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次日的晨光,是带着消毒水味的暖——不是空调的燥暖,是晨光透过IcU走廊的玻璃窗,落在米白色瓷砖上洇开的温乎气,混着顾?西装上的楠木香气,刚好压过消毒水的冷。苏晚趴在折叠床上醒过来,身上的西装外套还带着他的体温,袖口沾着点苏辰昨晚吃的蛋糕屑。手机屏幕亮着,是凌晨三点曼妮发来的消息:【工坊材料都备齐了,学员们在整理玩家纹样,你安心陪辰辰,我盯着】。她刚撑着身子坐起,左手旧伤就被轻轻按住,顾?端着两杯热豆浆走过来,指尖碰了碰她的眼底,指腹带着豆浆杯的温度:“又没睡好?眼底都青了。张教授说手术八点开始,还有半小时,先喝口热的暖暖胃。”
豆浆是苏晚爱喝的甜口,没放糖精,是用冰糖熬的——顾?记着她胃不好,连甜口都要控糖。杯壁贴着张浅黄便签,是他惯有的工整字迹:“小米粥在保温桶里,配了低盐酸豆角,你的胃不能空着,我剥了两个茶叶蛋,蛋白都剥好了”,末尾画了个极小的向日葵,和苏辰胸针上的图案一样。她刚咬了口软乎乎的包子,IcU的门就“咔嗒”一声开了,苏辰穿着蓝白条纹病号服被推出来,脸色比昨晚白了些,却精神头很足,举着个皱巴巴的牛皮纸信封:“姐!玩家们托护士姐姐转来的,说要等我手术前拆开,是‘勇士专属祝福’!”信封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向日葵,是“小太阳”的笔迹,右下角还盖了个红色的“加油”印章,写着“辰辰勇士亲启”。
拆开信封,里面的祝福卡叠得整整齐齐,每张都带着温度。“护城小兵001”的卡片是用苏绣做的,米白绢布上绣着迷你同心纹,针脚比头发丝还细:“我妈妈说,苏绣的‘锁边绣’能锁住福气,这个纹样戴在身上,手术一定顺;”“甜糕小厨”画了q版手术场景,玄宸的铠甲上绣着向日葵,晚晚举着“加油”灯牌,旁边的手术台画成了云朵形状,写着“手术成功后,我做翻糖向日葵蛋糕,比游戏里的还甜;”最下面是张泛黄的宣纸,128个玩家Id挤在一起,有打印的、有手写的,还有用竹编压出来的纹路,末尾歪歪扭扭写着:“我们在玄州城中心广场挂了祈福灯,24小时不灭,轮流守着,等你出来”。
苏辰攥着卡片不肯松手,指腹都蹭得发红,连护士来量血压都要把卡片塞在病号服口袋里。顾?蹲下来帮他理了理病号服的领口,避开他手背上的留置针:“还记得我们拉钩的约定吗?你进手术室安心睡觉,我帮你盯着‘向阳小镇’的设计图,等你出来,咱们一起定第一个绣坊的窗户位置——你说要向日葵形状的,我记着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巴掌大的向日葵香囊,塞进苏辰手里,香囊是棉麻的,摸起来软乎乎的:“这是李姐连夜做的,里面有艾草和一点你的安神精油,护士说成分安全,闻着就像在咱们家的向日葵花田里。”苏辰用力点头,突然伸手拽住顾?的领带,小手拽得有点用力,领带都歪了,却眼神特别认真:“顾叔叔,你要陪我姐吃早餐,她上次绣挂毯忘了吃饭,胃都疼得冒冷汗,你得盯着她吃,不然我手术完不理你。”
