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同轨

长安的太极殿里,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殿内的十二面屏风上 —— 每面屏风都画着一处新政成果:灵州的蒙学、陇西的灌渠、江南的水田、敦煌的商队,还有流民安居的土坯房、异族共耕的农田、匠坊里的改良农具,一笔一画都透着烟火气。

殿内挤满了人,分作四排站立:第一排是各族代表,论布捧着青稞穗,阿古拉抱着羊毛毯,吐蕃质子赤德握着商路联保册;第二排是旧勋代表,王修拿着江南税改账册,陈默(前镇军将军之孙)展开驿道图纸;第三排是流民与工匠代表,张阿婆拎着袋新磨的粟米,王老铁扛着缩小版的双用犁;最后一排是苏琬琬、慕容芷、萨琳娜、柳萱,手里都捧着新政成效册,神色庄重又带着暖意。

赵正坐在案后,赵江月侍立一旁,少帝与太后坐在侧席,目光扫过殿内众人,眼底满是欣慰 —— 这半年来,他们听了无数新政的消息,今日亲眼见了这些 “成果代言人”,才知 “天下安稳” 不是虚话。

“今日召诸位来,是给新政做个总结,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赵正的声音沉稳,透过大殿,落在每个人耳中,“苏琬琬,你先说说新政的全域成效。”

苏琬琬上前一步,展开《新政全域册》,声音清亮:“启禀摄政王、陛下、太后,自新政推行以来,全国流民安居一千八百户,灵州张阿婆一家、陇西李阿婆一家等,均已兴业谋生;农具推广五千把,含灵州双用犁、江南水田犁、陇西短柄犁,覆盖十二州农田;医棚覆盖三十州,汉藏医合救治百姓三万余人,吐蕃聚居地、敦煌商路等均设固定医点;商路通十二国,敦煌商路联保制推行后,零劫掠、零延误,各族商队往来无阻。”

她每说一句,殿外就传来一阵欢呼 —— 是长安百姓自发聚集在宫墙外,听新政成果。张阿婆听到 “流民安居一千八百户” 时,悄悄抹了把眼泪,手里的粟米袋攥得更紧了:“俺们流民能有今天,全靠摄政王的新政,靠大伙的帮衬。”

接下来是各族代表发言。论布捧着青稞穗,走到殿中央:“启禀摄政王,吐蕃部落如今都在学中原耕作,双用犁、播种机用得顺手,去年青稞粟米混种,收成比单种青稞多两成。俺们部落还派了二十个青年,加入范阳军辅营,帮着守敦煌商路,不让坏人毁了俺们的好日子!”

阿古拉也上前,把羊毛毯铺在案上,毯面上绣着中原福字与回纥卷草纹:“摄政王,俺们回纥商队如今每月来长安一次,运西域的毛毯、药材,换中原的丝绸、瓷器,可汗还说,要在长安开织坊,让西域织工和中原织工一起干活,织出更多好东西。敦煌商路的驿站里,俺们还设了‘回纥便民点’,帮商队伙计写家书、换银子,大伙都说‘这商路,比草原还暖’!”

赤德则递上商路联保册:“启禀陛下、摄政王,敦煌商路如今有五十支商队联保,辅营兵与部落兵共防,驿站医点、粮铺齐全。上个月,于阗国王还派使者来,想加入联保,让他们的玉石商队也走敦煌商路 —— 各族都想通,都想安稳做买卖,不想再打仗了。”

旧勋代表王修随后上前,手里的税改账册已被翻得卷了边:“启禀摄政王,江南‘一条鞭法’推行半年,税银增五千两,农户余粮增三成。从前旧勋囤积粮食、偷税漏税的事,如今再没发生过 —— 臣父从前总怕新政损旧勋利益,如今见了百姓的笑脸,才知‘旧勋与民共生’,才是真的‘保家族’。”

