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陆铮回到家,脸色比平时更加凝重。
饭桌上,他简单扒了几口饭就放下了筷子。
等三位老人回屋后,他立刻和沈棠进了里屋,关紧了门。
“棠棠,高峰那边有确切消息了。”
陆铮压低声音,
“我们盯着的那个废品站老板的远房侄子,
昨天傍晚悄悄去了西北方向那片废弃厂区,
在里面待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出来。
我们的侦察员不敢靠太近,但可以肯定,那厂区里绝对有猫腻!”
沈棠的心一沉,
立刻联想到清晨雷霆的异常:“今天早上我们在后山测试,雷霆和云朵也对西北方向突然示警!
看来,‘掌柜’的人,很可能就把巢穴安在了那片废弃厂区里!
利用复杂的地形和我们的心理盲区!”
陆铮点点头,
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敌暗我明,
而且这次他们极其狡猾,
利用废品站这种不起眼的渠道搜集材料,
窝点也选在容易被忽略的废弃区域。
常规的拉网式搜查很难有结果,反而容易打草惊蛇。”
沈棠沉思片刻,
抬头看向陆铮,
眼神锐利:“既然他们可能就在附近活动,
那我们的‘天眼’……或许能派上大用场。
如果能将监控范围,悄悄向西北厂区的外围延伸一些,
重点布设行为模式识别探头……只要他们的人出来活动,
就有可能捕捉到他们的行为特征!”
陆铮眼中精光一闪:“这是个思路!但风险很大,设备布设和信号传输都可能暴露。”
“可以用最简易的、伪装好的设备,电池供电,无线信号间歇性、低功率传输,数据存储在本地,我们定期冒险去取。”
沈棠思路清晰起来,“这需要高峰他们制定非常周密的行动计划。”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
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断。
这是一步险棋,但也是将被动防御转为主动侦查的关键一步。
紧张的气氛一直持续着。
***
又一夜,
小院的灯光早已熄灭,
只有里屋还透出一点微弱的光。
沈棠披着外衣,坐在书桌前,
就着一盏旧台灯,在摊开的图纸上写写画画。
陆铮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杯温热的牛奶。
“还不睡?”
他把牛奶放在沈棠手边,声音低沉,
“高峰下午送来消息,西北厂区外围的初步侦察已经完成,
地形比想象的更复杂,废弃的车间、地下管道纵横交错,像个迷宫。”
沈棠揉了揉发涩的眼睛,
接过牛奶喝了一口,指着图纸上一处标红区域:
“迷宫才好,容易藏人,也容易产生信息差。
你看这里,厂区东侧靠近山脚的位置,
有几个废弃的水塔和通风口,
视野相对开阔,又不容易被内部察觉。
我想把第一批试验性的‘行为识别探头’装在那里。”
陆铮俯身仔细看着图纸,
眉头微蹙:
“位置选得不错。但怎么装?厂区虽然废弃,但‘掌柜’的人肯定有暗哨。
大规模人员设备进出,不可能瞒过他们。”
“不用大规模。”
沈棠放下杯子,拿起一支红蓝铅笔,在图纸上画了几个简单的符号,
“用最土的办法。高峰手下不是有侦察兵出身的好手吗?
让他们伪装成掏鸟窝或者检修旧线路的工人,
分批、分时段,只带小型、伪装好的设备进去。
探头外壳做成石头或者朽木的样子,
太阳能板伪装成碎瓦片,数据用微型存储卡,
一周甚至更久才冒险取一次。
传输?现阶段根本不用考虑实时传输,避免信号泄露。”
陆铮沉吟着,
手指在图纸上轻轻敲击:
“风险还是很大。取数据的时候,等于要再次潜入核心危险区。”
“所以,第一批探头数量要少,目标要明确。”
沈棠的眼神在灯光下显得异常冷静,
“不是去全面监控,而是去‘投石问路’。
我们不需要看清厂区全貌,
只需要在有限的几个关键通道口,
捕捉是否有符合‘潜伏者行为模式’的移动。
哪怕只成功捕捉到一次,就能证实我们的判断,也能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关键依据。”
她抬头看向陆铮,
语气坚定:
“这是一步险棋,但也是打破僵局唯一的机会。我们不能永远被动地等他们出手。”
陆铮沉默良久,
终于重重点头:“好!方案我来和高峰细化,人选必须绝对可靠,行动预案要做足,撤退路线要准备三条以上。你这边,尽快把探头伪装和低功耗模式搞定。”
“明白。”
沈棠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意。
夫妻二人在昏黄的灯光下,对着图纸,低声商讨着每一个细节,直至深夜。
一场针对隐藏之敌的精密狩猎,拉开了序幕。
***
几天后,
傍晚时分,
杨雪陪同沈棠从实验室返回小院。
路过基地服务社时,
杨雪的目光无意中扫过门口停着的一辆半旧的绿色邮递员自行车,
脚步微微一顿。
“沈工,您先回去,我买点东西。”
杨雪低声对沈棠说了一句,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向服务社。
沈棠会意,点点头,
独自朝小院走去,但眼角余光留意着杨雪的动向。
杨雪走进服务社,假装挑选日用品,注意力却放在那个正在和售货员闲聊的邮递员身上。
这是个生面孔,皮肤黝黑,穿着洗得发白的邮递员制服,看起来和普通邮递员没什么两样。
但杨雪敏锐地注意到,他推自行车进院时,
车轮碾过一块小石子,车身轻微颠簸了一下,他扶住车把的手腕动作异常稳定,
丝毫没有普通人的慌乱感。
而且,他和售货员聊天时,眼神似乎不经意地扫过了通往小红楼和后山方向的路。
杨雪没有多待,买了包盐就出来了。
她快步回到小院,立刻通过内部线路将情况报告给了高峰。
与此同时,负责外围巡逻的林虎,
在靠近基地围墙的一处僻静角落,发现了一小堆看似随意丢弃的烟头。
他蹲下身,用镊子小心地捡起几个查看。
烟头的牌子很普通,但过滤嘴上有细微的、不像是自然叼咬留下的压痕,更像是被人用某种特定方式捏过。
而且,这几个烟头丢弃的位置,正好能观察到基地车辆进出的大门和一个侧门。
林虎不动声色地将烟头收好,
标记了位置,迅速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