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农历六月二十三,正是暑气最盛的时节。天刚蒙蒙亮,西里村便已笼罩在一片溽热而粘稠的空气里。知了在村头老槐树上扯开了嗓子,不知疲倦地聒噪着,声音穿透薄薄的晨雾,宣告着一个不同寻常的周日。太阳还未完全爬上东边的地平线,但那份灼人的热力已隐约可感。

吴家小院里,比往常提早了许多便有了响动。李秀云在灶间忙得团团转,锅碗瓢盆碰撞出清脆的声响,混合着灶膛里柴火噼啪的燃烧声。大铁锅里翻滚着雪白的面条,水汽氤氲,弥漫着麦子的清香。旁边的小锅里,炖着一大早去豆腐坊老杜那儿买来的嫩豆腐,配着几片翠绿的青菜叶子,汤色清亮。案板上,整齐地码放着昨天特意去镇上割的一小条五花肉,肥瘦相间,红白分明,是待会儿要炒的主菜。还有一小盆黄澄澄的炒鸡蛋,油汪汪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这已是吴家能拿出的、极为体面的待客饭食了。

“普同,小梅,家宝!快起来!洗脸吃饭!”李秀云一边麻利地把捞出的面条过凉水,一边朝里屋喊,声音里带着一种罕见的、压不住的轻快,“今儿个都利索点!去姥姥家给姥姥过七十大寿!”

吴普同揉着眼睛从炕上爬起来,弟弟吴家宝还在嘟囔着赖床,被姐姐吴小梅毫不客气地推搡着。吴建军也早早收拾停当,换上了一件洗得发白但还算干净的旧汗衫,蹲在院子里,仔细地检查着排车的车胎和绳索。今天,这辆承载了无数车沉重泥土的排车,将要装载着一家五口和他们精心准备的寿礼,驶向三里地外的小李庄。

饭桌旁,气氛也比往常热烈。李秀云把最大块的肉片拨到了丈夫和孩子们的碗里,自己只夹了些豆腐青菜。“都多吃点,垫垫肚子,晌午在姥姥家吃席,但也得走一路呢。”她说着,目光扫过桌上的饭菜,又看看穿戴整齐的孩子们,最后落在丈夫吴建军沉静的脸上,嘴角不自觉地向上弯了弯。往年回娘家,尤其是前些年背着一万多元债务的时候,那份沉重和压抑,像石头一样压在心头,让她在娘家人面前总有些抬不起头。如今,债还清了,日子虽然依旧紧巴,但就像这刚透亮的清晨,总归是看见了光亮,一天天在变好。这份松快,让她连呼吸都畅快了不少。

吃过早饭,一家人便出发了。吴建军拉着排车,李秀云和吴小梅坐在车斗里铺着的旧麻袋上,吴普同和吴家宝则跟在车旁走着。排车吱吱呀呀地碾过村中的土路,清晨的暑气开始蒸腾起来。吴普同怀里抱着一个用旧布仔细包好的包袱,里面是李秀云熬了几个晚上,一针一线给母亲做好的两双新布鞋。吴家宝则小心翼翼地拎着一个小竹篮,里面装着十几个还带着露水的新鲜鸡蛋,是自家鸡下的,攒了好些日子。

“哥,你说姥姥看见新鞋会高兴不?”吴小梅坐在车上,晃悠着腿问。

“当然高兴!妈做的鞋穿着最舒服了!”吴普同肯定地说。他想起母亲在昏黄油灯下纳鞋底的身影,手指被顶针勒出的红痕。

“那……有糖吃吗?”吴家宝的关注点永远直接。

“有!肯定有!”李秀云笑着摸了摸小儿子的头,“大姨、二姨、舅舅他们都来,还能少了你小馋猫的糖?”