陈默也展开驿道图纸,上面标着灵州到吐蕃聚居地、敦煌到江南的驿道路线:“启禀摄政王,臣修的灵州至吐蕃聚居地驿道,已通车三个月,粮车、农具车能直接到聚居地门口;下一步,臣想把驿道修到敦煌,连起商路,让西域的货能更快运到中原,中原的粮能更快运到边境。”

张阿婆和王老铁是最后发言的。张阿婆把粟米袋放在案上,声音带着哽咽:“摄政王,陛下,俺从前是逃荒的流民,带着小石头没地方去;如今俺开了粥铺,雇了各族伙计,小石头还去长安国子监读书了。这袋粟米,是俺用粥铺赚的钱买的新米,想请摄政王、陛下尝尝,尝尝俺们流民的‘安稳饭’。”

王老铁则把缩小版的双用犁放在案上,犁柄上刻着汉、藏、回三种文字的 “福” 字:“摄政王,这犁是俺跟措姆、巴图一起改的,能种青稞、能种粟米,如今全国的匠坊都在做。俺想跟摄政王说,俺们工匠没啥大本事,就想多打些好农具,让农户们多收些粮,让天下人都能吃饱饭 —— 这就是俺们工匠的‘新政’。”

殿内静了片刻,少帝忽然站起身,手里捧着一枚金印,印上刻着 “保民” 二字。他走到赵江月面前,将金印递过去:“江月兄,朕年幼,虽知新政好,却没能为百姓做太多事。这枚‘保民金印’,朕赐给你,往后你要替朕、替父亲,护好天下百姓,护好这安稳日子。”

赵江月接过金印,指尖触到冰凉的印身,却觉得心口滚烫。他躬身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不负摄政王所教,不负天下百姓所盼 —— 此生唯愿‘耕者有其田,商者有其路,医者有其术,幼者有其学’,让天下再无战乱,再无流民。”

赵正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开口,声音比往日更温和:“今日殿内的诸位,有汉族、有吐蕃、有回纥,有旧勋、有流民、有工匠 —— 你们聚在这里,手里拿着的不是刀枪,是粮穗、是账本、是农具、是织毯,这就是‘天下同轨’的真意:不是靠谁征服谁,是靠大家凑在一起,把日子过安稳;不是靠谁号令谁,是靠大家都有饭吃、有活干、有盼头。”

他起身走到殿中央,目光扫过十二面屏风,扫过殿内每个人:“天下,从不是靠甲胄剑戟的威慑,是靠张阿婆粥铺里的热粥暖了流民的胃,靠王老铁的双用犁多收了农户的粮,靠慕容芷的联保制护了商队的路,靠柳萱的汉藏医合救了百姓的命 —— 这些细碎的、冒着烟火气的 实在事,才是天下的根基。”

赵正的话音刚落,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整齐的呼喊:“新政安天下!百姓享太平!” 是宫墙外的长安百姓自发喊出的心声。

声音越传越响,从宫墙内传到朱雀大街,又从朱雀大街传到城郊的农户家,像一股暖潮,裹着整个长安。

张阿婆听到呼喊,忍不住走到殿门口,望着宫外攒动的人影,手里的粟米袋轻轻晃着:“俺们流民能有今天,都是托新政的福,托摄政王的福啊!” 论布也跟着走到门口,把怀里的青稞穗高高举起,宫外的吐蕃百姓看到,立刻欢呼起来 —— 他们中有不少是论布的族人,如今在长安做买卖、种庄稼,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

太后这时起身,手里拿着一卷《民生册》,是赵江月巡境时记录的百姓故事:“老身今日才知,所谓‘江山社稷’,从来不是宫墙里的权力,是宫外百姓的笑脸。老身愿将宫中结余的银两,捐给蒙学和医棚,帮着孩子们读书,帮着百姓看病 —— 往后,皇室与百姓,共守这天下。”

