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盟宗立宗三月后,终南山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山脚下的灵田却已泛出新绿。林缚踏着晨露走进田垄,看着弟子们弯腰栽种“灵谷”——这是陆文渊从古籍中改良的谷种,既能吸收天地灵气,又能适应凡俗土壤,是连接修仙界与凡俗的关键作物。
“宗主,您看这谷苗的长势。”负责灵田的弟子捧着一株幼苗,根系上还沾着湿润的黑土,“比上个月又高了半寸,叶尖的灵气光晕也更亮了。”
林缚指尖轻触幼苗,灵脉中与石龙残魂同源的气息微微震颤,竟引得周围数十株谷苗同时摇曳,叶片上的光晕连成一片淡青色的光网。“这是灵脉与地脉在共鸣。”他轻声道,“灵谷不仅是粮食,更是两界气息交融的‘媒介’。”
正说着,周青云踩着云气从山巅落下,道袍下摆沾着几片雪花:“宗主,北疆急报,王老三的炼体堂弟子在守边时,发现北狄修士在‘断龙崖’附近布下了‘锁灵阵’,想截断咱们的灵脉源头。”
林缚眉头微蹙。断龙崖是当年封印灭世魔气之地,也是龙盟王朝与北疆灵脉的枢纽,一旦被锁,不仅修仙界的灵气会枯竭,凡俗的土地也会再次贫瘠。“陆老四查到锁灵阵的破解之法了吗?”
“查到了。”陆文渊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抱着一卷竹简,镜片上沾着霜花,“这阵法源自上古邪术,需用‘两界之力’破之——一边引修仙界的灵气为锋,一边聚凡俗的人气为盾,两者共振,方能击溃阵眼。”
“两界之力?”林缚沉吟道,“也就是说,需修士与百姓合力?”
“正是。”陆文渊展开竹简,上面画着复杂的阵图,“阵眼在断龙崖的锁龙石下,需十人引灵为锋,百人聚气为盾,还要有一人居中调和,让灵气与人气完美交融。”
柳如烟提着药箱走来,将一瓶“聚气丹”递给林缚:“我已备好丹药,能暂时提升修士的灵气纯度。只是凡俗百姓不懂吐纳,如何聚气为盾?”
钱通海从灵田边缘钻出来,手里还攥着个账本:“我有法子!上个月给北疆百姓发了‘暖炉券’,凡去断龙崖附近垦荒的,每天能领三个热馒头。现在那边聚集了上千农人,只要告诉他们,守住灵脉就能年年丰收,保管个个愿意出力!”
赵小风骑着灵鹿赶来,鹿背上的皮囊鼓鼓囊囊:“我刚从断龙崖侦查回来,北狄修士的阵眼外围布了层‘蚀灵雾’,我的传讯鸟靠近就掉毛。这是从西域古墓拓来的‘破雾符’,贴在身上能挡三个时辰。”
孙承宗最后赶到,手里握着宗门禁律,神情肃穆:“已选好十位引灵修士,都是心志坚定之辈。只是居中调和之人,需同时精通修仙法门与凡俗农事,能让灵气不伤及百姓,人气不冲散灵韵……”
众人的目光同时落在林缚身上。
三日后,断龙崖下寒风呼啸。北狄修士布下的锁灵阵已显形,黑雾如巨伞般笼罩着崖顶,锁龙石上的龙纹黯淡无光,周围的草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崖下的空地上,上千农人捧着温热的馒头,望着阵中的修士们,眼神里既有紧张,也有期待——他们虽不懂阵法,却知道这片土地的好坏,全看今日能否破阵。
“开始!”林缚一声令下,周青云等十位修士同时祭出法器,青金色的灵气如利剑般射向黑雾,在雾层上撕开十个缺口。农人们按照钱通海教的法子,手拉手围成圈,将啃剩的馒头碎屑撒向空中——这是凡俗最质朴的“献祭”,带着烟火气的人气顺着碎屑升腾,与灵气缺口对接。
林缚站在阵眼中央,一手引灵气,一手聚人气,灵脉中的石龙气息缓缓流转,如同一道温柔的纽带,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缠在一起。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灵气的清冽如雪山融水,人气的温热似田埂篝火,当两者在石龙气息的调和下相融时,竟生出一种奇异的“生机”,所过之处,枯萎的草叶竟冒出嫩芽。
“加大力度!”北狄阵中的首领怒吼,黑雾骤然变浓,蚀灵雾顺着缺口反扑,几位修士的法器瞬间蒙上黑锈。
“贴符!”赵小风的传讯鸟带着破雾符掠过,修士们将符纸拍在法器上,金光乍起,黑雾被逼退三尺。
农人们见状,纷纷脱下棉袄挥舞着,喊起了龙安城的民谣:“翻土深,下种匀,灵谷熟了养家人……”歌声虽不高亢,却带着一股韧劲儿,人气竟随之暴涨,与灵气拧成的纽带愈发粗壮。
林缚的额头渗出冷汗,调和两界之力比想象中更耗心神。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龙安城挑水时,苏眉说的“水无常形,能容能纳”,于是不再刻意控制,任由灵气顺着人气的脉络流淌,人气随着灵气的节奏起伏,如同一曲无声的合奏。
“就是现在!”陆文渊捧着竹简大喊,“阵眼在锁龙石第三道龙纹下!”
