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敌人的抵抗力量太过薄弱,汉军干脆不等重炮部队上岸,就提前发起进攻。
约翰被编入了一个汉军连队,跟随这支队伍向内陆推进。
在他们前面,最早登陆的汉军已经开始向内陆更深处挺进。
他们的任务是扩大滩头阵地的安全区域,确保阵地上的汉军不会受到唉及军队的炮火威胁。
由于重型火炮无法及时装卸运输,这支汉军便配备了大量迫击炮。
迫击炮重量轻、便于携带,火力也相当不错,作为连排级的支援武器,深受基层士兵喜爱。
约翰身材高大,看起来力气过人,因此被分配到了迫击炮小组,负责为炮手运送弹药。
他们使用的是一种口径较小的60毫米迫击炮,每发炮弹重达1.45公斤,一般情况下,每个士兵要携带八发炮弹。
但约翰力气大,多带了四发。
队伍向前推进了不到五百米,便接到了命令,要求他们对五百米外的一处唉及军据点实施炮击。
迫击炮小组立刻进入战斗状态,在选定好射击位置后,开始准备对敌军阵地进行打击。
这是约翰第一次接触这种武器,之前他一直很好奇,这种武器该如何操作?威力到底有多大?
现在,他终于得到了答案。
五人炮组分工明确,很快便将拆分的迫击炮重新组装完成。
随后,主射手进行了首轮试射。
“咚”的一声闷响,炮弹从炮管中射出,飞向远处,在一片沙丘上炸起一阵沙尘。
“方向左偏两度!”
负责观察的炮手立刻发出修正指令,主射手随即调整角度再次射击。
这次,炮弹准确命中目标。
在约翰的注视下,几名藏在据点后的唉及士兵被炸得飞起,阵地很快就被汉军占领。
汉军的进攻持续了一整天,一路向西推进了三十多公里,直到傍晚才停下来休整。
约翰已经打光了所有弹药,又背着装备徒步奔走了几十公里,感觉身体都要散架了。
听到战斗结束的命令后,他直接瘫倒在沙滩上,感觉这辈子从没这么累过。
自己原本是个水兵,怎么跑到陆地上来干起炮手的活了?
这个问题让他有些困惑。
不过说真的,跟着汉军打仗的感觉还不错。
在汉军面前,那些唉及士兵就像一群笨拙的火鸡,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这场战斗看似激烈,但实际上他们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危险。
或许,加入这样一支军队也不错。
当唉及国王伊斯梅尔得知汉军在东部地区成功登陆后,立即下令调遣西奈地区的苏莱曼回援,并从开锣派出两万援军赶赴法特赫。
汉军的登陆点距离开锣城并不远,只有不到200公里。
这意味着,只要几天时间,汉军就能兵临城下。
因此,唉及人决定在开锣城东边迎战汉军,准备在此一决胜负。
如果这一战输了,首都将不保,他们只能向西撤退,要么继续抵抗,要么向汉军投降。
当然,考虑到己方兵力占有明显优势,不少唉及人认为自己未必会输。
再加上土鸡人早就把情报透露给了他们,使他们为这场战争做了一些准备。
唉及人从日不落国购买了一批军火,还获得了高卢国的支援。
意呆利甚至派遣了一支雇佣军前来助战。
这场战争虽然是汉军主动发起的,但唉及的背后几乎集结了整个西方势力。
尽管唉及位于非洲,却是一个地中海岸边的国家。
而地中海地区一直是欧洲列强的传统势力范围,他们当然不希望汉军插足此地。
一旦汉军在此站稳脚跟,就等于获得了进入欧洲的跳板。
正因有众多列强支持,伊斯梅尔信心满满,认为只要得到这么多强权的援助,就有能力击败汉军。
于是,他召集十万大军,在开锣城东部的平原地带摆开阵势,准备与汉军展开决战。
对于唉及人的这一举动,汉军方面自然也是乐见其成。
毕竟,作为远道而来的作战一方,他们并不畏惧与敌人正面交锋,相反,他们更担心对方会选择回避战斗,甚至采取游击战术来对抗。
由于补给线拉得太长,汉军在武器弹药和粮食物资的供应上面临很大困难。
一旦战事拖延太久,后勤的压力将会让他们难以承受,即便最终取得胜利,损失也将极为惨重。
因此,汉军急于发动进攻,希望尽快攻占开锣城,消灭叛军的主力部队,早日结束这场战争。
如今,敌人主动集结兵力前来决战,这对他们来说自然是正中下怀。
“敌方的兵力较多,左翼是苏莱曼率领的四万部队,他原本有五万人,其中一万人留守西奈,没有带出来。
中央地带是由唉及国王伊斯梅尔亲自统领的三万军队,这支队伍中有一支上万人的骑兵部队,据说是马穆鲁克骑兵,这种骑兵在欧洲极负盛名,以善战闻名。
右翼则是曾经被我们击溃过的法特赫部,兵力约三万五千人,在此前的登陆战和追击战中损失了一万多人,三支部队中,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最弱。”
为了确保此次远征顺利进行,林文特意派遣参谋长蒋百里前来指挥,而前线主将则由刘永福担任。
刘永福听完蒋百里的分析,思索片刻后开口问道: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应该优先攻击右翼的敌军?”