一路说着,小李庄很快就到了。远远就看见姥姥家那熟悉的土坯小院,院门口那棵老枣树投下浓密的绿荫。还没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人声鼎沸,笑语喧哗,比过年还热闹几分。

“秀云!建军!可算来了!”第一个迎出来的是舅舅李建国。他依旧是那副典型的庄稼汉模样,身材高大魁梧,脸庞晒得黝黑发亮,像一块饱经风霜的岩石。一见妹妹一家,立刻咧开嘴笑起来,露出一口格外显眼的白牙,声音洪亮得震人耳朵。

“舅舅!”孩子们齐声喊着。

“哎!快进来快进来!都等着你们呢!”舅舅的大手热情地拍在吴建军的肩膀上,又挨个揉了揉几个外甥外甥女的脑袋,力道不轻。

院子里已经坐满了人。姥姥,穿着件半新的藏蓝色斜襟褂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在脑后挽了个小小的髻,插着一根磨得光滑的银簪子,正被大姨李秀英、二姨李秀芬围着说话。姥姥脸上笑开了花,每一条皱纹里都洋溢着满足和欢喜。大姨李秀英嫁得远些,风尘仆仆的样子,但精神头十足,嗓门比舅舅小不了多少。二姨李秀芬穿着更整齐些,旁边坐着二姨夫赵志刚。赵志刚在镇上粮站工作,算是半个“公家人”,穿着干净的白色短袖衬衫,灰色裤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正和几个年长的亲戚聊着什么,显得斯文稳重。他带来了两包用红纸包着的槽子糕(一种鸡蛋糕)和两罐麦乳精,还有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用红绸子扎着,作为寿礼,格外显眼,引得邻居孩子们都围着看稀罕。

表哥表姐们更是热闹。大表哥李强,已经是个半大小子,个头快赶上舅舅了,正带着二表哥李壮、大姨家的表弟石头,还有村里几个半大小子,在院子角落里不知鼓捣什么,不时爆发出一阵哄笑。大姨家的表姐大丫,则和二姨家稍小点的表妹,拉着吴小梅,几个小姑娘凑在一起,叽叽咕咕说着悄悄话,不时偷眼看看热闹的大人们。

“姥姥!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吴普同带着弟弟妹妹,走到姥姥跟前,恭恭敬敬地作揖问好,把怀里的包袱和小竹篮递过去。

“好孩子!好孩子!快起来!”姥姥笑得合不拢嘴,赶紧把孩子们拉起来,粗糙温暖的手挨个抚过他们的脸颊,“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快让姥姥看看,都长高了!”她打开包袱,看到那两双针脚细密、纳得结结实实的千层底新布鞋,眼圈微微有些发红,“秀云,你这手巧的……妈穿着肯定舒服!”她又拿起竹篮里的鸡蛋,连声说,“好,好,自家的鸡蛋香!”

李秀云被母亲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忙说:“妈,您喜欢就好。快试试鞋合脚不?”

大姨李秀英凑过来,拿起一只鞋,啧啧称赞:“秀云这手艺是越来越好了!瞧瞧这底纳的,多厚实!妈,您穿上试试!”二姨李秀芬也笑着点头:“就是,咱姐几个里,就数秀云手最巧。”

这时,二姨夫赵志刚也走了过来,笑着对李秀云说:“秀云有心了。妈穿上新鞋,走路更稳当。”他又转向吴建军,递了根烟,“建军,听说你家要盖新房了?宅基地批下来了?在村西北角?”

