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原带兵出征以后,何坚便在襄阳主持日常事务。他整理了一下襄阳世家的名单。针对他们展开了行动。
因为襄阳几经易手,都太快了,让人目不暇接。而襄阳城的大族基本上都没来得及搬走。
特别是蒯家,蒯越、蒯良都投降了曹操,跟着去了许都。但他们的家产,大部分还在襄阳。
蔡家自从蔡瑁死了以后,他们的家产被蒯家、杨家、向家等侵吞得差不多了。而黄家和庞家,在刘备进驻襄阳以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开始打压蒯家。
马家马良投靠了王韧,所以何坚第一便是找到马家,商量合作治理襄阳的问题,并让马家的老大老二都出来做事。
何坚把刘备时期的一些官员,都召集起来,问他们是否愿意归顺王韧。愿意的,继续在州牧府任职。不愿意的,都被他关押了起来。
何坚不是仁慈的主,对待敌人,他从来不会心慈手软。他又学了王韧的一招,让百姓和基层官吏,来检举揭发这些人的不良行为。
犯有罪行的,他一点都没有姑息,直接当众审讯宣判。然后该处决的处决,该关押的关押。没有去管他们出身世家,还是寒门。
这一下赢得了襄阳的民心,他很快就被称为何青天了。这倒令王韧没有想到,他处理政务倒还有一手。
随后,何坚接到了王韧的传书,让他把刘备和诸葛亮等人的家眷,还给他们。并让他派兵护送他们,前去桐柏山寨。
魏原走的时候,给他留下了2000士兵。这些士兵都是从桐柏山来的,他们都知道去桐柏山的路。
蒯家得知王韧取代刘备占据襄阳以后,很自觉地献出了20万担粮食和500匹骏马。何坚就暂时放过了他们。庞家、马家和黄家,自然都倒向了王韧。
他们才不管你谁来当官,只要不损害他们的利益,他们都支持你。而且王韧此前还亲自派人来,邀请他们的家主去武陵。虽然他们没去,但他们对王振的办学都非常支持。
不过当时,司马徽倒是去了武陵。因为他不得不去。司马徽有两个贴身卫士,但是在王韧派来的特种兵手里,三招也没走过就被拿下了。
他如果不去,便会有生命危险。因为王韧曾经点名,司马徽一定要请到。
何坚又让户曹官吏重新去登记襄阳的不动产,得到了一大批空闲的宅院。因为战乱,有许多人家都搬走了。何坚就出了一则通告,不允许有荒废的土地和空闲宅院。
他对荒芜的土地和空闲宅院收取闲置税赋。一亩荒废土地,一年要交一金。一处空闲宅院,也要交一金。面积超过10亩的。要交十金。这比租金都贵。
一旦查到空闲的宅院和土地,没有人认领的,那么,一律归公。这虽然引起了一些世家的不满,但在何坚的强势打压下,还是执行了下去。
而蒯家也贡献出了好多庄园来。因为蒯家有很大一部分人跟着蒯良他们搬离了襄阳。他们的宅院,就无人居住了,只有几个老仆看着,为了交好新州牧,他们毫不犹豫地交了出去。
这使得州牧府收获了很多的土地和宅院,为后边安置荆州的官员,打下的基础。
贾诩决定辅助王韧以后,他一直也没闲着。他同周不疑两人,用心打理荆州事务。首先两人经过商量,重新任命了州牧府的各级官吏。
在周不疑的劝说下,刘先终于答应不再为曹操出力,正式就任武陵郡太守。因为王韧有意把州牧府设在南郡江陵。这就预示着。武陵的许多东西都要搬迁了。
因为王韧在武陵建造了好多作坊。比如造纸,他为此专门派人到青州去,请了当时的造纸名匠,左伯回来。
左伯听到王韧有办法造出更好的纸张来,他很兴奋地跟着王韧的使者来了武陵,他甚至把全家都搬来了。现在左伯已经能造出很好的纸张,又白又结实。用毛笔写字还不扩散。
还有他的印刷作坊。王韧指导工匠们做出了雕版印刷模板,已经印出了好多书籍来,这是为了举办学院做准备。
因为他不可能让人准备大量的竹简放在学院里面,那需要很多房子来盛放,而纸张就好多了,轻便又实用。而且书写起来也简单,比刻竹简容易多了。
主要还是便宜,印一本书,比起竹简来要便宜10倍不止。这样,即使寒门学子,也可以拥有多部书籍了
重要的是制造兵器的作坊,特别是制造连弩。长弓,还有冶铁的设备,都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东西,必须搬走。
兵器作坊是连在一起的,一直有王韧的家将带领特种兵守卫着,基本上与外界隔绝,以保证秘密不外泄。
不过这个时候,还没有人注意到王韧这些先进的武器。
至于木工作坊,农具作坊等,王然根本就没在意,基本上是面向大众公开的。但就这样,那些作坊也赚了不少钱。
好多武陵大户人家,都习惯了使用这些新东西,比如,他们习惯了坐凳子和椅子,就不愿意再去跪坐在地上,那样时间长了腿会很难受,而坐凳子椅子就舒服多了。
周不疑则亲自到南郡去,观察了一下。他把兵器作坊的地址,选在了南郡城外一处山谷里边。
造纸和雕版印刷则选择了城内一家大户人家的庄院。这家大户人家举家去了益州,房子空在那里。当时正值曹操南下,没人敢买。
他还按照王韧的设想,在南郡城里边划了一大片的空地,准备重建学院用。
徐庶在桂阳郡同魏延一起,已经招募了三万多士兵。因为在这个时候,当兵吃饷,很少有人拿到饷银。基本上都是一点点粮食,仅够个人温饱。
徐庶他们按照王韧的指示,打出了“一人当兵,全家不饿”的招兵横幅。当兵不仅有粮食,而且还有铜钱补助。所以他们征兵容易了许多。
这个年头能吃饱,还能养活家人。虽然说打起仗来有生命危险,但没有几个人怕死。所以报名的人很多。
而且,桂阳人口也很多,是武陵的几倍。特别是各地涌来的流民里边。一半以上都是青壮,体质稍微弱一点的都在路途中死掉了。
魏延、刘牧、关伷正在各带一万士兵努力训练。
荆州诸多事情都井井有条,这给王韧省了好多的事情。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王韧安排去南阳郡的部队,竟然同曹军打了起来,这下打乱了王韧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