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子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一个旧磨盘静静地矗立在角落,四周爬满了青苔,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默默诉说着往昔乡村生活中研磨粮食的故事。磨盘由上下两扇圆形的石头组成,上扇磨盘稍小,中间有一个圆孔,用于添加谷物。下扇磨盘较大且固定,表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磨纹,这些磨纹是长期研磨谷物留下的痕迹,它们相互交织,仿佛是岁月书写的独特篇章。磨盘的周围摆放着一些杂物,更增添了它的古朴与陈旧感。
陆延走进院子,目光立刻被这个旧磨盘吸引。他走上前,轻轻抚摸着磨盘粗糙的表面,指尖感受到石头的凉意,思绪也随之飘回到过去的时光。“这个旧磨盘,以前可是家里制作美食的关键工具,承载了好多温馨又美味的回忆。”陆延的眼神中满是怀念,往昔那些围绕着磨盘的生活场景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小时候,每到制作豆腐的时候,家里就会用到这个磨盘。母亲将浸泡好的黄豆一勺一勺地从磨盘的圆孔中倒入,父亲则推动着固定在上扇磨盘边缘的木杆,使磨盘缓缓转动。随着磨盘的转动,乳白色的豆浆从磨盘的缝隙中缓缓流出,滴落在下方放置的木桶里。陆延在一旁好奇地看着,时不时伸手去触摸那新鲜的豆浆,感受它的温热和滑腻。
除了制作豆腐,磨盘还被用来研磨玉米、小麦等谷物,将它们磨成细腻的面粉。一家人围在磨盘旁,分工合作,有人添谷物,有人推磨盘,有人负责收集磨好的面粉。在推磨盘的过程中,大家一边劳作,一边聊天,欢声笑语回荡在院子里。陆延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尝试推磨盘时,由于力气太小,磨盘几乎纹丝不动,但在家人的鼓励下,他逐渐掌握了技巧,磨盘也开始缓缓转动起来,那一刻,他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陆延还记得,有一年过年,村里的婶子们聚在一起制作传统的年糕。大家把糯米用磨盘磨成糯米浆,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制成了香甜可口的年糕。那一天,磨盘周围热闹非凡,婶子们的欢声笑语和磨盘转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磨粉机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磨盘,这个旧磨盘也渐渐被闲置在院子里。但每当陆延看到它,那些充满亲情和美食香气的场景就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这个旧磨盘,见证了家里的美食制作,也见证了家人之间的亲密合作与欢乐时光。”陆延感慨地说道。这时,你也走进院子,点头说道:“是啊,它承载着乡村的饮食文化,是我们对过去温馨生活的深深怀念。”
陆延和你商量着如何让这个旧磨盘在新时代发挥新的价值。或许可以对磨盘进行清理和修复,将其改造成一个独特的景观小品,在磨盘周围种上一些花草,让它成为院子里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或许可以把它捐赠给村子的民俗博物馆,配上关于传统磨盘使用方法和乡村美食制作过程的介绍,让后人了解过去乡村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院子里,阳光洒在旧磨盘上,它在陆延和你的注视下,仿佛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将继续在岁月中见证乡村的变迁,传承那份独特的乡村饮食文化与家庭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