吴建军接过烟,点点头,简短地回答:“嗯,批了。正拉土垫地基呢。”

“好事啊!盖房子是大事!”赵志刚划着火柴,给吴建军点上烟,“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说。粮站那边,有时也能弄点计划外的平价材料票,到时候我帮你留意着。”

“那敢情好,先谢谢二姐夫了。”吴建军吸了口烟,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带着点期盼的笑容。

女人们很快就扎堆聊起了家常。灶房里热气腾腾,大姨、二姨带来的媳妇们和本家的几个婶子正忙着张罗晌午的寿面。院子里,男人们则围坐在一起,抽着烟,喝着大叶子茶,话题从地里的庄稼长势、今年的雨水,慢慢扯到了更远的地方。

舅舅李建国嗓门最大:“……今年雨水还算匀称,麦收时没赶上连阴天,收成看着还行。就是这化肥,越来越贵了!碳酸氢铵都涨了价,尿素更是不敢想!前两年哪用买这么多化肥?地力都靠粪肥养着……”

二姨夫赵志刚点点头,接话道:“可不是嘛。粮站收购价倒是也提了点,但算上化肥、农药、浇水的钱,落到手里的,也就那么回事。现在镇上的厂子招工,好多年轻人都想往城里奔,不愿意下地了。这不,我们粮站前阵子招临时工扛麻包,一天给一块二,都抢破头!”

“一块二?”大姨夫在一旁咂舌,“那一个月下来也三十多块了!顶得上咱地里刨食小半年!”

“那也得有门路啊!”一个本家的叔伯叹口气,“咱这老农民,除了在地里刨食,还能干啥?建军在窑厂,不也是力气活?”

吴建军闷头抽烟,没接话。窑厂的活计辛苦,工钱也有限,但胜在稳定,是他支撑这个家的重要来源。

“要说变化,”二姨夫赵志刚推了推眼镜,他消息向来灵通,“村里变化也不小。去年通了电,今年我看村东头张有福家,又添了台大彩电!那家伙,晚上一开,半个村子都能听见动静,一群人围着看,跟看电影似的!听说花了小两千呢!”他说着,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吴建军和李秀云。

提到电视,李秀云腰杆不自觉地挺直了些,脸上带着点矜持的笑意,接话道:“我们家年前也添了台黑白的,小是小点,但孩子们爱看,晚上也能解解闷。”她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扬眉吐气的轻松。往年回娘家,听到别人家添置了什么,她只能沉默地听着,心里像压了块石头。现在,她终于也能坦然地说一句“我们家也有了”。

“哟!秀云家也买电视啦?”大姨李秀英惊喜地叫起来,“还是你们脑子活!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啥牌子的?图像清楚不?”

“牡丹牌的,14寸。”李秀云笑着回答,“清楚,孩子们可爱看那个《西游记》了。”

“真好!真好!”大姨连连点头,“等秋后闲了,我得去你家瞧瞧稀罕!” 周围几个亲戚婶子也投来羡慕的目光,七嘴八舌地夸赞起来。

“秀云能干,建军也踏实肯干,这日子就该越过越好!”

“是啊,孩子们也大了,能帮衬了,普同学习还好!”

“苦日子熬出头了!”

这些朴实的夸赞,像一股股暖流,熨帖着李秀云的心。她脸上笑着,嘴里谦逊地应着“都是瞎忙活”,心里却像喝了蜜一样甜。这份被认可、被羡慕的感觉,她已经太久没有体会到了。

灶房里飘出更浓郁的香气。大铁锅里煮着长长的寿面,白气蒸腾。另一口锅里炖着肉,浓郁的肉香霸道地盖过了所有味道,引得孩子们像小馋猫似的,不停地往灶房门口张望。舅舅李建国不知从哪里搬出一个大西瓜,用刚从井里打上来的冰凉的井水镇着,翠绿的瓜皮上沁着晶莹的水珠。

“开饭喽!”随着一声吆喝,寿宴开始了。

堂屋里,临时拼起的大桌上,摆得满满当当。最中间是一大盆油光锃亮的红烧肉,颤巍巍的,肥而不腻,浓油赤酱,散发着诱人的光芒。旁边是一大海碗色泽金黄的炒鸡蛋,蓬松香软。嫩豆腐青菜汤清爽解腻。几大盘自家菜园里摘的时令蔬菜:翠绿的黄瓜拌着蒜泥香油,红白相间的凉拌萝卜丝,还有一大盆蒸得软糯的茄子拌着酱。主食是两大盆刚出锅的寿面,根根分明,热气腾腾。舅舅带来的西瓜也被切开,红瓤黑籽,汁水丰盈,在炎炎夏日里散发着清凉的甜意。

