是育苗区;药田的四周有巡逻的守卫,每一个时辰换岗一次;药材的采摘、晾晒、储存都有固定的流程,由太医院的医官和药农共同负责。

这些细节,都被“叶恒”一一记在心里。他看似在专注地培育草药,实则在绘制药田的“命脉图”——哪种草药的产量最多,哪种草药对疫病防控最重要,药材的储存位置和守卫情况如何,都被他精准地烙印在意识深处。

“恒哥哥,”郑蓉看着长势喜人的草药,语气带着欣慰,“下个月南方流民安置点的疫病防控需要大量阳心草,按目前的长势,应该能满足需求。另外,我们培育的新草药‘清瘟草’,对防治瘟疫有很好的效果,过几日就能进行临床试验了。”

“叶恒”顺着她的话说道:“太好了!清瘟草若能成功推广,对新政的疫病防控将是巨大的助力。我们一定要做好临床试验,确保草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才能推广到各地。”

他一边与郑蓉讨论草药的临床试验方案和推广计划,一边将清瘟草的培育技术、临床试验地点、推广路线等信息记在心里。这些信息,未来都将成为蛮族破坏新政医疗体系的“突破口”。

六、夜阑忆尘院,无声的情报整合

夜幕降临,忆尘院的灯火渐渐亮起。“叶靖”与八位“兄长”围坐在桌前,没有任何交流,也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只是静静地坐着,仿佛在休息。但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他们的眼神虽然平静,意识却在飞速运转——白天在新政各领域收集到的情报,正以一种无声的方式在他们之间整合、梳理。

“叶靖”的意识中,清晰地呈现出一幅覆盖整个新政的“情报网”:漕运的航线图上,标注着主航道与备用航道的每一处暗礁、浅滩,甚至记下车夫换岗的时辰与交接暗号;粮草储备的分布图里,不仅有各粮仓的具体位置,还标注了守卫的人数、巡逻路线,以及粮仓梁柱的承重极限——那些被“腐心咒”符文悄悄侵蚀的梁柱,已被他记在最关键的位置。

“叶云”的意识里,吏治司的官员体系被拆解成一张精密的“关系网”:红色标记的是叶尘的绝对亲信,如登州知州、沧州通判,这些人需在后续计划中优先清除;黄色标记的是立场摇摆的官员,可通过捏造贪墨证据威逼利诱;黑色标记的是守旧派余孽,他们将成为“构陷新政”的棋子。他甚至将每位官员的家眷住址、喜好弱点都一一记下——青州知府嗜赌,可通过赌场设局拿捏;扬州通判疼惜独女,其女在太医院药田学医的消息,已被他烙在意识深处。

“叶澜”的意识中,反复推演着漕运的“致命漏洞”:汛期来临前,下游三道河堤中,最西侧的青石桥河堤因去年修缮时偷工减料,只需一场中雨就会溃决,恰好能阻断北上的粮草运输;商船航线中,南洋来的药材船会在每月十五停靠西港,此时守卫正换岗交接,是混入细作的最佳时机;而漕运司的账目房里,那本记录着军需运输的密册,钥匙由叶婉清与主事各执一半,主事的女儿下月出嫁,正是偷取钥匙的契机。

“叶峰”的意识里,兵器库的“进攻路线”已刻成烙印:子时三刻换岗的间隙,守卫会去东侧墙角的茶炉取暖,此时库房西侧的通风口无人看守,可容一人钻入;锻造坊的淬火池旁,有一处隐蔽的水道,可通过水道将“蚀骨烟”粉末送入,毁掉待锻的兵器;各州府的兵器调配清单上,北方三州的兵器将在七月初五由陆路运输,途经黑风岭——那里是蛮族细作的埋伏点,早已标记清楚。

“叶恒”的意识中,草药的“致命弱点”被一一拆解:阳心草的生长需弱酸性土壤,若悄悄混入碱性的石灰粉,十日之内叶片就会发黄枯萎,且难以察觉;清瘟草的临床试验设在西郊医坊,医坊的药童是守旧派官员的远亲,可通过他篡改试药记录;太医院的药材库中,人参、当归等名贵药材存放在东阁,阁门的锁芯已被他用特制工具磨损,只需一根细铁丝就能撬开。

