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朕听着。
如果您能下一道旨意言者无罪我才能实话实说。
有这么严重吗?
皇帝眉头微皱,沉默片刻后道:“好,朕赐你言者无罪。”站在两边的太监面面相觑,不知道这年轻人究竟要说些什么,竟敢如此要挟皇上。
申时行深吸一口气,朗声道:“陛下,您久在深宫是这样的只需要安排官员职位就好了,百官要考虑可就多了。
皇帝脸色骤变,拍案而起,“好大的胆子!竟敢指责朕的爱卿!难道说我大明朝就没有一心一意不考虑自己,只为天下人考虑的官员吗?”
“陛下息怒!微臣所言句句属实!因为陛下实实在在掌握官职升迁,所有大家要升官首先要考虑陛下的心意然后才是百姓,如果百姓认同他,皇帝不认可他也不可能升职。”申时行毫不畏惧,挺直了身子说道。
皇帝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他死死地盯着年轻人,似乎要将他看穿。半晌,皇帝缓缓坐了下来,沉声道:“你说是朕才是这种灾难的源头?”
申时行问皇帝“陛下您认为汉高祖,怎么样。”
皇帝“高帝布民起兵三年灭秦五年灭楚真天子也”说完,皇帝看向申时行,“你难道想说高帝知人善任,汉初三杰各得其所的事情吗?朕在图说中已经阅读了。”
“微臣不是想说这个,陛下,高帝得天下除了知人善任,还是因为他克服自己的欲望!肆意妄为不是厉害,克制才是强大。
高帝就是能够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克制自己的本能,所以才能登上帝位。
讨厌的人不能杀。想说的话不能说。不想做的事不能不做。如果可以的话,谁愿意压制自己的本能呢?但是他清楚知道任由自己的性格一定会使天下朝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汉高皇帝已经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模板,但后世很多皇帝却学不会,可见这种说起来简单的事情,做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啊。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申时行抱拳说道。
皇帝沉思良久,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朕明白了,但是朕不过只是小小玄修一下,大明四方百姓难道还不能养朕一人吗?
\"陛下,我朝太祖皇帝何以得天下。\"申时行问道。
“太祖以淮右布衣,提三尺剑,奋起于草莽之间,诛暴讨逆,平定天下。”皇帝回答道。
申时行接着说道:“虽然有以上原因但是如果不是至正天子是无道君王加深百姓生活,百姓也不会造反,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出英雄不自由。因为太祖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因此,他在位期间,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使得国家繁荣昌盛。陛下,您如今虽贵为天子,但也应以太祖为榜样,心系百姓,方能长治久安。”
皇帝微微颔首,若有所思。
“况且,陛下修行乃是个人之事,切不可因此荒废朝政,劳民伤财。否则,民心不稳,国将不国啊!”申时行拱手说道。
皇帝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他不愿意承担这种指控,站起身来在龙书案上写了一句诗,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让太监给申时行看。
申时行一看就知道皇帝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臣有一法,可免除皇帝后患。
爱卿平身进前回答
申时行上前一步,轻声说道:“陛下可下旨罪己诏,向天下人表明心迹,说自己被严嵩及党羽上下众手给欺骗,以为天下太平,严嵩又进言让朕求长生之道,许多正直大臣谏书朕没有发现,因为严党势力太大,朕还没有读到人就被严党处理了,并承诺今后将更加关注民生,励精图治。如此一来,既可平息民怨,又能彰显陛下的胸襟气度。再说了严嵩年龄太大了万一死在任上您想让他承担也不能承担了。”
皇帝思考片刻,觉得申时行的方法可不行。那朕不是一个不辨贤明的君王了吗,朕不同意你的建议。
陛下要么就是承担一切起因就是认为您自己要么就是严党原因。而且臣说一句大不敬之言,如果陛下生前就不拿好意见,千秋之后史书也会写上还有可能将两者结合一下然写上陛下因为一意修炼所以放松朝政忠奸不分,亲人远贤,致使严嵩把握朝政二十余年。
皇帝心中暗自思忖,权衡着各种可能性。最终,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申时行。
“朕决定采纳你的建议。”皇帝斩钉截铁地说道,“但朕要亲自起草罪己诏,向天下人坦诚相待。但是罢免严嵩,如何保证徐阶不是下一个严嵩呢?\"
“陛下英明。”申时行跪地叩拜,心中松了一口气。
\"这个也好解决,天下百姓苦严嵩因为他们真的知道严嵩在误国误民,陛下可知严党鄢懋卿在百姓囗中叫冒青色他厕所用黄金马子,用上好锦布包装。严世蕃在他们家中库房中说过朝廷无我富,严党他们分大头,陛下您是小头,而且您好像要看他们说脸色过日子,如果他们全部给上交您国库至少要比现在多7成。\"申时行继续回答道。
"所以百姓才会相信您那一套说法,而徐阶当政后您可以选择出现在朝堂上寻找一个反对者然后让他们内斗。或者您亲自处理朝政。
如果徐阶当政个您可以经常微服私访出现在百姓面前,然后适当的表明身份这样大家就知道皇帝陛下是圣明的,然后大家有问题就会怪徐阶,然后有人上书弹劾徐阶这样徐阶不会变成下一个完整的严嵩。\"
皇帝沉思片刻,继续说道:“严党罪大恶极朕的钱他们拿大头朕拿小头难道还要朕感谢他们吗?至于严嵩,他虽有罪,但念在他多年侍奉朝廷,暂且留他性命,让他致仕你看怎么样。
我主陛下,龙意天栽,臣完全同意。
解决了严党后,身后事你怎么看,朕是选择欲王还是景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