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展前一周的清晨,苏辰的声音在洒满阳光的客厅里断断续续打颤。他背对着沙发站在落地窗前,手里攥着张画满向日葵的发言卡——是小太阳花了整整一下午帮他画的,每个段落旁都缀着不同形态的花,连逗号都被改成了半开的花瓣,卡片边缘还被她用金边笔描了轮廓。“大家好,我是苏辰……”刚念完开场白就卡壳,他猛地转身,把发言卡往沙发上一摔,攥着的指尖泛白,耳尖红透了:“不行,太别扭了,我不说了。”不是闹脾气,是怕自己站在文旅展的聚光灯下忘词,砸了“非遗小传承人”的招牌,更怕辜负玩家和张姐她们的期待,声音里裹着点没藏住的委屈。
顾?正坐在餐桌旁帮苏晚整理非遗展的参展资料,指尖夹着枚刚裁好的向日葵纹样书签,米白绢布上的墨香还没散——是苏辰昨天熬夜画的新稿,顾?特意拿去压了膜,怕被资料册蹭花。闻言他没抬头急着劝,先伸手把沙发上的发言卡捡起来,用指腹轻轻抚平被捏皱的边角:“这卡片是小太阳用你最喜欢的米黄草稿纸做的,软乎乎的不硌手,对吧?”他把卡片递回苏辰手里,才打开平板,屏幕亮着的不是随便的界面,是提前调试好的“向阳小镇直播房”,“别把它当发言稿,就像你趴在病床上,跟我讲你画‘会笑的向日葵’时的想法一样。你看,直播开了二十分钟,三万玩家都在等你——是小太阳连夜发应援海报攒的人气。”
屏幕上的弹幕像金色的雨一样刷个不停,【辰辰老师忘词也没事,我们集体帮你喊下一句】【玄州城广场的虚拟加油横幅都挂好了,红底黄字,跟你的向日葵超配】【我把你的纹样印在灯牌上了,线下应援团已就位】的留言占满了画面,甚至有玩家操控角色举着“辰辰勇敢飞,我们永相随”的灯牌在直播房里转圈。苏辰的耳朵更红了,指尖捏着发言卡的软边,视线落在小太阳画的“笑脸向日葵”上,想起自己教她画纹样时的轻松,声音慢慢稳了下来:“我以前总待在病房里,以为世界只有白色的墙、消毒水味和冰凉的针头。直到我开始画向日葵,看到张姐她们用针把花绣在布上——那些歪歪扭扭的针脚,比任何画都好看,因为每一针都藏着‘我想重新活一次’的劲儿……”
苏晚端着两杯温牛奶走过来时,刚好听到这段。她把贴了“辰辰专属”贴纸的杯子放在苏辰手边,另一个递给顾?,走过去时特意用指腹轻轻碰了碰苏辰的后背——这是他们从小的默契,轻拍两下代表“你说得比我还好”。“辰辰你看,”她指着平板右下角的小窗口,那里是玩家们自发建的“发言练习房”,虚拟场景和文旅展的舞台一模一样,“里面的画架是你设计的款式,连话筒都是向日葵形状的,玄宸还帮你举着备用提示卡呢。”屏幕里,顾?的玄宸角色正站在虚拟话筒旁,手里举着张迷你发言卡,旁边飘着“别慌,我在”的金色气泡,和他本人的语气一模一样。
赶到工坊时,刚推开门就被桑蚕丝的清润香气裹住,混着艾草的暖香——二十个庇护所学员的绣绷上都搭着同款棉麻护腕,是苏晚连夜赶绣的。原本的二十人团队,今天多了十个穿蓝色马甲的年轻人,是省非遗协会推荐来的大学生志愿者,正围着老绣娘学基础针法。整个工坊分成两组连轴转:一组绣文旅展的展品,用的都是老绣娘带来的顶级真丝线,在阳光下能看出淡淡的光泽;另一组蹲在地上打包线上订单,曼妮举着扫码枪不停清点,额角的汗珠滴在扫码枪上,她随手用袖子一擦就接着忙。“晚晚姐!”看到苏晚,她举着扫码枪就跑过来,手里的订单表写得密密麻麻,纸边都翻卷了,“线上订单一夜又涨了两百单,之前联系的企业也催得紧,五十套员工福利要三天内交货,可张姐她们的手……实在顶不住了。”
苏晚顺着她的目光往工坊最里侧看,张姐正背对着门口揉手腕,左手腕内侧刻意避开旧疤的位置——那道深褐色的疤是被前夫推搡撞到桌角留下的,现在一用劲就发麻。她面前的绣绷上,向日葵花瓣刚绣了三分之一,针脚比平时歪了些,有两针还差点扎出布外。听到门口的动静,张姐像被烫到一样赶紧放下手,抓起针就往布上扎,装作没事人:“我没事,就是绣得久了有点累,歇十分钟就好。”可她捏针的手刚抬起,就控制不住地抖了一下,丝线从针眼里滑了出去。苏晚走过去,轻轻握住她的手腕,指腹避开那道旧疤,只碰了碰僵硬的筋络——皮肤下的肌肉绷得像块硬石头。
