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何秋随驾至长城,心中颇觉新奇。前世所见乃是修缮完整的明长城,而当下北平一带尚未兴建长城防线——毕竟当前军事压力主要来自西北,北平周边长城实为嘉靖朝所筑。

眼前的长城遗迹,全无后世巍峨连绵之姿,亦无配套军防设施。或许这一世的大明,永远无需在此修筑长城。

洪武年间虽曾拨银修缮前朝遗留的烽燧与城墙,但终究未受重视。随着明军兵锋远拓,罕有游牧部族能逼近长城,那些夯土城墙便日渐倾颓。

加之长城沿线地处贫瘠山区,土地产出微薄,原驻军户本就不愿久留。军制改革后,大量卫所改制为州县,军户纷纷离去。

况且北平工业兴起,各处工地人手紧缺,做工一年所得远胜农耕。孰优孰劣,众人心中自有衡量。

第307章 山中老卒

更有大宁地区大力开发,平畴沃野任人垦殖,愿往者皆可得田亩。无论如何都比困守山强,故不少人出关外谋求生计。

他人或可忽视这些迹象,朱元璋却必须警惕。在他心中,北方胡族南侵之患始终悬而未决。

他这一代虽将敌人制服,后世又如何?且看西北哈密卫,陕西奏报显示其正蠢蠢欲动,意欲联结草原部族反叛大明。

若他撒手而去,朱棣或可镇住局面。但草原征战之艰,朱元璋比谁都清楚——徐达此生唯一次败绩,便是在征讨北元时遭遇。

若任由长城防线彻底荒废,一旦胡骑南下,后世君主能否守住燕云?能否将敌人逐出长城?皆是未定之数。

这次朱元璋亲自领着朱高炽、蓝玉与何秋,在数百名护卫的随行下,沿着长城一路翻山越岭,巡视了十几座坞堡。

如今这些地方早已人去堡空,成了小动物栖息的乐园。

何秋也不禁感叹,大自然对人类痕迹的掩盖如此之快,改制才没多久,就已变成这般模样。

更令何秋感到几分异样的是,如今的大明,恐怕不会再大规模修葺或增筑长城了——那后世闻名的明长城,或许将在他这一代逐渐消失。

前次何秋去遵化时,曾与当地铁匠交流,得知他们已研制出类似后世击发枪的武器,更配出了定装 ** 等一系列新造之物。

在这个时代,拥有这些利器的大明,几乎已无敌手。

有句话说得不错:自从枪械成型,草原上的民族就愈发能歌善舞起来。

何秋相信,往后漠南漠北的蒙古与瓦剌人,也将逐渐变得热情歌舞、不再为战。

尽管当下军中仍有一批人向朱元璋进言,力主修长城、提醒居安思危,朱元璋内心也认同此理,

但朱棣却提出反对——他拿出遵化所制的 ** ,向朱元璋证明,今后蛮族的铁骑冲锋,将不再是威胁。

何况 ** 兵训练简易,以大明庞大的人口,轻易就能动员百万专职 ** 兵。

遵化的 ** 产能虽暂时不足,但未来必能跟上;为百万大军列装 ** ,并非痴人说梦。

朱棣还向朱元璋指出,修缮长城所费不赀,若将这笔钱年年投入边关,恐怕足以用水泥铺通整个大明。

朱元璋思量再三,终究搁置了修长城之议。毕竟军中还有诸多要务,改制军制远非易事。

军中势力盘根错节,纵使朱元璋身为开国之君、威望极高,推行改革仍十分艰难。

望着眼前渐已倾颓的边墙,朱元璋一时间心绪纷乱。

他深知自己从一介乞儿跃居九五,虽离不开自身奋斗,却也似有天命相助。

此生他驱逐北元、废丞相、肃清奸恶,一度以为无所不能!

然而年老后,随着朱标离世,朱元璋才明白那不过是错觉——他也只是大明江山的一名过客。

对于朱允炆,他能有什么良策?对晋王暗害太子一事,他又能如何作为?面对百官渐渐收回权柄,他又能怎样阻止?

老了终究是老了,终有一日,他会如眼前这段长城一般,永远留在洪武年间,凝固于历史之中,任后人评说。

到那时,就算有人污蔑他,他又能如何辩驳?

朱元璋沉默前行,随行几人更不敢作声。

忽然,他望见远处一缕炊烟,一时兴起,指着那方向说道:

“走,我们过去瞧瞧!”

绕过几座山丘,才看出这儿原是一处哨所,昔日的烽火台,说不定当年还有几十人日夜驻守。

如今却成了一处寻常民居,炊烟袅袅,篱笆围成的院子里散养着几只鸡。听到大队人马靠近的动静,鸡群慌张扑腾,争相往树上躲。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手持一杆旧火铳,从屋里走出,警惕地张望。

朱元璋示意何秋上前解释。

何秋走到院门口,对老人说道:“我们是凉国公的家将,奉命前来巡视长城。”

老人左右打量,嘿嘿一笑,走下来说:“我看你们不像凉国公的家将,他手下的人可没这么客气。”

跟在朱元璋身边的蓝玉气得牙痒,却也无话可说。他自知理亏,以往麾下家将确实跋扈,老卒印象不好也情有可原。

朱元璋似笑非笑地瞥了蓝玉一眼,这事他心知肚明。蓝玉连皇子都敢带人袭击,手下家将又能好到哪去?