姥姥被让到了正中的主位,戴上了一顶用红纸叠成的简易寿星帽,虽然简陋,却充满了心意。大姨、二姨、舅舅、李秀云带着各自的家人,满满当当地围坐在一起。

“妈!祝您老人家福寿安康,长命百岁!”舅舅李建国首先端起一碗面,声音洪亮地祝寿。

“祝姥姥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孩子们也齐声喊着。

“好好好!都吃!都吃!”姥姥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她拿起筷子,“快动筷子!面坨了就不好吃了!”

筷子立刻如雨点般落下。红烧肉最受欢迎,大块的肥肉入口即化,瘦肉酥烂入味,浓郁的酱香在口中爆开。炒鸡蛋嫩滑鲜香,拌着米饭或者就着面条吃,都是绝配。凉拌黄瓜清脆爽口,带着蒜香和醋香,正好解了肉食的油腻。男人们大口吃着肉面,女人们则忙着给老人和孩子夹菜。孩子们吃得满嘴油光,尤其是吴家宝,眼睛盯着肉碗,腮帮子塞得鼓鼓的,筷子就没停过。

“家宝,慢点吃,没人跟你抢!”李秀云笑着提醒小儿子,又夹了一大块肉放到姥姥碗里,“妈,您多吃点肉,炖得烂糊。”

“吃着呢吃着呢!你也吃!”姥姥看着满堂儿孙,听着满屋的欢声笑语,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她拿起李秀云做的新布鞋,在脚上比划着,一个劲儿地说:“合脚!真合脚!秀云这手艺,没得挑!” 这份来自女儿的孝心,让她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席间,话题更是天南海北。大姨说起她那个公社今年的新鲜事,谁家儿子考上了县里的高中,谁家闺女嫁了个工人。二姨夫赵志刚则讲了些镇上的见闻,粮站的趣事。舅舅李建国嗓门最大,说起地里的庄稼,今年的虫害,还有村里谁家又添了牲口。李秀云也难得地放松下来,跟着姐妹们说说笑笑,讲讲普同学习进步了,小梅懂事了,家宝淘气包,也说说盖新房垫地基的辛苦与期盼。说到吴建军在窑厂干活,她语气里带着心疼,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笃定。吴建军话不多,只是闷头吃面,偶尔被问到窑厂的事,才简短地应几句,但眉宇间那份长年累月的凝重,似乎也被这满屋的喜气冲淡了不少。

大表哥李强带着吴普同、石头、李壮几个半大小子,早就吃饱了,溜到院子里枣树荫下。李强神秘兮兮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副磨得油亮的扑克牌:“来,玩两把‘争上游’!”

“玩就玩!谁怕谁!”石头撸起袖子。

吴普同看着扑克牌,心里有点痒痒。自从上次镇上学校评比考试前,林老师严令禁止,他整个冬天都没摸过扑克了。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那本蓝色塑料皮的日记本硬硬的还在。

“普同,玩不玩?发牌了!”李强催促道。

吴普同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摇摇头:“不了,你们玩吧。我……我去看看姥姥。”他转身跑回堂屋,挤到姥姥身边坐下。堂屋里笑语喧哗,大人们还在热络地聊着,姥姥慈爱地拉着他的手,问他学习累不累。吴普同靠在姥姥温暖的身边,听着满屋子的热闹,心里觉得无比踏实。那些扑克牌的诱惑,似乎被这浓浓的亲情和眼前姥姥满足的笑脸冲淡了。他拿出日记本和铅笔,在喧闹的间隙,就着堂屋门口透进来的光线,在日记本空白的扉页上,悄悄地写下几个字:“姥姥生日,开心。大家都来了。妈笑了很多次。” 他想了想,又加了一句:“爸好像也笑了一下。” 这难得的笑容,值得记录。