他们没有任何肢体接触,也没有任何语言交流,只是通过咒术在意识层面完成情报的无缝衔接。这种无声的协作,既避开了暗卫的监视,又能确保每一条信息都精准无误。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他们才各自起身,仿佛只是在院中静坐了一夜,唯有眼底深处残留的冷光,昭示着这场“整合”的凶险。

七、流民安置点巡查,“亲民”下的情报刺探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叶靖”就带着“叶云”“叶澜”前往北方流民安置点巡查。车驾行至安置点外,远远就见炊烟袅袅,流民们有的在开垦荒地,有的在编织竹筐,孩童们围着识字先生的木牌嬉笑——这幅安居乐业的景象,是新政最亮眼的政绩,也是他们要彻底摧毁的目标。

“老人家,这筐编得真好。”“叶靖”走到一位正在编竹筐的老人面前,亲手递上一块刚烤好的麦饼,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今年的收成够过冬吗?安置点的屋舍漏不漏雨?”

老人接过饼,眼中满是感激,颤巍巍地说道:“托陛下的福,开垦了三亩地,种了小麦和粟米,够吃了!屋舍是去年新盖的,不漏雨,还有先生教娃识字,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叶靖”笑着点头,目光却扫过老人身后的屋舍——屋顶的瓦片排列整齐,却在西北角发现一处细微的裂缝,那是去年暴雨时冲垮的痕迹,如今虽修补好了,却仍是薄弱之处。他又看向不远处的开垦地,地里的小麦长势正好,田埂旁挖着排水沟,却比标准宽度窄了两寸,汛期来时极易积水淹田。

“云儿,你陪孩子们玩玩。”“叶靖”转头对“叶云”说,语气带着温和的吩咐。“叶云”立刻走向那群孩童,从怀中掏出糖果,蹲下身与他们嬉笑打闹。“小娃,你们平时都去哪里挑水呀?”他看似随意地问道,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指着东边:“去那边的井里,王大叔说那口井的水最甜,就是晚上会有当兵的守着。”“叶云”心中一动,悄悄记下井的位置与守卫时间。

“澜儿,你去和安置点的官员对接下,看看粮草够不够。”“叶靖”又对“叶澜”说。“叶澜”应声走向主事的屋子,进门后先是询问粮草储备,再聊起冬季取暖的柴火准备,趁官员转身拿账本时,目光飞快扫过墙上的安置点地图——地图上用红笔标注着流民的户数、青壮年的人数,甚至还有暗卫的布防位置,这些都被他瞬间烙在脑海里。

这时,叶尘带着苏瑶、柳若璃也赶到了。看到“叶靖”三人与流民相处融洽,叶尘的眼中满是欣慰:“父亲,兄长们能如此上心流民事务,朕很放心。新政的根基在百姓,你们能贴近民心,就是对新政最好的助力。”

“叶靖”走上前,语气带着感慨:“尘儿,你做得比为父当年好。只是安置点还有些细节要完善,比如田埂的排水沟要加宽,屋舍的裂缝要补牢,这些都是关乎百姓生计的小事,不能马虎。”

叶尘连连点头:“父亲说得是,朕这就让人整改。”他完全没察觉,“叶靖”指出的“细节”,正是未来破坏安置点的关键——加宽排水沟需动用民力,可趁机挑拨流民与官府的矛盾;修补屋舍需调用木材,可暗中提供劣质木料,让屋舍在汛期坍塌。

巡查结束时,流民们围在车驾旁挥手送别,口中喊着“叶大人保重”“陛下英明”。车驾驶离安置点后,“叶靖”三人脸上的“温和”渐渐褪去,“叶澜”低声说:“安置点的粮仓在西北角,守卫每两时辰换一次岗;水井在东侧,子时后守卫会撤岗半个时辰;青壮年流民有三百二十人,都登记在名册上。”“叶靖”点头:“很好,这些信息都记牢,后续会用到。”

八、新政庆功宴,信任巅峰下的暗棋

初夏月末,叶尘在东宫举办庆功宴,庆祝新政推行半年的成果。殿内灯火通明,朝臣们举杯欢庆,纷纷称赞“叶靖”与八位“兄长”的功劳——漕运效率提升五成,吏治贪墨减少七成,兵备兵器储备充足,流民安置点安稳有序,这些“政绩”背后,都离不开他们的“协助”。

“父亲,兄长们,”叶尘举起酒杯,语气带着真诚的感激,“今日这杯酒,朕敬你们。若不是你们鼎力相助,新政不会有今日的成效。朕决定,下月就为将军府平反,恢复你们的身份爵位!”

