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了拍摄地点变更的难题后,跨国电影项目终于迎来了正式开机。剧组人员满怀期待地奔赴新的拍摄地,然而,新的挑战却如影随形。
新拍摄地的气候条件与预期差异较大,给拍摄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拍摄期间,频繁的暴雨天气使得拍摄计划不得不一次次中断。原本紧凑的拍摄日程被打乱,剧组上下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每一次暴雨停歇,剧组人员都争分夺秒地准备拍摄,设备刚刚架好,可能又会迎来新的降雨,导致拍摄进度缓慢。
不仅如此,不同国家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习惯和沟通方式差异也逐渐凸显。国际制作公司的工作人员大多遵循西方的工作模式,注重效率和明确的分工;而“星辰延梦”工作室的团队成员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协作方式,更强调团队的整体性和灵活性。这使得在一些工作安排和决策上,双方容易产生分歧。
在一场重要场景的拍摄中,关于场景布置的细节问题,中方美术团队和外方导演就出现了不同意见。中方美术团队希望融入更多具有东方韵味的装饰元素,以突出电影中东方文化的特色;但外方导演担心过多的陌生元素会让国际观众感到困惑,坚持采用更简洁、国际化的风格。双方各执一词,气氛一度紧张。
陆延和苏星晨作为工作室的核心人物,深知此时团队的团结至关重要。他们分别与中方和外方人员耐心沟通,倾听双方的想法和顾虑。陆延对外方导演说:“这些东方元素是我们想要传达给全球观众的独特魅力,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故事背后文化内涵的体现。我们可以尝试以一种更巧妙的方式融入,让观众在欣赏电影时自然地感受到文化的交融。”苏星晨则对中方美术团队表示:“我们也要考虑到国际观众的接受度,在保留东方韵味的同时,对元素的呈现方式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易于理解。”
经过陆延和苏星晨的协调,双方最终达成了共识。美术团队巧妙地简化了一些东方元素的表现形式,并通过灯光和布局的设计,让这些元素既能展现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又不会显得突兀。这场场景的拍摄十分顺利,最终呈现出了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融合了东西方审美的场景得到了剧组人员和外方导演的一致称赞。
在应对这些拍摄波折的过程中,工作室旗下的演员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了要适应新的拍摄环境和气候条件,他们还需要与来自不同国家的演员进行紧密配合。语言虽然经过前期的培训有所改善,但在实际拍摄中,一些细微的情感表达和台词的精准把握仍存在困难。
林晓在与一位外国演员对戏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对方演员的表演风格较为奔放直接,而林晓习惯的是内敛细腻的表达方式,两人在情感互动上总是难以达到完美的契合。林晓感到十分沮丧,担心自己会影响拍摄进度。
陆延察觉到了林晓的情绪变化,他主动找到林晓,分享自己早年与国外演员合作的经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演风格确实有所不同,但这也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你可以尝试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角色的情感,同时将自己细腻的表演方式融入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且,不要害怕犯错,多与对方沟通交流,你们一定能找到最佳的合作方式。”
在陆延的鼓励和指导下,林晓积极与对方演员沟通。他们利用休息时间一起探讨角色,分享彼此对角色的理解和感悟。通过不断地磨合,两人逐渐找到了默契,在后续的拍摄中配合得越来越顺畅,为电影贡献了精彩的表演。
这些波折并没有让剧组人员气馁,反而让整个团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面对困难,大家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寻找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中方和外方工作人员之间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不同文化背景的团队成员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创作集体。
随着拍摄工作的逐步推进,电影的精彩画面逐一呈现在众人眼前。尽管经历了诸多波折,但剧组人员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他们坚信,这部凝聚了无数心血和努力的跨国电影,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为“星辰延梦”工作室的国际发展之路翻开崭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