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尘汉月》终章?第四章 星尘赴巷
铜驼巷的风还带着风铃的余韵,陈阿爷拉着小星竹的手往竹匠铺走时,青石板路上的光影正慢慢移动,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道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的线。小星竹怀里的老笔记隔着木盒,还能感受到淡淡的暖意,像是托合提的手掌,正轻轻贴着她的胸口,传递着跨越时空的温度。
刚走到竹匠铺门口,小星竹突然停下脚步,抱着老笔记往后退了半步,眼神里带着一丝紧张:“陈阿爷,爷爷说这笔记里藏着铜驼巷的根,我怕…… 我怕我拿不好。” 她的手指紧紧抠着木盒的边缘,指节有些发白 —— 出发来地球前,阿依娜特意把木盒擦了三遍,还在里面垫了星尘树的叶子,说要让老笔记带着星尘谷的气息,回到它该去的地方。
陈阿爷看着她紧张的样子,想起了托合提十岁那年,第一次捧着自己编的竹篮时的模样 —— 也是这样,手指紧紧抓着篮沿,生怕摔了。他轻轻拍了拍小星竹的肩膀,声音放得很柔:“不怕,这笔记啊,认的不是手,是心。你心里装着托合提,装着铜驼巷,它就不会跟你生分。”
小星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双手捧着木盒递到陈阿爷面前。木盒的表面是用老桦木做的,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星尘纹,每个纹路的交叉点都嵌着一点点星尘粉,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银光。陈阿爷伸出双手,指尖刚碰到木盒,就感觉到一阵熟悉的暖意 —— 那是托合提编竹器时,手掌常年带着的温度,混着竹屑的清香与星尘的气息,一下子就把他拉回了四十多年前的竹匠铺。
他慢慢打开木盒,里面铺着一层星尘树的叶子,叶子还是浅绿色的,像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老笔记躺在叶子中间,封面是用铜驼巷特有的竹纸做的,边缘已经有些磨损,上面用星尘粉画的星尘纹,却依旧鲜亮,和托合提当年离开时画的一模一样。
“这笔记…… 托合提带它走了四十多年啊。” 陈阿爷的手指轻轻拂过封面,像是在抚摸一件稀世珍宝。他想起托合提当年离开时,把笔记塞进背包的样子,还特意用竹编布包了三层,说要让笔记跟着他,看遍星尘星的每一寸土地。
小星竹凑在旁边,指着封面右下角的一个小印记说:“陈阿爷,你看这个!爷爷说这是你当年给笔记盖的章,是铜驼巷的竹编纹!” 陈阿爷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星尘纹的旁边,有一个淡淡的红色印记,是自己当年用竹根刻的章 —— 表面上是 “铜驼巷竹记” 五个字,下面刻着一只小小的竹蜻蜓。当年托合提第一次学编竹蜻蜓,编坏了十多个,自己就把这个章盖在他的笔记上,说 “以后你编的竹器,都带着铜驼巷的印”。
陈阿爷的眼眶又热了,他小心翼翼地把老笔记从木盒里拿出来,刚翻开第一页,就有一张泛黄的照片从里面掉了出来,飘落在竹编案上。照片的边缘已经卷了边,上面有一道浅浅的折痕,是托合提常年把它夹在笔记里形成的。