“这旧伤不能硬撑,越累越容易犯。”苏晚的声音放得比棉线还轻,怕碰疼她藏在心底的伤口,“我认识个老中医,专治劳损旧伤,明天一早就带他来给你扎针,保证不疼。”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叠得整齐的棉麻护腕,比学员们的那款更厚实,内侧绣着极小的同心纹,“这里面的艾草是顾?从老家带来的陈艾,晒干磨细了用纱布包着,我连夜缝进去的,针脚特意走得松,不会勒到你的疤。今天别绣了,帮我个大忙——整理展品标签。”她把一叠空白标签和钢笔递过去,“每个绣品都要写‘绣者名字+故事’,比如你绣的这朵,标签上就写‘绣者张姐,用针脚找回面对生活的勇气’,这些故事比绣品本身还金贵,换别人我不放心。”张姐的眼睛慢慢红了,接过护腕的手有点抖,指腹摸着内侧的同心纹,眼泪差点掉在标签纸上:“我还以为……我拖大家后腿了。”
“谁也没拖后腿。”顾?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身后跟着陈默,手里搬着几个大纸箱。“我找了省非遗协会的绣娘志愿者,下午就到,她们都是老手,能帮着赶订单。”他打开纸箱,里面是包装整齐的护腕和热敷包,“这是给大家准备的,绣一个小时就歇十分钟,谁也不许硬撑——身体比订单重要。”
老绣娘这时走过来,手里拿着个竹制针插,上面插着几枚特殊的针:“我带了‘省力针’,针尾粗,握起来不费力气,适合手酸的姐妹。”她演示着捏针的姿势,“你们看,用指腹抵住针尾,不用攥得太紧,线也能走得匀。”张姐试着用了下,果然轻松不少,绣出的花瓣弧度也自然了。
中午吃饭时,苏辰突然站起来,举着个笔记本:“我有个主意!我们可以在文旅展上搞‘互动绣体验’,让游客自己绣向日葵花瓣,绣好的花瓣拼在一起,做成个超大的挂毯。”他翻开笔记本,上面画着设计图,挂毯中心是“一家人”纹样,周围是无数小花瓣,“这样不仅能让大家了解苏绣,还能把所有人的心意都聚在一起。”
顾?眼睛一亮,立刻拿出手机打给陈默:“你联系文旅展主办方,申请个互动区域,再定制一批新手绣绷和粗绒线——要暖黄色的,和向日葵一个色。”他挂了电话,揉了揉苏辰的头发,“这个主意比我想的还好,回头给你记个大功。”苏辰的脸一红,低头扒拉着米饭,嘴角却忍不住往上扬。
下午,志愿者绣娘们准时到了。领头的李姐是省非遗传承人,看到张姐的绣品就赞不绝口:“这针脚里有劲儿,是真的用心在绣。”她拿起张姐的绣绷,“你这‘锁边绣’有点老派手法,我教你个改良版的,更省力气。”她捏着针演示起来,线在布上走得又快又匀,“你看,这样手腕不用使劲,花瓣还更立体。”
苏辰凑过去看得认真,手里的画笔也没停,在纸上画着互动体验区的布置图。“李姐,”他突然开口,“我们能不能在绣线上挂个小卡片,让游客写下祝福?”他指着图上的花瓣,“这样拼挂毯的时候,每个花瓣都带着祝福,送给家暴庇护所的小朋友,她们一定会喜欢。”
正说着,工坊的门被推开了,“护城小兵001”带着十几个玩家走进来,每个人手里都拎着工具箱。“我们是来当志愿者的!”她举起手里的牌子,上面写着“向阳助力团”,“我妈妈说,绣活我们帮不上太多,但打包、整理展品这些体力活,我们全包了!”玩家们立刻分工,有的帮着搬绣绷,有的跟着曼妮学打包,工坊里瞬间热闹起来。
苏晚看着这一幕,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张姐戴着棉麻护腕,在给展品贴标签,李姐在旁边教她写毛笔字——标签上的展品名要用手写才更有温度;苏辰和“小太阳”趴在桌上,一起画互动区的指示牌,画笔在纸上涂出大片的暖黄色;顾?和陈默在角落讨论文旅展的细节,偶尔抬头看向这边,眼神里满是温柔。
傍晚时,意外发生了。曼妮突然尖叫起来:“我的记账本不见了!里面有企业定制的联系方式和订单明细!”大家瞬间慌了,纷纷帮忙寻找,可翻遍了工坊的每个角落,都没看到记账本的影子。张姐的脸白了,声音带着哭腔:“是不是我整理标签时不小心弄丢了?都怪我……”
顾?立刻冷静下来:“曼妮,最后一次见记账本是什么时候?”“中午吃饭前,我放在收银台的抽屉里了。”曼妮的声音有点抖,“当时张姐在旁边整理标签,后来玩家们进来,人多手杂……”张姐的眼泪掉了下来,攥着护腕的手都在抖:“不是我拿的,我真的没拿……”