“叶靖”与八位“兄长”齐齐起身,举杯回敬,“叶靖”的眼中甚至泛起“泪光”:“臣等多谢陛下!将军府的冤屈能得以洗刷,全靠陛下的英明。臣等愿为新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宴会上,朝臣们纷纷围拢过来,向“叶靖”等人请教政务。户部尚书问起流民安置的后续计划,“叶靖”从容答道:“可在安置点设立‘互助工坊’,让有手艺的流民传授技艺,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凝聚人心——工坊的选址可定在安置点中央,那里人流量大,也便于管理。”他嘴上说着“便于管理”,心中却已盘算好——工坊中央的地基较浅,若暗中挖空,可在工坊启用时突然坍塌,嫁祸给“新政工程偷工减料”。

兵部尚书请教兵器改良之法,“叶峰”侃侃而谈:“长枪的枪杆可改用枣木,韧性更强;弓箭的弓弦可用牛筋混合丝线,射程更远——只是枣木需从南方调运,牛筋需从漠北采购,运输路线要格外注意安全。”他故意提及漠北的牛筋,实则是为蛮族细作混入运输队铺路。

吏部尚书询问官员考核的优化方向,“叶云”提出:“可增加‘民生考核’,让官员定期走访流民,收集百姓意见——考核结果由吏治司与民生司共同评定,确保公平公正。”他所谓的“共同评定”,不过是为了安插自己的人手,把控考核结果,日后可随意捏造“官员不恤百姓”的罪名。

叶尘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君臣同心”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从未怀疑,这些“贴心建议”背后藏着的毒计;也从未察觉,“叶靖”在与朝臣交谈时,会悄悄用手指敲击桌面——那是咒术的暗码,将宴会上获取的官员动向、新政规划,同步传递给草原深处的蛮族王庭。

宴会过半,叶尘当着众臣的面,将一枚雕刻着“辅政”二字的玉印交给“叶靖”:“父亲,从此刻起,你就是朕的辅政王,可代朕批阅奏折,参与所有新政决策!”

“叶靖”接过玉印,双手微微颤抖,语气带着“激动”:“臣……臣定不负陛下信任!”

灯光下,玉印的光泽映在他的脸上,却照不透他眼底的冰冷。八位“兄长”互相交换了一个不易察觉的眼神——信任已达巅峰,时机即将成熟。当汛期来临,当蛮族大军南下,这些用“信任”换来的权力,将成为刺穿新政心脏最锋利的刀。

宴散后,忆尘院的灯火彻夜未熄。“叶靖”将玉印放在桌上,指尖划过印面的纹路,语气带着命令:“通知蒙勒,七月初七汛期来临,按第三套方案行动——先溃河堤断粮草,再烧粮仓乱民心,最后引大军破城门。”

八位“兄长”齐声应下,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带着刺骨的寒意。窗外的月光洒在玉印上,映出一道诡异的阴影,如同一张张开的巨网,正悄然笼罩着整个帝都。

而御书房内,叶尘还在翻看“叶靖”写下的《新政后续规划》,嘴角挂着欣慰的笑容。他不知道,自己亲手点燃的庆功之火,即将烧成吞噬新政的滔天烈焰;他视若依靠的“亲人”,正握着那枚象征权力的玉印,准备将他与整个中原,一同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本章完)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大明匹夫獒唐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三国之特工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混在大唐做驸马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我来自大明辽东丝路大亨宋士大纨绔梦境归来做才子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大殷小地主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汉末少帝悍卒之异域孤狼回到大宋做山匪干宋穿越三国做将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唐时月穿越大乾当王爷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敕封一品公侯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