小星竹弯腰把照片捡起来,递到陈阿爷面前:“这是爷爷和你,还有星尘谷的老族长一起拍的吧?爷爷说这张照片是他最宝贝的东西。” 陈阿爷接过照片,手指轻轻拂过上面的折痕,照片里的场景一下子就清晰起来 —— 那是 1985 年的夏天,托合提刚从星尘星回来探亲,带着星尘老族长一起逛铜驼巷。照片里,自己站在竹匠铺门口,手里拿着一把刚编好的竹扇;托合提站在中间,穿着星尘星的服饰,手里举着一只竹蜻蜓;老族长站在另一边,手里拿着一个竹编的小筐,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巷口的木牌在照片的背景里,阳光刚好落在 “铜驼巷” 三个字上,亮得晃眼。
“那天啊,老族长第一次吃铜驼巷的糖葫芦,酸得直咧嘴,还说要把糖葫芦的样子编进星尘纹里。” 陈阿爷的声音带着笑意,手指在照片上的老族长脸上轻轻点了点,“托合提还笑他,说他编的糖葫芦肯定像星尘果,结果后来,老族长还真编了个竹编糖葫芦,寄给我了,现在还在铺里的柜子上放着呢。”
小星竹听得眼睛发亮,拉着陈阿爷的手说:“阿爷,你快给我讲讲那天的事!爷爷总说铜驼巷的糖葫芦最好吃,我还没吃过呢!” 陈阿爷笑着点点头,把照片放在竹编案上,翻开老笔记,开始给小星竹讲照片背后的故事 —— 讲托合提怎么带着老族长逛集市,怎么跟巷口的早点铺老板讨价还价,怎么在古井边教老族长编竹蜻蜓。
老笔记的第一页,写着托合提当年的日记:“1985 年 7 月 15 日,带着老族长回铜驼巷,阿爷的竹匠铺还是老样子,巷口的豆浆还是原来的味道。老族长说,铜驼巷的风是暖的,比星尘谷的风软,要把这里的风带回星尘谷,让族人都闻闻。” 字迹旁边,还画着一个小小的糖葫芦,上面扎着竹编的签子,旁边写着 “老族长的最爱”。
小星竹凑在旁边,指着日记里的糖葫芦,小声说:“爷爷后来真的在星尘谷种了糖葫芦的种子,可惜没长出来。他说等我到了铜驼巷,一定要让我尝尝真正的糖葫芦。” 陈阿爷听了,心里一暖,他合上笔记,对小星竹说:“走,阿爷带你去巷口买糖葫芦,让你尝尝托合提小时候爱吃的味道。”
两人刚走到铺门口,就看见巷口的糖葫芦摊已经支起来了,老板是当年早点铺老板的儿子,看见陈阿爷,笑着打招呼:“陈阿爷,今天怎么这么早出来?还带了个小姑娘?” 陈阿爷指了指小星竹,笑着说:“这是托合提的孙女,从星尘星来的,要尝尝咱们铜驼巷的糖葫芦。”
老板一听是托合提的孙女,赶紧拿起一串最大的糖葫芦递过来:“那可得尝尝!这糖葫芦的做法,还是托合提小时候跟我爹学的呢,他总说糖要裹得厚点,才甜。” 小星竹接过糖葫芦,咬了一口,糖衣在嘴里化开,甜得她眯起了眼睛,像极了照片里老族长第一次吃糖葫芦的样子。
陈阿爷看着她的样子,又看了看手里的老笔记,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地方,一下子被填满了。托合提虽然走了,但他的笔迹回来了,他的孙女来了,他留在铜驼巷的记忆,留在星尘谷的故事,都还在 —— 都在这串糖葫芦里,在这本老笔记里,在小星竹的笑容里。
风又吹来了,巷口的风铃又响了起来,小星竹手里的糖葫芦,老笔记封面的星尘纹,还有陈阿爷脸上的笑容,在阳光下凑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陈阿爷知道,托合提没有离开,他只是把自己的故事,装进了老笔记里,装进了小星竹的心里,装进了铜驼巷的每一缕风里,等着有一天,能让更多人知道,在遥远的星尘星,有一个叫托合提的竹编匠,把铜驼巷的竹香,带到了星海的尽头。
小星竹吃完糖葫芦,拉着陈阿爷的手往回走,手里还拿着剩下的竹签,说要把竹签带回星尘谷,编一个小小的糖葫芦挂在老笔记上。陈阿爷点点头,把老笔记抱在怀里,像是抱着托合提的一生,抱着铜驼巷与星尘谷的约定。青石板路上,两人的影子又重叠在了一起,这次,影子里多了老笔记的轮廓,多了糖葫芦的甜香,多了跨越星海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