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时,灵枢山的灵田已是一片金黄。青禾谷送来的甜禾米长势喜人,稻穗饱满,泛着淡淡的灵气,风一吹,谷穗轻轻摇曳,像金色的波浪,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米香,与灵花田的余韵、双灵酒的醇香缠在一起,格外醉人。
陆行川领着族人在灵田收割甜禾米,镰刀划过稻秆,发出清脆的声响,饱满的稻穗落在竹筐里,沉甸甸的。小阿木也提着个小竹篮,跟在后面捡拾掉落的稻穗,额头上沁着细汗,却笑得格外开心:“陆哥哥,你看这稻穗,比灵枢山原来的灵米大多了!老巫医说,用它做糕,比灵花糕还甜呢!”
陆行川放下镰刀,摸了摸他的头,指尖拂过稻穗,感受到里面充盈的灵气:“这甜禾米吸收了灵脉交融的灵气,自然格外饱满。等晒干脱壳,我们先做些甜禾糕,一部分留着自己吃,一部分装起来,明年春会给青禾谷的族人尝尝。”
老巫医拄着拐杖走来,手里拿着一把脱壳的甜禾米,米粒晶莹剔透,泛着淡淡的金光:“这米不仅味甜,还富含灵气,煮成粥能滋养经脉,给老人孩子吃最好不过。”他看向灵花田,“粉雾菊和凝香兰虽已过了花期,但花茎和叶片的灵气还在,晒干后可以和甜禾米一起酿酒,定是另一番风味。”
陆行川眼睛一亮,立刻点头:“好主意!就叫‘灵禾菊酒’,明年春会,用双灵酒、灵禾菊酒、灵蜜三样待客,再配上甜禾糕和灵心果干,定能让青禾谷的族人尽兴。”
收割完甜禾米,暖棚里的灵蜂也迎来了新一季的采蜜期。灵脉交融后,灵花的灵气更盛,灵蜂采回的花蜜比往常更浓稠,泛着琥珀色的光,甜香中带着灵花的清润,抿一口,灵气顺着喉咙滑下,浑身舒畅。阿渊带着族人过滤灵蜜,装在陶瓮里,瓮口封上凝醇叶,既能保鲜,又能让蜜香更醇厚。
“陆先生,今年的灵蜜比去年多了三倍!”阿渊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暖棚里的新巢已经筑了三个,灵蜂的数量也多了不少,再过几日,还能再采一次蜜。”
陆行川走进暖棚,看着嗡嗡忙碌的灵蜂,新巢的蜂蜡泛着温润的光,与灵脉泉的水汽缠在一起。他想起青禾谷的灵花田,想必此刻也正是丰收的时节,长老和禾苗,定也在盼着明年的春会。
没过几日,青禾谷果然派来了使者,这次来的不仅有信使,还有禾苗和两位擅长糕点制作的族人。灵鹿背上驮着满满的灵花干、灵果脯,还有青禾谷新酿的灵花酒,远远便闻到浓郁的香气。
“陆大哥!阿木!”禾苗跳下灵鹿,提着裙摆跑过来,脸上满是笑意,“长老说灵枢山的甜禾米该收割了,让我们来帮忙做糕,顺便看看灵花田和灵蜂新巢!”她跑到小阿木身边,递给他一个布包,“这是青禾谷的‘灵果糖’,用灵花汁熬的,可甜了!”
小阿木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五颜六色的糖块,泛着淡淡的光,立刻塞了一块进嘴里,甜得眯起眼睛:“好吃!比灵心果干还甜!禾苗姐姐,你看我们的甜禾米,已经收割完了,陆哥哥说要做甜禾糕给你吃!”
