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朝堂,在《氏族新志》引发的明争暗斗中度过了一段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日子。房玄龄与杜如晦顶着巨大的压力,在李渊毫不妥协的支持下,艰难却坚定地推动着新政的每一个环节。百骑司的“拜访”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几个跳得最凶的地方豪强暂时收敛了气焰,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
然而,就在这朝堂内外的注意力大多被新政牵扯之时,一份来自南方、沾染着风尘与隐隐血气的六百里加急军报,如同破开阴云的利箭,骤然射入了两仪殿,瞬间打破了原有的氛围!
这一日并非大朝,李渊正在偏殿与房、杜二人以及兵部尚书李靖,商议边军换防及军械革新之事。内侍监几乎是捧着那封插着三根红色翎毛的紧急军报,小跑着冲了进来,声音都带着一丝变调:“陛下!荆州急报!程咬金将军呈送!”
“程知节?”李渊目光一凝,立刻放下手中的边防图,“快呈上来!”
房玄龄、杜如晦、李靖三人也立刻停止了讨论,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那份军报上,神色都变得凝重起来。他们都知道程咬金此番南下所谓“演练”的真正目的。
李渊迅速拆开火漆,展开军报。信纸是粗糙的军中用纸,字迹遒劲有力,甚至带着几分杀伐之气,一如其主程咬金的风格:
“陛下圣鉴:臣咬金奉旨南下,已于五日前抵达荆州,依计对荆山区域实施秘密合围。百骑司弟兄与袁、李二位先生先行潜入侦查,确认那废弃义庄确为邪徒巢穴,其内藏匿被盗古器百余件,更有以邪法炼制的‘活尸’二十余具,由一自称‘幽冥上人’的妖道统领。”
看到“幽冥上人”四字,李渊眼中寒光一闪,果然与袁天罡判断的“幽冥道”相符!
军报继续写道:“臣本欲依陛下旨意,围而不攻,待其自乱。然前日夜,那妖道似察觉被困,竟驱使所有活尸,并以邪法催动山中阴煞之气,欲强行突围,其势凶猛,活尸不畏刀箭,力大无穷,更兼阴风阵阵,鬼哭狼嚎,我军外围防线一度动摇,数名士卒被阴气所侵,性命垂危!”
看到此处,房玄龄和杜如晦都不由捏了一把汗。李靖则眉头紧锁,显然在思考若是自己指挥,该如何应对这种非传统的敌人。
“危急关头,幸得袁天师与李道长及时出手!”程咬金的字迹在这里显得激动了几分,“袁天师以精血绘制‘纯阳破煞符’,暂时阻住阴风煞气;李道长则布下‘金光阵’,削弱活尸邪力,使其行动迟缓!臣趁此良机,亲率左武卫精锐,以浸染黑狗血、朱砂之破邪箭矢覆盖攒射,压制活尸群!同时,百骑司好手组成尖刀,直扑那妖道‘幽冥上人’!”
军报详细描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那幽冥上人邪法高强,挥手间黑气滚滚,能腐蚀兵刃,更能以音波扰人心神,百骑司精锐虽勇,却近身不得,反而多人受伤。
“正当僵持之际,那妖道竟欲以邪术引爆部分古器,似要同归于尽,或召唤更可怕之物!臣见此,已顾不得许多,怒吼一声‘吃你程爷爷一斧’,便欲扑上前与之肉搏!”
程咬金这充满个人风格的描述,让李渊嘴角都忍不住微微抽动了一下,能想象出当时那混世魔王般的架势。
“然,就在此时陛下天威降临!”程咬金的字迹在这里变得无比恭敬甚至带着狂热,“只见一道金色神雷,竟无视山岩阻隔,自九天而落,精准无比劈中那妖道天灵盖!其周身邪气瞬间溃散,惨叫都未及发出,便化作飞灰湮灭!其余活尸亦随之纷纷倒地,再不动弹!”
看到这里,李渊微微颔首。他当时远在长安,感应到荆州方向邪气暴涨,并有引动地脉阴煞、欲行极端之举的迹象,便再次隔空催动龙气,给予了致命一击。此举消耗不小,但效果显着。
“臣等乘胜追击,全歼残余邪徒,焚毁所有活尸,成功解救被掳掠关押的民夫三人。清点巢穴,共缴获各类古老邪器一百一十七件,均已贴上符箓封存。此战,我军阵亡十七人,伤四十三人,多为邪术所伤,袁、李二位先生正在全力救治。此皆臣指挥不力之过,请陛下责罚!”