苏晚走过去,抱住张姐的肩膀:“我相信你。”她转向顾?,“收银台上面有监控,我们调监控看看。”顾?立刻联系物业,几分钟后,监控画面就调了出来——中午一点多,一个穿灰色外套的男人溜进工坊,从收银台抽屉里拿走了记账本,正是之前来压价的文创店老板。
“他肯定是想偷我们的客户信息!”曼妮气得脸都红了。顾?却很淡定,拿出手机打给律师:“帮我处理个事,有人盗窃商业资料,证据已经有了。”他挂了电话,安抚地拍了拍曼妮的肩膀,“别慌,我早就把重要信息备份了,他拿的只是个空壳子——里面的客户联系方式,我都换成了我的手机号。”
张姐这才松了口气,抹掉眼泪:“顾总,你太细心了。”顾?笑了笑:“吃一堑长一智,以后重要文件都要备份。”他转向苏辰,“你看,遇到困难不可怕,我们一起想办法就总能解决。就像你的发言稿,刚开始紧张,现在不是说得很好吗?”苏辰点了点头,握紧了手里的发言卡。
晚上回家的路上,苏辰靠在车窗上,看着外面的夜景。路灯的光透过窗户,在他脸上投下淡淡的光影。“顾叔叔,”他突然开口,“明天我想去家暴庇护所看看。我想把互动挂毯的想法告诉那里的小朋友,让她们也画点纹样,绣在花瓣上。”顾?从后视镜里看了他一眼,笑着点头:“好,我陪你去。”
苏晚握住苏辰的手,发现他的手掌比之前有力多了。“辰辰长大了,”她轻声说,“不仅自己能向阳而生,还能成为别人的阳光。”苏辰的脸一红,别过脸看向窗外,却悄悄把苏晚的手攥得更紧。车窗外,玄州城的夜景格外美,远处的广场上,玩家们挂的祈福灯还亮着,像一片星星海。
回到家时,苏辰的手机响了,是反家暴基金会发来的视频邀请。接通后,屏幕上出现了十几个小朋友的笑脸,她们手里举着画纸,上面画满了歪歪扭扭的向日葵。“辰辰哥哥,”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女孩说,“我们听说你要在文旅展发言,特意画了画给你加油!”
苏辰的眼睛亮了,把自己的发言卡举到屏幕前:“我要在发言里提到你们,还要把你们的画印在互动区的指示牌上。”他顿了顿,声音格外认真,“等文旅展结束,我就去教你们画纹样,我们一起绣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向日葵挂毯。”屏幕里的小朋友们欢呼起来,掌声透过手机传过来,格外响亮。
顾?把一杯热牛奶放在苏辰手边,看着他和小朋友们互动,眼里满是欣慰。苏晚走过来,靠在他的肩膀上:“你说,我们是不是做了件特别有意义的事?”顾?握住她的手,指腹划过她的旧伤疤:“不是‘我们’,是‘大家’——辰辰的纹样,张姐的针脚,玩家的祝福,还有这些小朋友的笑脸,合在一起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夜深了,苏辰终于睡熟了,手里还攥着那张画满向日葵的发言卡。苏晚和顾?坐在阳台,晚风带着向日葵的香气飘进来。顾?拿出文旅展的最终方案,上面用荧光笔标着重点:“互动区在中心位置,全息投影会同步展示‘向阳小镇’的虚拟挂毯,游客绣的花瓣会实时同步到虚拟世界里。”
苏晚看着方案上的“非遗小传承人发言环节”,嘴角勾起一抹笑:“辰辰一定会说得很好。”她指着远处的工坊方向,那里的灯还亮着——志愿者绣娘们和玩家们还在加班,为了文旅展,为了那些向阳而生的希望。月光下,工坊的酸枣木门牌泛着淡淡的光,“一家人”的纹样在夜色里格外清晰。
手机这时弹出游戏系统提示,是玄玉印发来的:【“向阳同心挂毯”活动触发全服任务,已有50万玩家报名参与线下助力,文旅展当天将同步开启虚拟直播——微光成炬,向阳同行】。苏晚笑着把手机递给顾?,两个人的目光交汇,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星光——那是对明天的期许,是对温暖的坚守,是无数人用针与线、心与爱,织就的向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