手术推车刚要进电梯,苏晚的手机突然响了,来电显示是“小敏”,铃声刚响半声就被她按了静音——怕吵到IcU里的病人。接起电话,小敏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刻意压低:“晚晚姐,对不起……首批学员的绣线不够了!我们整理玩家纹样时发现,20个庇护所学员里,8个是完全没基础的,需要粗绒线练手,5个基础一般的要真丝线绣细节,之前准备的材料只够一半人用。”苏晚刚要皱眉,顾?就接过手机,用口型示意她“先喝豆浆”,声音沉稳:“小敏别慌,我现在让陈默联系省非遗协会,他们有‘安心线’储备库,半小时内就能送到工坊。另外让技术部把玩家捐赠的虚拟绣线,按‘10虚拟线=1现实线’换算成清单,同步发给你,不够的我来补。”
挂了电话,苏辰突然拉住苏晚的手,掌心有点凉,却握得很紧:“姐,你去工坊吧。”他晃了晃手里的香囊,又拍了拍口袋里的祝福卡:“我有玩家们的祝福,还有顾叔叔,肯定没事的。你不是说,工坊是给很多像张姐一样的人建的吗?她们等着学手艺,不能因为我耽误了。”苏晚刚要反驳,顾?就轻轻按了按她的肩膀,指尖碰了碰她的旧伤疤——这是他们的暗号,代表“我靠谱”:“我在这里守着,张教授一出来我就给你打电话,每半小时发一次辰辰的消息。工坊那边需要你,学员们刚到新环境,只有你在她们才安心。”他把保温桶塞到苏晚手里,“小米粥热着,路上吃,我让司机在楼下等你,车座调好了,你靠在后座歇会儿。”
赶到非遗工坊时,学员们正围着空绣线架发愁。几个基础好的学员已经把仅有的粗绒线让给新手,自己握着空绣绷站在一旁,指尖都攥白了,却没人说一句抱怨的话。曼妮举着平板快步走过来,屏幕上是陈默刚发来的材料清单,红笔标着“已送达”:“非遗协会调了10箱‘安心线’过来,有适合新手的粗绒线、练细节的真丝线,还有给敏感肌学员的棉线——线尾都用棉线缠了圆头,怕尖锐线头划伤她们的手。”她指着门口堆得像小山的快递:“这是玩家们连夜寄来的,‘护城小兵001’捐了10个传家绣绷,是酸枣木的,说‘木性稳,练手不晃’;还有个匿名玩家寄了20个竹编针插,针插底部刻着盲文‘勇气’,刚好给视障学员用。”
刚安抚好学员,苏晚就看到个熟悉的身影——是之前家暴庇护所的张姐。她攥着个磨得边角发白的布包站在工坊门口,不敢往里面迈,脚尖蹭着地面,像做错事的孩子。“我……我听说你们招学员,就想来试试,”她的声音有点抖,攥着布包的指节泛白,“我以前跟着我妈学过一点刺绣,就是好多年没碰了,手生得很。”布包里是个酸枣木绣绷,上面绣着半朵向日葵,针脚有点歪,绣绷上有几道深痕——是她前夫摔东西时砸的,却被她用砂纸磨平了。“这是我被家暴时偷偷绣的,”她摸了摸绣绷上的痕迹,眼神亮了亮,“那时候躲在厕所里绣,想着总有一天能重新拿起针,绣一整朵向日葵。”
苏晚走过去时特意放慢脚步,像怕惊到刚出壳的小鸟,轻轻碰了碰张姐的布包:“张姐,你看墙上的挂毯。”她牵着张姐走进工坊,指着同心纹挂毯最边缘的纹样:“这是阿梅刚学绣时绣的,针脚比你的还歪,现在她已经能独立绣向日葵了。我们不看基础,只看心意——你愿意重新拿起针,就比什么都强。”她从新到的绣线里挑出一套粗绒线和新手绣绷,线是暖黄色的,和张姐绣绷上的向日葵一个色:“先从花盘练起,粗绒线好上手,针脚歪了也没关系。”张姐刚拿起针,指尖就抖得厉害,不是怕扎手,是太久没被人温柔对待。苏晚按住她的手,像顾?当初教她那样轻轻打圈,帮她稳住针:“别怕,针要捏稳,就像握住自己的勇气——你看,线穿过布的瞬间,是不是像把坏日子都绣过去了?”