日头渐渐偏西,暑热稍退。院墙的影子拉得老长,覆盖了大半个院子。宴席接近尾声,但热络的气氛丝毫未减。女人们开始收拾碗筷,男人们还在喝着茶闲聊。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闹,枣树上的知了依旧不知疲倦地叫着。

该回家了。告别的话说了又说,姥姥拉着女儿和外孙们的手,依依不舍,一遍遍嘱咐:“路上慢点,有空常回来看看!” 大姨、二姨、舅舅也送到村口,互相约着下次见面的日子。

回程的路上,夕阳把西边的天空染成了绚烂的金红色。吴建军依旧拉着排车,李秀云和孩子们坐在车上。满载着的不再是沉重的泥土,而是姥姥硬塞过来的、用油纸包好的几块槽子糕,还有一小袋自家晒的干豆角、茄子干,以及那份沉甸甸的亲情和满足。

车厢随着土路的颠簸轻轻摇晃。吴小梅和吴家宝靠着母亲,已经有些昏昏欲睡。吴普同坐在车尾,望着天边那轮缓缓下沉的红日,晚霞的光辉映照在母亲带着笑意的侧脸上。她正低声和父亲说着话,声音里透着前所未有的松快和满足。

“妈今儿是真高兴。”李秀云说,“看那新鞋,穿上就不舍得脱。”

“嗯。”吴建军应了一声,拉着车的脚步似乎也轻快了些。

“大姐二姐她们也都挺好。二姐夫还说帮咱留意盖房子的材料……”

“嗯,记着人家的好。”

“普同今天也乖,没跟表哥他们去玩牌……”

吴普同听着父母的对话,嘴角也弯了起来。他低头,借着夕阳的余晖,翻开日记本新的一页,郑重地写下日期,然后笔尖沙沙地移动:

“**农历六月二十二,星期日,晴,热。** 今天是姥姥七十岁生日。姥姥家去了好多人,大姨、二姨、舅舅一家都到了,还有表哥表姐们,院子里都坐满了,特别热闹。妈给姥姥做了两双新布鞋,姥姥很喜欢,一直笑。中午吃了肉,还有寿面,很香。舅舅还切了用井水冰镇的大西瓜,特别甜。大人们说了很多话,妈今天笑得好多,看起来特别高兴。爸好像也笑了。姥姥很开心。我也很开心。大家都很好。二姨夫说帮我们家留意盖房子的材料。回去的路上,晚霞很红,像姥姥今天脸上的笑容一样暖。”

