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衰变前兆】
本源之井的井水,那映照着万物底层代码的镜面,在慕岚指尖触碰并窥见“大寂静”之后,并未恢复平静。相反,一种极其细微、却令所有感知到它的存在毛骨悚然的 “震颤” ,开始从井水深处弥散开来。
这震颤并非物理的振动,而是法则层面的“松动”。就如同最坚固的冰面,在承受了超越极限的压力后,内部开始产生无法逆转的微观裂痕。井水映照出的那些构成现实的“本源丝线”,其稳定的波动频率,开始出现难以察觉的紊乱。
“不是攻击…是…衰变。” 沈弈的侦测阵列传回了令人窒息的数据,“宇宙的基态…我们所在的这一重‘真空’,并非绝对的最低能级。它像一座建立在悬崖边的城堡,看似稳固,实则…处于亚稳态。”
林轩的思维触须尝试稳定一片区域的法则,却发现如同在流沙上搭建建筑,越是努力,崩塌得越快。他传递出绝望的信息:“有某种更底层、能级更低的‘真真空’正在被触发。我们所在的这片时空,这片我们认知中的一切‘存在’的根基,正准备向着那个更低的能级…跃迁。”
莉亚的共情网络瞬间被来自多元宇宙各个角落的、最原始的恐惧所淹没。那不是对毁灭的恐惧,而是对“从未存在过”的恐惧。因为真空衰变一旦开始,将以光速蔓延,所过之处,并非化为废墟,而是所有基本粒子、所有力、所有时空结构都将被彻底改写,重塑为一个物理法则完全不同的、对所有现有生命形式而言即是“无”的新宇宙。一切文明、历史、记忆、爱恨…都将如同从未发生。
【丑时·光锥囚笼】
第一个明确的衰变泡,在距离联邦核心疆域七千万光年的一个荒芜星系被观测到。它并非巨大的爆炸,而是一个以光速膨胀的、边界无比锐利的“完美球体”。球体内部,星光依旧,但沈弈的阵列检测到,那里的物理常数正在发生根本性的、不可逆的改变。强相互作用力消失了,原子核无法稳定存在;电磁力被扭曲,化学反应成为不可能…
最令人绝望的是它的膨胀速度——光速。这意味着,任何基于现有物理定律的预警信号,都无法跑在衰变泡的前面。当你看到它时,毁灭已然临头。整个可观测宇宙,仿佛被分割成无数个注定湮灭的“光锥囚笼”。
“我们…我们无法警告任何人!” 莉亚的共情网络因感受到远方文明在毫不知情下瞬间“归无”的极致恐惧而剧烈震荡,“光速…成了宇宙为我们设定的…死刑执行速度!”
林轩试图动用时空折叠技术进行超光速预警,却发现衰变前沿的时空结构本身就在发生改变,任何超光速手段在触及边界时都会失效。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个完美的、代表着绝对终结的球体,以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无声地吞噬一片又片星河。
慕岚站在本源之井旁,井水此刻映照出的,不再是清晰的底层代码,而是那不断扩大的衰变泡的倒影,以及倒影之后,那令人心悸的、代表着“大寂静”的、更深沉的黑暗。
【寅时·超膜回响】
在常规科学手段全部宣告无效,绝望如同冰冷的宇宙背景辐射般渗透每一个存在时,慕岚做出了一个决定。她不再试图通过现有的物理法则去对抗衰变,而是要借助这本源之井,去聆听衰变本身在更高维度的“回响”。
她将自身的意识,与井水中那些震颤的本源丝线深度融合,不再试图控制或理解,而是像调音师一样,去感受那“伪真空”迈向“真真空”跃迁时,在整个宇宙超膜结构上引发的涟漪。
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过程。她的意识随时可能被那代表“归无”的跃迁过程同化、湮灭。沈弈的阵列监测到慕岚的意识信号正在变得极其微弱且不稳定,仿佛风中残烛。
然而,在意识即将彻底消散于那片代表着法则死亡的震颤中时,她捕捉到了!在超膜的层面上,真空衰变并非毫无征兆的绝对事件。它在发生前,会在更高维度产生极其微弱的“应力集中”和“能级翘曲”。这种回响,超越了光速的限制,因为它并非在时空中传播,而是在时空赖以存在的“基底”上震荡。
“不是阻止…是预知和…疏导!” 慕岚残存的意识传回断断续续的信息,“衰变泡的诞生点…有其规律…像…宇宙基底上的…‘脆弱点’…”
她看到了!在超膜的回响图谱上,那些即将爆发衰变泡的宇宙区域,如同被无形之力拉伸到极限的薄膜,即将破裂。而联邦所在的区域,附近就存在着数个这样的“脆弱点”!