刚教完张姐穿线,顾?的电话就打来了,背景音是手术室外的电子提示音,还有护士推仪器的滚轮声。“辰辰刚进手术室,”他的声音压得很低,特意避开嘈杂的区域,“麻醉师说他很配合,进门前还把玩家的祝福卡塞给护士,说要放在手术室外的桌子上,‘这样福气能飘进去’。”他顿了顿,声音突然放柔,“陈默说绣线已经送到了,他帮你把早餐热过了,放在工坊的冰箱里,是你爱吃的豆沙包,记得再热30秒,别吃凉的。张教授说手术大概要四个小时,我每隔一小时给你发消息。”
挂了电话,苏晚转身就看到学员们围在平板前,没人说话,却都盯着屏幕——玄州城的中心广场上,玩家们自发组成“祈福方阵”,举着苏辰设计的“一家人”纹样灯牌,每个灯牌都接了暖光灯泡,屏幕上的虚拟祈福灯连成金色的海,和现实里的灯光叠在一起。系统提示音此起彼伏,却没人觉得吵:【玩家“护城小兵001”捐赠100卷虚拟绣线,已转化为10卷现实真丝线,备注“给张姐练手”】【玩家“甜糕小厨”捐赠50个虚拟针插,已同步到工坊,对应残障工坊制作的竹编针插】【玩家“小太阳”捐赠1幅虚拟蜡笔画,转化为现实画板,送给庇护所的小朋友】。张姐站在人群外,看着屏幕里的祈福灯,突然悄悄抹了抹眼泪,手里的针却稳稳地穿过了布。
“晚晚姐,你看这个!”晓晓举着平板跑过来,屏幕都快贴到苏晚脸上,上面是“向阳小镇”的游戏界面——顾?的玄宸角色正站在一片空地上,旁边立着个蓝色蓝图,标注着“辰辰绣坊”。“顾总在游戏里建了临时绣坊,玩家们都在捐虚拟材料,说等辰辰出院,就能看到成品了!”蓝图上的绣坊窗户果然是向日葵形状的,花瓣用的是“护城小兵001”的苏绣纹样,门口画着个小轮椅的图标,旁边有行小字:“辰辰专属通道,无台阶”——是顾?特意加的细节,怕术后的苏辰不方便。绣坊里面还画了个小画架,是“小太阳”设计的,旁边写着“辰辰教画画的地方”。
中午十二点,苏晚刚咬了口豆沙包,手机就震得厉害——是顾?的电话,刚接起就听到他的声音:“手术结束了!很成功!”她抓起包就往医院跑,赶到时顾?正站在走廊尽头打电话,眉头有点皱,却眼神明亮:“张教授,麻烦您再确认下术后康复的针灸方案……对,就是和她姐姐旧伤调理一样的温和针法,辰辰怕疼,您多费心。她姐姐每周三下午要去工坊教课,针灸时间能不能错开?”看到苏晚跑来,他立刻挂了电话,快步迎上去,伸手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张教授说肿瘤切得很干净,边缘没残留,就是术后需要做三个月康复针灸,刚好和你的旧伤调理时间错开,我已经记在日历上了。”
苏辰被推出来时还在睡,小脸有点苍白,却嘴角带着笑,手里紧紧攥着那个向日葵香囊,指缝里还夹着半张“小太阳”的祝福卡。张教授走过来递过一份康复方案,上面用红笔圈出重点:“这孩子特别坚强,麻醉醒了一半还拉着我的白大褂问‘我的绣坊设计好了吗’,说要快点康复去教小朋友画画。”他指着方案上的“康复建议”:“每周三次针灸,每次半小时,针灸完可以去旁边的工坊转一转,看看绣线、摸摸布,保持心情愉悦对恢复更有利——我听说他设计了绣坊,这是最好的康复动力。”
傍晚五点,苏辰终于醒了,第一句话就是:“顾叔叔,我的绣坊呢?”顾?立刻打开平板,把“辰辰绣坊”的虚拟模型调出来,放大给她看。苏辰的眼睛瞬间亮了,忘了手上还插着输液针,伸手就要碰屏幕:“顾叔叔,我要把窗户的向日葵绣得再大一点,阳光照进来,整个绣坊都金灿灿的!”他指着屏幕上的小画架,“这里要放两个画架,一个给我,一个给‘小太阳’,我教她画纹样,她教我涂颜色。”苏晚坐在床边,给他削了个苹果,去皮去籽切成小块:“等你能下床,我们就去工坊,张姐她们都等着跟你学画纹样呢——她们说,你的‘一家人’纹样,比任何教程都好懂。”
刚说完,病房门就被推开了,曼妮带着张姐和几个学员走进来,手里捧着个比苏辰还高的保温桶,桶身用红绳绑着张绣品——是所有学员一起绣的同心纹布贴,中间绣着“辰辰康复”四个字。“这是我们熬的向日葵花粥,”曼妮把保温桶放在床头柜上,掀开盖子时飘出淡淡的米香,“用的是玩家寄来的‘向阳米’,张姐说加了点养胃的山药和南瓜,辰辰和晚晚姐都能吃,连盐都没放多。”张姐站在后面,手里攥着个小布包,有点局促地递过来:“这是我今天练手绣的,虽然不好看,但是我的心意。”布包里是个小小的向日葵挂件,针脚还有点歪,却绣得很认真。