他合上日记本,小心地放进口袋。排车吱吱呀呀地响着,载着一车疲惫而满足的归人,碾过夕阳铺就的乡间小路。车辙深深,延伸向炊烟升起的西里村。暮色四合,天边最后一丝霞光隐没,深蓝色的天幕上,几颗早出的星星悄然亮起,静谧而安详。李秀云靠在车栏上,看着熟睡的小女儿和小儿子,又望望身边沉默拉车的丈夫和懂事的大儿子,一天的喧嚣热闹沉淀下来,化作心底一片温热的安宁。日子,就像这吱呀前行的排车,虽然缓慢,虽然沉重,但终究是在往前走着,朝着光亮的地方。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重生归来后,大佬说他甘愿当替身亿万神豪靠缺德惊爆全球两张藏宝图穿书误入反派团我和反派师兄谈了成神风暴万域神芒天荒神域恋综后和死对头感情变质天行剑祖致我亲爱的探灵博主从为地虎侠正名开始陆总别求了,夫人已被宠上天名柯穿越:系统他们偏心安室透岁月如梦!我被逃婚的未婚夫带回家了大雍翻译官轻吻她替身死遁后,京圈大佬急疯了惊世女将:我的空间藏雄兵同时穿越:不吃牛肉养成系之小狼狗重生后,我把渣夫卖了一百万亲妈修仙回来后,受气包们杀疯了太子只准我生娃,压力有些大!八零嫁绝嗣首长多胎后,全员破防重生:蛇蝎毒后浮沉一世是清欢丹仙重生,夺舍娇俏女掌柜诱她失控,小商总化身男妖精武魂之翼死在韩娱UMA合集天地日月神域败家王爷,富婆王妃穿书成女配:只为泡男二重生之摄政王妃太嚣张这个白猫有点坏修仙到处薅羊毛这末世过得也太滋润了!四合院的普通人生重生后中奖8亿怎么花重生之娇软小王妃我堂堂炮灰小师妹,贱一点怎么了崩坏:守梦的无想者姐姐你马甲掉了风水特卫局玩恐怖游戏吗?包对象的那种天灾:沃利贝尔日落无涯【刑侦】就打个篮球,却成了天选之子鬼片世界:正派的我,越走越歪了
书河书屋搜藏榜:锦鲤弃妇:大吉大利,今日和离电霸厨娘小俏媳之带着全家致富穿越之农家老四失业后,我从位面交易开始致富绑定交换系统后,上交国家当首富阴阳秘术之鬼瞳重生后,将军嫂嫂想娶我你想抄家,问过我公主媳妇了吗?三国经销商迷局密说他爱上了土包子女生斗罗:开局教皇祭天穿越废物世子,开局申请发配边疆快穿:炮灰男配要翻身【娱乐圈】脸蛋天才是怎样炼成的末日穿六零的快乐生活戏仙记穿成反派儿子的亲女儿?开局融合巅峰雷阿伦,我单骑救主咸鱼被迫在修仙界搞内卷希腊神话:诸神宠儿四合院:万岁军退伍,掌权保卫处豪门弃妇被迫走红了全是孽缘男主绝嗣?她靠系统母凭子贵!那片天空那片云反派心尖黑月光假太监:皇后请排队,我是真忙不过来啊!年少情深:阎少的撩人甜妻不好追创世穷神揽青华鬼灭:我的哥哥是上弦和初始剑士是六眼,也是火红眼天剑之剑回到最初,我说我喜欢你小小夫君殇祭茅山道士传奇2在柯南世界里柯学开挂望川忘川她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我气运!纵横诸天:我能无限许愿!醉哑公子他偏要以下犯上死神之鬼差开局死亡缠绕,库里跟我学灌篮镜灵世界怀了死对头的崽后我跑路了绑定系统,农门长姐靠打人致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海贼王,从失去天龙人身份开始!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每日一诗惊悚副本:我的求生实录星火纪元:苍穹誓约文始证道录焚天琉璃:凤鸣九霄被弃神女:魔尊帝君皆我裙下臣崩铁:开局火遁展示纯度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开局融合深渊的我重建深渊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洪荒:我的姐姐是龟灵圣母典当主宰:我的铺子通诸天全球序列:我开局占了第七席港综:我的系统是上位红雾之下:我的知识就是真理洪荒:这个天帝不好惹舍我其谁之围棋少年李浩茅山续命人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醉酒后,我成了女总裁的契约老公都市至尊神豪:开局救校花就变强早死白月光穿死后五年,掀翻京城宝可梦小智夺冠文茜的次元行纪西游反派,我在取经路躺赢签到一坑二苟三货踏诸天前传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魂穿三岁奶包被太子宠成宝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万千世界:开局七个概念能力世界online:我,即为虫群综漫:为何这个世界如此抽象穿越诸天,创建系统世界重生后,我成校花修罗场了一指禅克夫命格的末日废土女锋情傲雪财神今天也在搞副业九天独尊叶天精灵:开局小火龙哮天犬今天也在拆天庭明日方舟:我是最会用铳的黎博利开局被废,我觉醒镇世神体开局被欺凌,觉醒氪命进化系统星痕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