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布网待鱼
周府书房,烛火依旧。
钱先生垂手恭立,详细禀报着南城周记押店的最新动向。
“…自那日之后,‘铁面沈’便深居简出,鲜少在店中露面。据眼线回报,其借贷生意虽未停,却已无扩张之势,甚至对几笔稍大额的借款都显得犹豫推诿。看来,东家您略施小计,已然奏效,此人当是知难而退了。”钱先生的语气带着几分如释重负,又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邀功之意。
书案后,周世昌缓缓放下手中的一份邸报,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他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既无喜悦,也无失望。
“知难而退?”周世昌淡淡重复了一句,嘴角似乎弯起一个极浅的弧度,却无丝毫暖意,“钱仲谋那边,也是这般看法?”
“钱掌柜…亦是此意。他说那沈墨轩近日安分守己,甚至托人带话,隐隐有服软之意。”钱先生连忙道。
“服软?”周世昌轻笑一声,摇了摇头,“钱仲谋到底只是个放印子钱的,眼皮子浅。他以为人家怕了他,却不知…那或许只是猛兽捕食前的匍匐。”
钱先生一怔:“东家的意思是…那沈墨轩并非真退缩,而是在…隐忍待机?”
“此人能从一穷二白,在南城那等地方,用那种匪夷所思的方式站稳脚跟,甚至隐隐聚起人望,岂是区区一次敲打就能吓破胆的庸才?”周世昌的目光变得幽深,“他若暴跳如雷,或是惶惶不可终日,我倒觉得不足为虑。如今这般沉寂,反而更值得警惕。”
他顿了顿,语气转冷:“更何况,他触碰的,不止是钱仲谋的利益。他那套‘规矩’,看似小打小闹,但若任其蔓延,潜移默化间,恐会动摇我等立足之根基。有些口子,不能开。有些苗头,必须掐灭。”
钱先生背后微微沁出冷汗:“那…东家之意是?”
“要么,为我所用。要么…”周世昌眼中寒光一闪,“彻底碾碎,以儆效尤。”
他沉吟片刻,手指在桌面上画了一个无形的圈:“他既然对‘倒钱’生了心思,又刚刚吃了瘪…那便在这方面,给他备一份‘大礼’吧。”
“请东家示下。”
周世昌身体微微前倾,烛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声音压得更低,却带着一种冰冷的、掌控一切的意味:“你去找一个绝对可靠、与京西路那边有联系的生面孔。让他去接触沈墨轩身边的人,不必直接找他,找那个叫陈平的账房即可。”
“放出风声,就说…京西路转运司为筹办明年开春的‘河工军需’,需紧急采买大批劳役物资。因时间紧迫,特准部分款项以‘足文足重’的嘉佑通宝(注:北宋一种质量较好的铜钱)结算,但要求必须是品相上佳、穿口整齐、便于清点运输的‘好钱’。”
钱先生眼睛一亮,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京西路本就铁钱泛滥,好铜钱价高。若真有大宗采购以好钱结算,当地好钱对铁钱的汇价必然短期内飙升!若能提前低价吃进一批好钱,运过去…”
“关键是‘足文足重’和‘品相上佳’。”周世昌补充道,嘴角噙着一丝冷笑,“京西路民间流通的好钱,历经磨损,能完全符合‘足文足重’标准的其实不多。而汴京…恰是各地钱币汇聚之所,找出足够数量的‘好钱’,虽不容易,却并非不可能。只要利润足够动人…”
“学生明白了!”钱先生兴奋道,“我们便可暗中操纵,让那生面孔透露,因事关军需,需求极大,汇价溢价会非常高,至少能有三成以上的利!那沈墨轩刚刚在‘倒钱’上吃了亏,必定急于证明自己,如此暴利,他定然心动!”