林缚猛地将融合后的两界之力聚于掌心,化作一道青黄交织的光柱,冲破黑雾,精准地砸在锁龙石的龙纹上。只听“咔嚓”一声脆响,黑雾如潮水般退去,锁龙石上的龙纹重新亮起,崖顶的积雪融化成溪流,顺着龙纹汇入灵田,枯萎的草木瞬间返青。
北狄修士的阵盘在光柱中崩碎,为首者吐血倒飞,望着重获生机的断龙崖,眼中充满不甘:“不可能!凡俗之气怎会胜过灵韵……”
“你不懂。”林缚缓步走出阵眼,周身的石龙气息与两界之力共鸣,崖下的灵田忽然掀起绿浪,新栽的灵谷竟在一夕之间抽穗,金黄的谷粒饱满如珠,“灵气滋养修士,人气反哺灵脉,本就是一体两面。就像这灵谷,既需天地灵气,也需农夫汗水,少了一样,都结不出果实。”
农人们欢呼着冲向灵田,捧着沉甸甸的谷穗泪如雨下。修士们收起法器,看着掌心不再冰冷的灵气,忽然明白:真正的强大,从不是隔绝凡俗,而是与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共生。
周青云望着灵谷上缠绕的青黄二气,笑道:“这下陆老四的灵谷改良术,又能精进了。”
陆文渊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谷穗的金光:“该把两界共振的法子记下来,编入《农桑修仙录》。”
柳如烟将丹药分给受伤的修士,柔声道:“回去得炼些‘融气丹’,让修士们能更轻松地吸纳人气。”
钱通海的算盘又响了起来:“灵谷丰收,北疆的赋税能减四成,还能给宗门换些铁矿……”
赵小风的传讯鸟在谷穗间穿梭,叽叽喳喳地传递着喜讯。孙承宗看着重焕生机的锁龙石,在戒律上添了一条:“凡龙盟宗弟子,每年需亲耕灵田一月,知人气之贵,懂灵脉之重。”
林缚站在崖边,望着灵田与人群交织的景象,忽然觉得二十年前那个关于“吃饱饭”的愿望,早已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更辽阔的模样。灵脉与人气共振,修仙与凡俗相融,这或许就是石龙残魂守护的终极意义——不是独善其身的强大,而是共生共荣的安宁。
夕阳西下时,断龙崖的轮廓被染成金红色。农人们扛着新收的灵谷往回走,歌声在山谷间回荡;修士们收起法器,帮着修补被黑雾损坏的田埂。两界的身影在余晖中交错,分不清谁是修士,谁是农夫,只知道他们脚下的土地,正带着两界共振的生机,孕育着下一个丰年。
林缚最后离开崖边,指尖还沾着灵谷的谷粉,带着淡淡的麦香。他知道,断龙崖的阵法破了,但两界相融的路,才刚刚开始。而这条路的尽头,是他当年在龙安城挑水时,从未敢想象的——江山万里,仙凡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