挑软柿子下手,右翼敌军力量最弱,显然最适合作为主攻方向。
“嗯,我同意主攻右翼,不过要注意的是,在中央地带,还有一支大约两千人的意呆利雇佣军,他们是受雇于唉及王国参战的。
虽然只是雇佣军,但这些人大多出身意呆利正规军,装备和训练都远超唉及军队,进攻时要特别提防。”
对于唉及军队的实力,他们之前已经有所了解,装备落后,战斗意志薄弱,战斗力只能说非常平庸。
尽管敌军人数多达十万,汉军也并不畏惧。
但这支两千人的意呆利军队就不一样了,虽然意呆利尚未完全统一,但作为一个经常卷入战争的国家,其军队的素质和装备都在中等以上水平。
因此,这支雇佣军的存在对汉军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既然如此,那就先查明这支雇佣军的具体位置,优先予以打击。”
在唉及一方,大战前夕,国王伊斯梅尔亲自会见了意呆利雇佣军的指挥官加布里·皮埃尔。
此人曾是红衫军的一员,手下多为退役老兵。
由于意呆利远比其他欧洲国家贫穷,老兵们退役后的生活保障极差,必须另谋生计。
而成为一名雇佣兵,以命换钱,对他们而言是最现实的选择。
毕竟他们原本就是职业军人,专业对口,经验丰富,自然能在市场上开出一个好价钱。
就像这次,唉及为了请动这支军队,足足花费了五万英镑。
“加布里先生,希望贵军此次能协助我们击退强敌,如此一来,将来我们还可以继续合作!”
伊斯梅尔野心勃勃,若能成功击败汉军,那么唉及的独立地位便可稳固。
届时,他便可无后顾之忧地向外扩张,占领更多土地,打造属于自己的帝国版图。
“陛下请放心,没有什么敌人是我们无法击败的,请您静候我们的精彩表现吧!”
由于意呆利人从未与汉军交手,他们对汉军的实力缺乏了解。
加布里满脑子都是那五万英镑的酬金,却不知道自己接下了一项多么危险的任务。
1月18日,双方展开最终对决。
然而,局势的发展似乎与预想中有些不同,尽管汉军主动发起攻击,但他们的进攻方式却与常规大相径庭。
位于汉军防线后方的重炮部队首先开火,对唉及军队展开了猛烈轰击。
由于早前的战斗中,汉军的重型火炮大部分都未能从舰船上卸下,因此唉及人并没有真正领教过汉军炮兵的威力。
因此,战斗一开始,他们的阵线便在汉军的炮火覆盖下被打得七零八落!
“陛下,我们必须马上发动进攻,否则我们的阵型会被彻底打垮!”
眼见己方队伍开始出现混乱,法塔赫连忙奔到伊斯梅尔面前急切地劝说。
“传令,命令左右两翼向敌军发起进攻,掩护骑兵突击!”
伊斯梅尔当然清楚不能再这样下去。
汉军的火炮射程远、威力猛,现在己方完全是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
再这样下去,士兵的士气很快就会崩溃。
必须主动出击!
“敌军上来了,按计划执行!”
通过望远镜看到敌人两翼同时压上,汉军立刻展开应对。
左翼的唉及部队遭到汉军炮火的密集拦截,被压制在距汉军阵地约一千五百米的位置上动弹不得。
而右翼的唉及部队似乎没有受到太大阻碍,一路推进到了距离汉军不足五百米的地方。
然而就在此时,汉军突然调转炮口,对右翼敌人展开猛烈轰击,从重型榴弹炮、野战炮,到步兵炮和迫击炮,轻重火力齐发。
密集的炮击使右翼的唉及军队伤亡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