“不止如此。”周世昌淡淡道,“他若心动,必会千方百计筹措本金,甚至可能动用那点吸收来的存款。等他吃进大量所谓‘好钱’,准备发往京西路时…”
钱先生接口,语气带着一丝残忍:“我们便让那‘生面孔’消失。同时,在京西路那边稍稍运作,让这所谓的‘河工军需采买’消息不攻自破,或者干脆延迟、取消。届时,沈墨轩手里那大批‘好钱’便砸在了手里。若是动用存款收购的,到期无法兑付,顷刻间便是挤兑破产之局!就算他用的是自有本金,如此大一笔钱被套牢,资金链断裂,也是死路一条!”
周世昌微微颔首,算是认可了这个计划:“细节要做得逼真。那生面孔要像模像样,最好能拿出些似是而非的公文片段或信物。汇价波动要做出趋势,让他派人去查时,也能查到些许端倪。收网要快,要狠,不能给他反应的时间。”
“东家算无遗策!”钱先生由衷赞道,但随即又有一丝疑虑,“只是…万一他极其谨慎,不上钩呢?”
“不上钩?”周世昌靠在椅背上,眼神淡漠,“那便说明此人心志之坚,远超预期。届时,或许就该考虑…另一种更直接的方式了。”
他挥了挥手:“去办吧。记住,要像蜘蛛结网,无声无息。”
“是!学生必定办得滴水不漏!”钱先生躬身领命,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书房。
书房内重归寂静。周世昌独自坐在烛光下,目光再次落回那份邸报上,仿佛刚才那番足以将一个初崛起的对手置于死地的谋划,于他而言,不过是随手落下的一子闲棋。
南城,周记押店。
沈墨轩听完陈平略带兴奋的禀报,面色平静无波。
“京西路?河工军需?足文足重的嘉佑通宝?”他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是的,东家!”陈平难掩激动,“来人是西城‘隆昌货栈’的二掌柜,姓孙,说是与京西路转运司的一位仓曹参军有旧,得了这个内部消息。因所需钱币数量巨大,他们货栈吃不下,又怕走漏风声,才想找相熟的钱庄合作。因听闻我们…我们做些兑换业务,规矩特别,才托了关系找到我。溢价至少三成!若是真的,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沈墨轩沉默着,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穿透陈平的话语,看清背后的一切。
太巧了。
刚刚在“倒钱”上受挫,就天降如此良机?利润高得如此离谱?还是通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货栈二掌柜,绕了几个弯找到陈平?
这一切,都透着一股精心炮制的诱人气息。
是便民钱庄?还是…那位深居简出的周世昌?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是一个陷阱。
但是…
风险与机遇,从来都是一体两面。巨大的陷阱,往往也意味着,对方投入了巨大的诱饵,以及…可能暴露出的破绽。
若直接拒绝,固然安全,但也等于告诉对方,自己看穿了这个局。打草惊蛇,对方只会用更隐蔽、更狠辣的方式来对付自己。
若将计就计…
沈墨轩的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起来。
他看向桌上那袋尚未处理的劣质铁钱,又想起近日研读律法时注意到的那个细节——官方场合,必须按面值认可!
一个极其大胆、甚至疯狂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的脑海!
或许…可以借此机会,玩一把更大的?
“回复那位孙掌柜。”沈墨轩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丝毫情绪,“此事利润丰厚,沈某很有兴趣。但数额巨大,需亲眼见到京西路那边的正式采购文书或可靠凭证,方可筹措本金。此外,交割地点和方式,也需从长计议。”
他既要表现出足够的“兴趣”和“贪婪”,让鱼儿觉得诱饵可口,又要设置合理的“谨慎”门槛,拖延时间,并尽可能多地套取信息,看清这陷阱的全貌,甚至…找到反向利用的可能!
陈平闻言,虽然觉得东家过于谨慎,可能会错失良机,但还是点头应下:“是,我这就去回复孙掌柜。”
看着陈平离去的背影,沈墨轩的眼神变得无比深邃。
网已撒下。
猎人已为布好了陷阱,等待着猎物上钩。
却不知,猎物或许也在暗中磨砺爪牙,等待着…
咬断绳索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