苏辰喝着花粥,嘴角沾了点米浆,突然指着平板上的消息提示:“姐,你看‘小太阳’的新设计!”苏晚凑过去看,屏幕上是“小太阳”发来的画:在“辰辰绣坊”旁边加了个儿童区,摆着小桌子小椅子,每个座位上都有向日葵靠垫,墙上贴满了蜡笔画,旁边写着“小太阳画室”,下面还有行小字:“给庇护所的小朋友,让他们也有地方画画”。“这个主意好!”顾?揉了揉苏辰的头发,动作轻得像碰棉花,“我已经让技术部把儿童区的虚拟模型做出来了,等你康复,咱们一起去工坊量尺寸,给现实的画室定装修方案——椅子要做软一点,小朋友坐得舒服。”
晚上九点,病房里终于安静下来。苏辰抱着顾?送的香囊睡熟了,眉头却还轻轻皱着,像是在做关于绣坊的梦。苏晚坐在床边,用指腹轻轻帮他抚平眉头,动作和顾?平时帮她揉旧伤时一样轻。顾?走过来,递给她一杯温牛奶,杯壁是温的,刚好不烫嘴:“他白天跟我说,怕自己康复太慢,耽误了工坊的进度,还说要快点学会绣向日葵,教张姐她们。”他指着窗外,夜色里能看到不远处非遗工坊的暖黄色灯光,像一盏盏小太阳:“你看,工坊那边的灯还亮着,张姐带着学员们在加班整理纹样,说要赶在周末前,把第一批向日葵绣品做出来,送给家暴庇护所的小朋友——她们说,要让孩子们知道,有人在等着她们。”
站在病房的窗边,苏晚看着那片暖黄色的灯光,突然觉得心里特别满。顾?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掌心贴着她的手腕旧伤,温度透过皮肤传过来:“你看,我们的工坊从来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它是辰辰的绣坊,是张姐的针脚,是玩家们的祈福灯,是所有想重新开始的人,一起搭起来的家。”他顿了顿,声音比晚风还柔,“就像辰辰的手术,不是我们两个人守着,是张教授的医术,是玩家的祝福,是所有人的心意,一起帮他闯过这关——这就是‘同心’的意思。”
手机这时弹出游戏提示,是“小太阳”发来的私信,附了张用蜡笔画的全家福:画面里,苏晚在教绣活,辰辰坐在轮椅上教画画,顾?在搬绣绷,旁边围着张姐和学员们,每个人手里都举着向日葵。画的角落,有个小小的灰色影子被画了个叉,旁边写着“坏人都跑了”,下面是一行歪歪扭扭的字:“我们都在一起,就是向阳的家”。苏晚摸着屏幕上的画,突然明白,这些孩子和学员们,不是在接受帮助,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温暖——就像她当年握着针那样,握着自己的勇气,也握着别人的希望。
顾?握住苏晚的手,指腹轻轻划过她的旧伤疤,动作温柔得像在呵护一件稀世的绣品:“明天我让工匠把辰辰的‘一家人’纹样,刻在工坊的门牌上,用酸枣木做,和张姐的绣绷一个材质。这样每个来这里的人,一进门就能看到——不管经历过什么,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家人’,都能绣好自己的日子。”苏晚靠在他怀里,听着病房里苏辰均匀的呼吸声,远处工坊的灯光,还有手机里不断弹出的玩家祈福提示,突然觉得心里暖融融的。
所谓守护,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是苏辰攥得发皱的祝福卡,是张姐抖着却不肯放下的针,是学员们把粗绒线让给新手的沉默,是玩家们24小时不灭的祈福灯,是顾?记着她豆沙包要热30秒的细心,是所有向阳而生的人,手牵手站在一起,把每一道伤疤都变成勋章,把每一个困难都变成重新开始的理由。
月光透过窗户,落在苏辰带着笑的脸上,也落在苏晚和顾?相握的手上。手机屏幕亮着,游戏里的“向阳小镇”正慢慢成型,金色的向日葵光影从虚拟世界里漫出来,和现实中的灯光交织在一起,照亮了病房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他们共同的未来——那是一条开满向日葵的路,路上有家人,有朋友,有无数温暖的陌生人,他们手牵着手,朝着阳光,一步步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