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的梁柱如上古巨兽的肋骨,在晨光里投下深褐色的阴影,鎏金的鸱吻蹲踞在屋脊,喙尖泛着冷光。李杰站在文臣列尾,锦缎官袍的下摆轻轻扫过金砖地面,手里捧着的麻纸卷被指尖摩挲得发皱。纸上 “胡椒专卖制” 五个大字墨迹未干,是昨夜就着三盏油灯写就的,字里行间藏着他反复推敲的盘算 —— 这不仅是要将胡椒贸易攥在朝廷手里,更是要为大唐开辟一条能与丝绸之路媲美的黄金财源。
“陛下,臣有本奏。” 户部侍郎崔知悌从队列中走出,紫袍曳地如深潭静水,腰间金鱼袋随着步伐轻晃,声音里带着世家子弟特有的从容:“关中秋收已毕,各州粮税陆续入库。据户部核算,今年粟米总产较去年增一成,太仓储粮可支三年军饷,实乃丰年之兆。”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玄色龙袍上的日月星辰十二章纹在殿中烛火下流转,他捻着颌下长须轻笑,声音透过殿宇的穹顶回荡:“这多亏了李寺丞推广的新犁与农法。” 目光转向李杰时,带着几分赞许,“你近日在司农寺推行农技,关中百姓多有称颂,今日可有要事启奏?”
李杰上前三步,将麻纸卷高举过顶,袍袖滑落露出小臂,上面还留着几处为试验田翻地时磨出的薄茧:“陛下,臣欲推行‘胡椒专卖制’,规范胡椒种植与流通,恳请陛下圣裁。”
话音未落,朝堂上便掀起一阵窃窃私语,如同平静湖面投入石子。崔知悌眉头拧成川字,率先出列反驳:“李寺丞此言差矣。胡椒虽属珍稀作物,终究是田间所产,自汉时传入中原,向来是民间种植自由,买卖随心。朝廷若强行专卖,岂不是与民争利?恐伤百姓之心。”
他身后的几位老臣纷纷附和,吏部尚书裴矩抚着花白胡须,声音苍老却带着分量:“自武德年间定鼎以来,从未有过作物专卖之例。盐铁专卖乃是国之根本,胡椒区区香料,若开此先例,往后桑麻、茶叶皆可效仿,岂不扰乱农桑秩序?”
李杰抬眼看向崔知悌,目光清亮如洗:“崔侍郎此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胡椒非寻常作物,实乃战略物资。” 他转向李世民,声音陡然提高,“西域诸国以胡椒为硬通货,一匹河西战马需百斤胡椒方可换得;波斯商人在长安西市交易,一斛胡椒等值于十两黄金,可抵农户十年赋税。”
殿中瞬间安静,连烛火燃烧的噼啪声都清晰可闻。李杰继续说道:“若任由民间私卖,必被奸商囤积居奇。去年冬天,长安胡椒价格一月之内暴涨三倍,便是明证。长此以往,不仅百姓望胡椒而却步,国库亦难获其利,岂不是让外邦与奸商赚走大唐的银钱?”
“你说胡椒能换战马?” 兵部尚书侯君集猛地抬头,铜盔上的红缨剧烈颤动,他昨日刚收到西域军报,突厥人又将战马价格抬高了两成。“去年我军在龟兹求购战马,被西突厥人百般刁难,若真能用胡椒换马,何乐而不为?”
李杰从袖中取出一本蓝布账册,正是农技队送来的关中胡椒收成记录,册页边缘还沾着几点胡椒末:“今年关中试种胡椒三百亩,亩产可达五十斤。按当前市价每斤一贯计算,总产量折合铜钱七千五百贯,可换战马一百五十匹。若推广至全国,年产量可达万斤,足以支撑西域驻军的战马需求,再不必看突厥人脸色。”
崔知悌仍不服气,袍袖一拂:“即便胡椒能换战马,专卖制也未免太过严苛。长安西市有三十余家香料商户,世代经营胡椒贸易,岂能说禁就禁?”
“臣的专卖制,并非禁绝民间买卖。” 李杰展开麻纸细则,让内侍呈给李世民,自己则站在殿中逐条解释:“其一,民间种植胡椒需向司农寺申请‘胡椒引’,引上注明种植面积与地块四至,凭引购买种子,如此可防止滥种侵占粮田;其二,收获后,司农寺按市价加两成收购,既保证农户利益,又杜绝商户压价;其三,商户需持‘销售引’方可售卖,严禁私下交易,如此便可掌控流通,防止走私至外邦。”
他目光扫过众臣,语气铿锵:“如此一来,农户种胡椒比种粟米多赚三成,商户依规经营仍有利润,国库每年可增收十万贯,兼顾三方,何来严苛之说?”
李世民接过细则,手指在 “市价加两成” 字样上轻轻敲击,抬头问道:“加两成收购,国库能否承担?”
“陛下放心。” 李杰早有准备,“胡椒收购后,三成供宫廷与军队使用,七成由市舶司远销海外。据广州港传来的消息,南洋诸国对胡椒需求甚殷,售价是长安的三倍,扣除运输成本,利润仍可达成本的两倍,足以覆盖加价支出,每年还能为国库增收至少十五万贯。”
崔知悌还要争辩,李世民却抬手制止。皇帝沉吟片刻,将细则卷好放在龙案上:“李寺丞此法,既保民生,又利国库,兼顾内外,实属良策。准了!” 他看向司农寺少卿,“即刻传旨,由司农寺牵头,户部提供桑皮纸与印泥,礼部协调市舶司,一月内将‘胡椒引’印制发放,不得有误。”
“臣遵旨!” 李杰躬身领命时,余光瞥见崔知悌脸色铁青如锅底,而侯君集却朝他微微颔首 —— 这场朝堂博弈,他以农科院的经济理论为矛,以大唐的实际需求为盾,终究是赢了。
退朝时,晨光已漫满天街,将朱雀大街的青石板照得发亮。侯君集快步跟上,铁甲甲片碰撞出清脆声响:“李寺丞好胆识,若胡椒真能换战马,你便是我大唐的卫青、霍去病。”
李杰拱手笑道:“侯尚书过奖,皆是为陛下分忧,为大唐谋利。” 他知道,侯君集掌管兵部,最缺的就是战马,有这位沙场老将支持,专卖制推行定会顺畅许多。
回到司农寺,老李已带着二十个工匠候在院中,地上摆着裁好的桑皮纸、朱砂印泥与雕版工具。听闻专卖制获批,老李笑得眼角皱纹堆成沟壑:“大人,这‘胡椒引’该如何印制?需用何种纸张,何种印鉴?”
“用三丈桑皮纸,浸过桐油的那种,厚韧耐存。” 李杰蹲下身,捡起一张桑皮纸在指间揉搓,“印鉴要用司农寺的铜印,再加上三重防伪暗记。” 他转身进房取来笔墨,在纸上画下暗记样式:第一道是引票边缘的胡椒藤水纹,第二道是 “农” 字笔画里藏着的小胡椒粒,第三道最隐秘,是雕版角落一个只有芝麻大的缺口,需用放大镜才能看清 —— 这是他借鉴现代票据防伪技术设计的。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