陆行川走上前,与信使寒暄:“劳烦你们特意跑一趟,灵枢山的甜禾米刚晒干,正想请你们尝尝鲜。”信使笑着点头:“长老说,春会的准备要趁早,我们带来了青禾谷的糕点方子,还带来了‘灵花酱’,配着甜禾糕吃,味道更好。”
接下来的几日,灵枢山一派热闹景象。青禾谷的族人带着大家制作甜禾糕,将甜禾米磨成粉,加入灵花酱、灵蜜,揉成面团,蒸出来的甜禾糕泛着淡淡的金光,香气扑鼻,入口软糯香甜,灵气十足。小阿木和禾苗围在灶台边,学着揉面团,脸上沾了不少米粉,像两只小花猫,引得众人阵阵发笑。
陆行川则与信使一起,查看断脉崖的灵脉情况。此时的断脉崖,谷地中的水潭已汇成小溪,顺着灵脉故道往下流,最终汇入聚灵溪。共生芽的藤条长得愈发粗壮,藤叶繁茂,白色的小花挂满枝头,香气浓郁,引来无数灵蝶、灵蜂在此栖息。溪边长满了灵草,银苔藓的光芒照亮了整个谷地,灵气比灵枢山的灵脉泉还要浓郁。
“两山灵脉已彻底贯通了!”信使望着小溪,眼中满是激动,“你看这溪水,灵气纯正,与聚灵溪的水完全相融,往后,灵枢山和青禾谷的灵气会相互滋养,灵植会更繁茂,族人的修行也会更顺遂。”
陆行川点头,指尖凝起一缕灵气,顺着溪水往下探,能清晰地感应到青禾谷灵脉的回应,温暖而鲜活。他知道,长老期盼的百年灵脉重连,终于实现了。
回到灵枢山,甜禾糕已蒸好,灵禾菊酒也酿得差不多了。陆行川打开酒瓮,酒液泛着淡绿的光,里面浮着细碎的菊瓣,香气中带着甜禾米的醇厚、灵花的清润,比双灵酒更显清甜。“明年春会,就用这酒招待大家。”他给信使倒了一碗,“尝尝看,是否合青禾谷的口味。”
信使抿了一口,闭眼细细品味,良久才睁开眼,赞叹道:“妙!甜而不腻,醇而不烈,既有灵枢山的温润,又有青禾谷的清甜,两族的灵气都融在这酒里了!”
当晚,众人围坐在石阵旁,品尝着甜禾糕、灵禾菊酒,分享着灵脉贯通的喜悦。篝火熊熊燃烧,映着每个人的笑脸,灵蜂的鸣叫声、溪水的流淌声、众人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格外温暖。
禾苗拉着小阿木的手,坐在灵花田边,望着漫天繁星:“阿木,明年春会,青禾谷的灵花会开得更盛,我们可以在花田边搭个竹棚,一边品酒,一边看灵蝶飞舞。”小阿木用力点头:“我还要带你们去灵脉泉,看泉露凝结,再给你们摘最新鲜的灵心果!”
陆行川陪着老巫医和信使坐在石阵旁,手中端着灵禾菊酒,望着灵脉泉的方向。灵脉贯通后,灵脉泉的水汽更盛,泛着淡蓝的光,与断脉崖的灵气、青禾谷的灵脉缠在一起,像一张巨大的灵气网,守护着两族的土地和族人。
“陆小友,灵脉重连,两族情谊深厚,这都是你的功劳。”信使举起酒碗,“我敬你一杯,愿两族岁岁安康,年年丰收!”陆行川起身回敬:“这是两族共同的福气,愿我们的情谊,像这灵禾菊酒,越品越香;像这共生芽藤条,愈发坚韧。”
老巫医捋着胡须,眼中满是欣慰:“往后,灵枢山与青禾谷便是真正的一家人了。春会年年办,族人常往来,灵气相融,日子定会越来越兴旺。”
晚风拂过,带来甜禾米的清香、灵酒的醇香、灵花的余韵。陆行川望着灵田的方向,甜禾米的稻秆已被扎成捆,堆在田边,像一座座金色的小山;暖棚里的灵蜂已安静下来,新巢中藏着满满的灵蜜;石阵中的双灵酒瓮,还在静静陈化,等待着春会的开启。
他知道,明年的灵脉春会,定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盛会。两族的族人会相聚在灵花田边,品酒赏花,共话丰年;孩子们会结下更深的情谊,在灵山间追逐嬉戏;长老们会探讨灵植培育、灵脉养护的技巧,让两族的灵气愈发旺盛。
陆行川抿了一口灵禾菊酒,清甜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心中满是安宁与憧憬。灵脉已通,情谊已深,未来的岁月,灵枢山与青禾谷的族人,会在这片灵气充盈的土地上,共享阳光雨露,共抗风雨险阻,日子会像这陈化的醇酒、成熟的甜禾,愈发醇厚,愈发甘甜。
夜色渐深,篝火渐渐弱了下去,但灵枢山的灵气依旧鲜活,像一颗跳动的心脏,与青禾谷的灵脉遥相呼应,诉说着一段跨越百年的灵脉奇缘,一场绵延不绝的友邻情谊。春会可期,未来可盼,这片土地上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