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凌阳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行人,离开了污秽胡同,踏上西行大道。
时光飞逝,又到酷暑时节,正行进间,忽见前方一座城池轮廓渐显。
凌阳勒马问道:“悟空,前面是什么地方?”
他们这一行人就是孙悟空眼睛最好使,哪怕被太上老君给炼坏了都是独一档的存在。
孙悟空瞥了一眼,笑道:
“师父,前面是朱紫国。”
凌阳点头,他一时间没想起来,毕竟西游路上的城池多了去了,他印象较为深刻的是比丘国,
为什么呢?
这还要归功于废话文学——
“请问老者,这城门上写的是比丘国,怎么就改名叫小儿城了呢?”
后面的剧情大家都知道的……
“既是朱紫国,必是西方邦国,需要倒换关文。” 孙悟空笑道:“这就不必多说了。”
不多时,众人来到城下,下马过桥,穿过三重城门,果然气象非凡,看得出来这里的君王是个会治理的人。
师徒们在街市前行,只见行人气宇轩昂,衣冠楚楚,言语清晰,不亚于大唐风范。
这可不是什么客套话,这里的人确实是这样生活富足,要知道在当时能和大唐比较比较的,一路上走来凌阳也就发现只有这里可以比一比。
两边商贩见猪八戒相貌丑陋,沙僧面黑身长,孙悟空毛脸雷公嘴,都丢了买卖争相围观。
凌阳笑着与众人打招呼,猪八戒他们也是一样,
大家都客客气气的。
懂事的看了几眼就回去了,也知道一直盯着对方看不礼貌。
除了那些游手好闲的泼皮与顽童们却哄笑着,朝八戒扔瓦丢砖取乐。
猪八戒也不在意,凌阳却皱起眉头,来到那几个顽童身边。
那几个顽童见凌阳来了,将手中石子放下,乖乖束手而立,
此刻的凌阳一路上见了数不清的风景与人食,再加上吃了许多宝贝,整个人的气质那是没得说,比贵族还像贵族,那几个娃娃见了他,心中极为害怕。
“为什么要丢石头?”凌阳面无表情。
“你们不怕他们吗?”
其中一个稍大一点的孩子摇头:
“起初是怕的,但跟了一路不见你们伤人,这便不怕了。”
听见这话,凌阳也是有些无奈,他大爷的,这世道还真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也难怪有“欺软怕硬”,
难怪有——“好人就得让人拿枪指着?”句名言。
“啪啪啪!”
几个大嘴巴子下去,旁边站着的那些泼皮被打得眼冒金星,站立不稳。
“你们也不是小孩子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几巴掌是给你们的警告。”
打完,凌阳蹲下身子,看着那几个娃娃,认真道:
“再敢朝人丢石子,做不尊重他人的事,我大嘴巴抽你。”
“听清楚了吗?”
被凌阳气势所摄,再加上旁边腮帮子肿起的泼皮,那几个顽童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喘,急忙点头,眼中含泪。
见此,
凌阳才满意点头,起身回到队伍里。
“师父,其实你没必要为徒儿如此出气,小娃娃嘛,不懂事是难免……”
猪八戒话未说完,却被孙悟空打断,
“呆子,师父刚才的话既是为你,也是为了那些小娃娃,有错便要改正,特别是在孩童时期。”
“今日哪怕不是你被砸,老孙相信师父也会阻止的。”
凌阳点头微笑,对孙悟空竖起大拇指,到底是猴哥,果然是什么都懂。
不多时,转过街角,忽见一处门墙,上书“会同馆”三字。
凌阳笑道:“我们进这个衙门。”
孙悟空问:“进去做什么?”
“悟空,你这就有所不知了。”
“这会同馆是天下通使往来之所,我们可以在此歇息,待我面见国王,倒换关文后再赶路。”
孙悟空点头,又解锁一个新知识。
却说馆中有正副两位馆使,正在厅上清点人手准备接官,忽见凌阳一行人到来,个个心惊,齐声喝道:“什么人?往哪里走?”
也由不得他们不心惊,凌阳一行,高矮胖瘦,黑白黄红都有,像人的有,像猴的有……
可谓是千奇百怪。
凌阳合掌道:“贫僧乃东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经者,今到贵地,不敢私过,有关文需要验放,想借贵衙暂歇。”
“东土大唐?”
两位馆使闻言,互相对视,在看了看气宇轩昂的凌阳,默默点头。
这年头,骗吃骗喝的有不少,毕竟胆子大的人总归是不会缺的。
但有凌阳这气质相貌的人,你说他不是什么王公贵族,其他人根本不带信的。
他嘴里说出的可信度可就要高很多了。
这就和宣旨的时候为什么要太监去一样,
其实,伪造一封圣旨,真的不难,甚至可以说是很简单,毕竟那圣旨的材质也是凡间有的东西,又不是什么稀世珍宝。
真正难伪造的是什么?
是伪造出一个宣旨的人。
这样个人,要有级别,要有大家公认的地位以及匹配这个圣旨的资格。
接旨的时候通常都是先认人,认了人后,再认圣旨的内容。
就好像一个田埂老叟,穿得破破烂烂的,就是他手里拿的是真的圣旨,人家会认么?
圣旨这东西,在朝廷内,早就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对套体系。
所以,宣旨的太监本身也是圣旨的一部,
二者合二为一,才是真正来自天子的旨意。
凌阳当初与大臣们交流的时候可不是一直在吹牛,最起码朝廷的运转他还是略知一二的。
……
二人屏退左右,整冠束带,下厅相迎,命人打扫客房安顿,又吩咐准备素斋。
不过片刻,管事的送来伙食:一盘白米、一盘白面、两把青菜、四块豆腐、两个面筋、一盘干笋、一盘木耳。
凌阳谢过管事的,随后询问道:
“请问国王今日可上朝?”
管事的道:“万岁爷久不上朝,今日恰逢黄道吉辰,正与文武百官商议张榜,您若要倒换关文,趁快去还能赶上。到明日就不一定了,不知要等多久。”
既然如此,那肯定是要抓紧时间,凌阳取了通关文牒,出门前叮嘱道:
“悟空,你们在此吃斋饭,我赶紧去验了关文回来,吃了就走。”
“放心吧,师父,有老孙看着。”
凌阳点头:“有你在,我放心。”
随后走出。
不一时,凌阳来到五凤楼前,只见殿阁峥嵘,楼台壮丽,直至端门外,请奏事官转达朝廷,欲验关文。
黄门官果至玉阶前启奏:“朝门外有东土大唐钦差僧侣,前往西天拜佛求经,欲倒换通关文牒,听候宣召。”
国王满脸病容,闻言喜道:“寡人久病不朝,今日上殿出榜招医,就有高僧来国。”
即传旨宣至阶下,凌阳礼拜俯伏,国王又宣上金殿赐坐,命光禄寺备斋,凌阳谢恩,将关文献上。
坐好后,凌阳看着这国王怎么越看越像要嗝屁了,
他在这段日子里是没学修炼,可望相的本事猴哥教过他,此刻的这国王怎么看怎么不对。
国王看了通关文牒,上面国家的印有许多,他也更坚定了凌阳是个得道高僧,十分欢喜:
“法师,你那大唐,几朝君正?几辈臣贤?至于唐王,因何得病回生,让你远涉山川求经?”
(省略了,下面就是讲述历史与魏征斩龙的故事,怕大家说我水就不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