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王家村的村口老槐树下,卖山货的王婶正把晒干的核桃装进布袋子,眼角余光瞥见三个背着黑色登山包的人从村口大巴上下来。十月的山东已经穿薄外套,可这三个人却裹着厚重的冲锋衣,帽子压得低低的,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手里的“旅游攻略”翻都没翻,目光径直往古墓保护棚的方向瞟。
“哎,你们是来旅游的不?”王婶笑着搭话,想递上自家的山楂干,可那三人只是含糊地点点头,脚步没停,径直往村道深处走。其中一人的背包侧兜露出半截金属物件,看着不像相机,倒像是什么工具。王婶心里犯嘀咕,掏出手机给林砚发了条消息:“砚啊,村口来了三个可疑游客,穿得怪,不逛景点,光往古墓那边看,你多留意。”
此时林砚正在古墓保护棚里和安保人员核对巡查记录,看到消息立刻起身。她顺着保护棚的侧门绕到外围,远远就看见那三人正站在隔离带外,假装拍风景,手里的相机镜头却一直对着保护棚的门锁和监控位置。其中一人还蹲下身,像是系鞋带,实则用手指戳了戳隔离带的材质,又快速起身跟另外两人低声说着什么。
林砚没惊动他们,悄悄联系了守护者联盟的村民老李——老李以前在村里当猎户,眼神好,擅长跟踪。“老李叔,你从村西头的小路绕过去,跟着那三个人,别让他们发现,记着他们去了哪儿,做了什么。”挂了电话,林砚盯着那三人的背影,手指攥紧了口袋里的对讲机,心里清楚:这些人绝不是游客,十有八九是国际黑市派来的“探路者”。
第二幕
傍晚时分,古墓保护棚的监控室里,值班民警小张正盯着屏幕上的实时画面。突然,对着隔离带东侧的监控画面“滋啦”一声变成雪花点,紧接着,另外两个朝向树林的监控也相继中断。小张心里一紧,立刻拿起对讲机呼叫林砚:“林姐!不好了,东侧和北侧的监控突然断了,像是被人破坏了!”
林砚和张教授刚赶到监控室,就看见屏幕上只剩下古墓正门的监控还在工作。张教授调出设备后台,发现是线路被物理切断,不是设备故障:“他们是故意破坏监控,想摸清我们的安保盲区!”林砚立刻让小张联系维修人员,同时带着两名安保人员往监控故障的区域赶。
走到东侧隔离带旁的树林里,林砚很快在一棵松树后发现了被剪断的监控线,断口很整齐,像是用专业断线钳剪的。地面上还留着几枚新鲜的脚印,尺码和白天那三个可疑游客的鞋子款式吻合。“他们没走远,就是想试试我们的反应速度。”林砚蹲下身,指尖碰了碰地上的泥土,脚印边缘还带着湿润的草屑,“刚离开没多久,破坏监控是为了晚上行动做准备——他们想趁黑摸进古墓。”
她立刻通过对讲机通知所有守护者联盟的村民:“今晚大家多留意,尤其是古墓周边的树林和小路,发现可疑人员立刻上报,不要单独行动。”挂了对讲机,林砚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的弦绷得更紧——这些黑市人员比刀疤一伙更专业、更隐蔽,这场试探,只是暴风雨前的预热。
第三幕
夜色渐深,古墓周边的树林里静得只剩下虫鸣。林砚和李警官带着五名民警,躲在提前挖好的隐蔽坑里,坑上盖着树枝和干草,手里的红外夜视仪能清晰看到隔离带周边的动静。守护者联盟的村民则分散在树林外围,拿着手电筒,一旦有异常就用约定的“咳嗽声”传递信号。
“根据老李叔的跟踪,那三人傍晚去了村外的废弃砖窑,应该是在那里等天黑。”林砚压低声音对李警官说,夜视仪里能看到她眼底的警惕,“他们破坏监控,就是想让我们以为设备故障,趁机从东侧的树林挖洞进古墓。”
凌晨一点左右,树林里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三道黑影从砖窑方向摸过来,手里拎着折叠铲、撬棍,还有一个黑色的金属箱——正是白天那三个可疑游客。他们避开仅剩的正门监控,蹲在隔离带东侧的树林里,拿出折叠铲就开始往古墓方向挖洞,动作很快,泥土被悄悄堆在旁边的灌木丛后。
“行动!”李警官低声下令,民警们从隐蔽坑里冲出来,手电筒的光束瞬间照亮三人。“不许动!警察!”那三人见状想跑,却被外围的村民堵住了去路——老李叔带着几个年轻村民拿着锄头,牢牢守住了树林的出口。
其中一人想摸向口袋里的东西,被民警迅速按住,从他口袋里搜出一把弹簧刀和一张手绘的古墓简易地图,地图上还标注着毒骨封存区的位置。“你们是谁?受谁指使来的?”李警官厉声质问,可这三人只是低着头,紧咬牙关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其中一人抬起头,眼神阴鸷:“别白费力气了,我们上头会来救我们的——你们拦不住的。”
(第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