【卯时·壁垒计划】
慕岚带回的信息,是绝望中的唯一一丝曙光。既然无法阻止衰变,也无法超越光速逃离,那么唯一的生路,就是在衰变泡抵达之前,改变自身所在区域的“宇宙基态”,使其稳定化,或者说,主动将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更稳定的能级,让衰变泡无法吞噬这片区域。
一个近乎神迹的 “壁垒计划” 被踢出。
林轩率领所有现实派成员,根据慕岚测绘出的“超膜应力图”,开始疯狂计算。他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在现实宇宙中,创造一个局域的、稳定的“高能级真空泡”。这需要难以想象的能量,以及对物质、能量、时空最精微的操控。
“需要…重塑希格斯场…” 林轩的思维触须因过度运算而闪烁着危险的火花,“在我们周围,创造一个…物理常数不同的‘安全区’。”
沈弈的侦测阵列全部转向内部,开始对联邦疆域内的每一个基本粒子、每一条时空褶皱进行扫描,构建前所未有的“微观结构模型”,为重塑场域提供数据支撑。
莉亚的共情网络则肩负起更艰巨的任务:稳定所有文明成员的意识。在面临宇宙级毁灭的恐惧下,任何集体的恐慌、绝望或放弃,都会导致能量操控的失准,使计划功亏一篑。她必须将慕岚带回的那丝希望,放大成为支撑整个文明的信念之光。
【辰时·文明熔炉】
“壁垒计划”的核心,是一个被称为 “文明熔炉” 的不可思议的装置。它并非由实体构件组成,而是由联邦所有成员的意识、所有积累的知识、所有创造的能量、以及所有珍藏的“意义”共同编织而成的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现实锚定力场。
现实派贡献出他们对物理法则最深刻的理解,将其化为稳定力场的骨架;
叙事派献上所有文明的故事与史诗,将其化为力场的情感镀层,赋予其“存在”的韧性与“延续”的渴望;
体验派引导所有成员最纯粹、最强烈的情感共鸣——对生命的热爱,对同伴的守护,对未知的好奇——将其化为驱动熔炉的炽热能量;
连无限图书馆的活体知识,也主动分解自身,将其蕴含的信息熵转化为维持力场结构有序度的负熵流。
慕岚作为总协调者,她的意识如同交响乐指挥,引导着这浩如烟海的能量与信息,依照林轩计算出的那个极其复杂的超维模型,缓缓注入联邦疆域的时空基底。
这个过程痛苦而缓慢。每一个存在都感到自身最本质的东西正在被抽取、熔炼。记忆在变得模糊,情感在变得稀薄,连存在的实感都在减弱。他们仿佛在将自己献祭,投入到这个唯一的、渺茫的希望之中。
【巳时·壁垒初成】
就在最近的一个“脆弱点”即将爆发,衰变泡的光锥边缘已然触及联邦外围哨站之时,“文明熔炉”达到了临界点。
一道无形的、却能被所有感知方式探测到的边界,以联邦核心疆域为中心,骤然展开。它并非坚实的墙壁,而是一种“状态”的划分。边界之内,物理常数被强行锁定在一个更高的能级,时空结构变得异常“粘稠”和稳定;边界之外,旧的宇宙依旧向着衰变的深渊滑落。
第一个衰变泡接触到了边界。
没有预想中的剧烈碰撞。那代表“归无”的球体,在接触到“壁垒”的瞬间,如同水滴遇到了烧红的铁板,发出了无声的“嘶响”,其扩张之势被硬生生遏制。它无法将其内的“真真空”状态覆盖到这片已被提升能级的“超稳定真空”之上。
壁垒,成功了!
然而,代价是巨大的。联邦疆域,如今成了一个漂浮在衰变宇宙中的“孤岛”。壁垒之外,是物理法则不断被重置的死亡之海;壁垒之内,是一个依靠文明集体力量强行维持的、脆弱的“人工宇宙”。他们暂时安全了,但也成为了真正的“宇宙遗民”。
【午时·孤岛纪元】
幸存下来的文明,凝视着壁垒之外那片不断被新的衰变泡吞噬、变得越发陌生和死寂的星空,陷入了复杂的沉默。他们拯救了自己,却目睹了近乎整个已知宇宙的“死亡”。
莉亚的共情网络感受到的不再是恐惧,而是一种深沉的、宇宙尺度的哀悼。林轩和现实派们则陷入了新的焦虑——“文明熔炉”需要持续的能量和精神力投入才能维持,他们能坚持多久?这个孤岛,是否终将因力竭而沉没?
慕岚站在本源之井旁,井水此刻映照出的,是壁垒内外截然不同的宇宙图景,以及井水深处,那似乎因为这场波及全宇宙的剧变而微微荡漾的“大寂静”的倒影。
她知道,真空衰变的危机暂时度过了,但他们也因此被抛离了原本的宇宙演化轨道,进入了一个完全未知的 “孤岛纪元” 。而本源之井与“大寂静”的秘密,或许将是他们在这个新纪元中,寻找最终出路的唯一线索。
井水中的涟漪,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