军报最后,程咬金还是习惯性地请罪,但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对皇帝天神般手段的敬畏。
“好!好一个程知节!好一个幽冥上人伏诛!”李渊猛地一拍桌案,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畅快笑容!荆州之患,这颗突然冒出来的毒瘤,终被以雷霆之势剜去!这不仅铲除了一股邪恶势力,更重要的是,验证了他应对此类超常威胁的能力与决心!
他将军报递给房玄龄等人传阅。
房玄龄细细看完,长舒一口气,抚掌道:“陛下神威浩荡,程将军勇猛果决,袁李二位先生术法通玄,此战大捷,实乃社稷之福!荆州百姓可安矣!”他更庆幸的是,这场胜利无疑能极大震慑那些因新政而蠢蠢欲动的宵小,让他们明白皇帝的手段和决心,远超他们的想象。
杜如晦看得更加仔细,尤其关注那批被缴获的古器:“陛下,这一百一十七件古器,需尽快运回长安,由袁天师等人仔细研究。那妖道如此费尽心机收集,其背后定然还有更大图谋!”
李靖接过军报,作为军事大家,他更关注战斗过程本身,眉头微蹙:“陛下,此战虽胜,却亦暴露我军应对此类邪祟敌人时之不足。普通军士面对邪术、活尸,伤亡颇重。臣以为,当从此战中汲取经验,或可遴选军中胆大心细、阳气旺盛者,组建一支特殊营队,专修破邪之战法,配发特制器械,以备不时之需。”
李渊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赞赏地看向李靖:“药师所言,深合朕意!此事便交由你与袁天罡、李淳风商议操办,尽快拿出个章程来!朕的大唐铁骑,不仅要能横扫塞北漠西,也要能涤荡妖氛魔瘴!”
“臣遵旨!”李靖肃然领命。
很快,荆州大捷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朝堂。虽然官方邸报只含糊其辞地宣称“官军于荆山剿灭一伙装神弄鬼、掘坟盗墓的悍匪”,但细节早已通过各种渠道流传开来,尤其是陛下隔空引动神雷诛杀妖道的情节,被描绘得神乎其神,极大地增强了李渊本就深不可测的威严,也冲淡了因新政推行而带来的紧张气氛。
许多原本对新政阳奉阴违、心怀怨望的官员,此刻都暗自心惊,收敛了不少。皇帝连千里之外的妖道都能一念诛杀,对付他们这些凡夫俗子,岂不是更……
然而,就在这胜利的气氛中,袁天罡和李淳风联名从荆州发回的一封密奏,却被暗卫以最快速度秘密送入了两仪殿,直接呈到了李渊面前。
李渊屏退左右,打开密奏。前面的内容是对战斗过程的补充和一些技术细节,但最后一段,却让他的眉头再次紧紧锁起:
“……臣等仔细查验那‘幽冥上人’遗物及其巢穴,发现其虽精通幽冥道邪术,然其收集古器之种类、方式,乃至部分仪轨布置,与终南山清虚观所见之魔道,并非完全同源,似更为古老杂乱,且……其目的似乎并非滋养‘圣种’,而更倾向于……召唤或沟通某种……沉睡之古邪?其所收集古器,年代皆极为久远,多与楚地远古巫祭、鬼神崇拜相关。臣等于其密室中发现一残破骨简,以秘文记载,提及‘九幽之下,兵主之魂’、‘以万器为引,重燃战火’等语,晦涩难解,然其意令人不安。或预示,荆州之患虽除,然其所循之古老邪路,恐另有源头,不可不察……”
“兵主之魂?重燃战火?”李渊放下密奏,走到殿侧那巨大的《大唐坤舆全图》前,目光沉沉地落在荆州乃至更广阔的南方楚地疆域。
“难道……朕铲除的,只是一条分支?真正的源头,还隐藏在更深的迷雾之中?甚至……与上古传说有关?”
胜利的喜悦被这新的、更深邃的疑虑冲淡。李渊意识到,剿灭一个幽冥上人,或许只是揭开了一个更大阴谋的冰山一角。
“传令程咬金,妥善安置伤亡将士,重赏有功之人。将缴获古器,派重兵严密看守,即刻启程运回长安!令袁天罡、李淳风加快调查,给朕仔细搜查那妖道一切可能遗留的线索,特别是关于那‘兵主之魂’的记载!,有结论后火速返回报告”
“是!”
命令下达,李渊独自立于图前,目光依旧紧锁南方。
荆襄捷报,固然可喜。但前方的迷雾,似乎更加浓重了。这场与隐藏在水面之下的敌人的战争,远未到结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