何秋不慌不忙,躬身行礼道:“老人家好眼力,我们确实不是凉国公的家将,而是郑国公旧部。只是我家主人离军已久,此次奉陛下之命巡视长城,担心边军轻慢,才借用了凉国公的名号,请勿见怪。”

老人闻言一惊,赶忙躬身还礼,口称将军。

何秋细问之下,才知这位老伯当年竟是郑国公常遇春的部下,因伤转为军户,退守边关。

朱元璋走上前,带着几分感怀与老卒聊起常遇春的往事,老卒这才渐渐放下戒心。

直到这时,何秋才注意到,刚才说了半天,老卒的手一直没离开过火铳。

何秋不由得汗颜,自己到底不如朱元璋。

就在他暗自警醒时,朱元璋已与老卒攀谈起来。原来这老卒阅历颇丰,年轻时曾是陈友谅的兵,后来随败将投奔明军,几经辗转到了常遇春麾下,也曾风光一时。

但他脾气不好,与上司处不来,功劳被有意压制,加之本是降兵,身上带着一层洗不掉的污点,难以晋升。几十年军旅生涯,到头来仍是一名普通老兵,连百户都没当上。

朱元璋推行军制改革后,他领了十两银子,本可安然还乡——不少同袍正是这样做的。

可老卒的家乡几十年未归,亲人无一在世,回去又能做什么?

若安置在北平,他又不情愿。北平花费太高,他这把年纪,十几两银子在那里掀不起半点水花。

他曾用这笔钱娶了个媳妇,留在北平附近的村子。可婚后那妇人嫌他年老,卷了钱财跑掉。

起初老卒还觉得遗憾,后来才琢磨出味儿来:那婆娘,恐怕根本就是个骗婚的。

可是人早就跑得无影无踪,老卒就算想追责也无处可寻。

无奈之下,他只能重新回到山中的哨所。这地方他再熟悉不过,已经住了十几年。

自他驻守在此,蒙古人从未侵扰过。此处说到底不过是个烽火台,就算敌军真要南下,也不会选择山路。

何况山中还有当年驻军时开垦的几亩薄田,靠着这些也不至于饿死。他虽然腿脚不便,但箭术从未生疏,偶尔还能猎些野味改善伙食,皮毛也能带下山换点银钱。

朱元璋听得直皱眉头,这与他预想的情形完全不同。

“你也是为国效力的壮士,怎能沦落到这般境地?”

他原先与朱棣商议过改革卫所制度,以募兵取代世兵,选拔军中尚有战力者。其余年迈或伤残者准予退役,可在大宁分得田地安家。

大宁当地蒙古人仍占多数,不利于大明统治,因此只要士兵愿意,朝廷都会将其安置于此。虽然需要重新垦荒,但终究是个保障。

另有银两补偿之选,朱元璋亦从财政中艰难挤出一笔款项,作为遣散费用。这老卒选了银两,却被妻子卷款潜逃,朱元璋直觉此事必有蹊跷。

说不定是有人专门针对这些退伍老兵行事,否则怎会如此巧合?

更让朱元璋在意的是,这名老卒已不在大明户籍统计之中,按当下说法就是成了“流民”。经历过元末社会动荡的朱元璋深知,流民一多将引发何等后果。

况且这老者并非普通流民,他曾是军中好手,精通弓箭,持有火铳。若此类人增多,地方上恐怕就要盗匪蜂起了。

想到大明乡间可能散布着许多类似境遇的老兵,手握兵器,曾上过战场,如今却穷困潦倒,朱元璋的心顿时揪紧。

他非常担心这些老卒在乡间生事,若处置不当,很可能落草为寇,聚众山林,为害地方。

没想到听完朱元璋这番话,老卒却正色道:“将军此言差矣!朝廷并未亏待于我,银两如数发放,是小老自己遇人不淑,将钱财糟蹋光了。”

朱元璋大感意外,反问道:“若非朝廷改革军制,你尚可在卫所安稳度日,何至于独居深山?这岂非朝廷之过?”

这老者胆识过人,不愧是当年跟随过常遇春的老兵,面对数百士卒浑然不惧,直言道:“将军恐怕离行伍日久。军户有何好处?就连小老这等无后之人也明白,军户子弟几乎不能科举,只能世代当兵,这能算是好事吗?”

“军户在卫所的日子哪里是人过的?依我看,还是陛下圣明,体恤咱们军户的苦处,将咱们解救了出来,不愧是开国定鼎的雄主!”

朱元璋听到老卒称赞自己,心里虽有些欢喜,却更想知道军户生活究竟有多艰难。

何秋同样如此。他虽知大明军户历来疲弱,逃亡不断,朝廷每年还得耗费大量银钱维持军制,不敢轻易更动,以致财政日益艰难,但对军户真实的生活状况,却并不真正了解。他不过是站在历史之外,知道这个结局而已。

朱元璋也只是偶尔从锦衣卫的密报或大臣的奏章中得知,军户的日子或许不如他当初设想的那般好,更深层的情况,却如同雾里观花,难以看清。

蓝玉也是如此。他们站得太高了,看不见底层军户的真实生活,说不定连蓝玉本人在无意中也曾克扣过军饷。

至少,他们都不如眼前这位老卒体会得真切。

老卒絮絮叨叨地向朱元璋讲起了当年在卫所的旧事。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大明匹夫獒唐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三国之特工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混在大唐做驸马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我来自大明辽东丝路大亨宋士大纨绔梦境归来做才子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大殷小地主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汉末少帝悍卒之异域孤狼回到大宋做山匪干宋穿越三国做将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唐时月穿越大乾当王爷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谋断天下开局王府世子,最终摆烂失败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穿越古史之龙行天下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孤乡1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边军:从女囚营开始宿主的梦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大明:东宫对砍,谁赢谁是太孙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在汉武帝手下当官,我只想摆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