少帝也跟着点头,走到赵正身边:“父皇,朕虽年幼,却也懂了‘民为贵’的道理。往后朕会跟着江月兄学理政,跟着周儒先生学民生,等朕成年,定要做个护百姓的好皇帝,不辜负今日殿内诸位的心意,不辜负宫外百姓的期盼。”

赵正看着少帝认真的模样,又看了看身边捧着 保民金印 的赵江月,眼底满是欣慰。他伸手拿起案上张阿婆带来的粟米,又拿起王老铁的双用犁模型,将两者并放在一起:“你们看,这粟米是百姓的命,这犁是百姓的力,新政就是要让‘命’有保障,让‘力’有用处。今日之后,全国各州要按灵州、陇西、江南、敦煌的法子,推新政、护民生,让天下百姓都能像长安的百姓一样,有饭吃、有活干、有盼头。”

苏琬琬这时上前,递上一份《新政续推策》:“摄政王,臣已按今日的商议,拟定了新政续推的法子 —— 蒙学增‘织艺课’‘医术课’,匠坊扩产水田犁、播种机,商路加设‘互市坊’,医棚培训更多本地医者。臣恳请摄政王准奏,让这些法子尽快落地。”

赵正接过策论,翻开看了两页,便递给赵江月:“江月,这续推策就由你主理,苏琬琬、慕容芷、柳萱等人协助 —— 你们都是从民生里走出来的,懂百姓要啥,定能把事办好。”

赵江月接过策论,指尖划过 “互市坊”“织艺课” 的字样,忽然想起巡境时看到的场景:灵州粥铺的炊烟、陇西灌渠的流水、江南水田的新犁、敦煌商路的驼铃。他躬身道:“臣定不辱命!往后每推一项新政,必先问百姓意见;每落地一件实事,必查百姓收成 —— 绝不让新政成‘纸面文章’,绝不让百姓空盼一场。”

殿内的气氛越来越暖,论布把青稞穗分给殿内众人,每人手里都攥着一粒饱满的青稞;阿古拉展开羊毛毯,铺在殿中央的地面上,中原福字与回纥卷草纹在阳光下格外鲜亮;王老铁则把双用犁模型放在屏风旁,与屏风上的匠坊画面相映成趣。

当夕阳透过太极殿的窗棂,洒在保民金印上时,赵正宣布:“新政,至此圆满!往后岁月,当以护天下安稳,传民生之福为念!”

殿内众人齐声应和:“护天下安稳,传民生之福!” 声音透过殿门,与宫外百姓的呼喊合在一起,在长安的暮色里久久回荡。

张阿婆走出太极殿时,手里还攥着那袋粟米,她要把这米带回灵州,熬成青稞粟米粥,告诉粥铺的伙计们 “宫里的摄政王和陛下,都尝过咱们流民的安稳饭”;论布则要快马赶回吐蕃部落,把殿内的事告诉族人们 “朝廷要推更多好政策,咱们的日子会更红火”;王老铁则要去匠坊,把双用犁模型摆在最显眼的地方,告诉工匠们 “摄政王说了,咱们的犁,能护天下百姓的粮”。

赵江月站在殿门口,捧着 “保民金印”,望着渐渐散去的人群 —— 张阿婆的布衫、论布的吐蕃袍、王老铁的匠坊褂,在暮色里汇成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暮色渐浓,长安的灯火次第亮起。太极殿的十二面屏风,在灯火里映出清晰的画面;殿外的朱雀大街,百姓们还在谈论新政的好处;城郊的蒙学里,孩子们在灯下写着 “民为贵” 的字样;匠坊的铁砧上,还响着打犁的声音。

(第二百八十章 完)

——第五卷终——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大明匹夫獒唐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三国之特工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混在大唐做驸马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我来自大明辽东丝路大亨宋士大纨绔梦境归来做才子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大殷小地主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汉末少帝悍卒之异域孤狼回到大宋做山匪干宋穿越三国做将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唐时月穿越大乾当王爷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敕封一品公侯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考古学家在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