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学开始,第一个提问的是周小虎:“先生,我修炼《肉身修炼法》,劲力刚猛有余,变化不足,与人对敌时常感滞涩,如何解决?”
周明看他一眼,淡然道:“你只知炼筋如弓弦,却不知弓弦亦可作鞭使。”
“问题不在劲,在你的意。回去观摩三日流水,何时能一拳击出水花九转,便通了。”
周小虎闻言,精壮的身躯猛然一震,双目之中先是迷茫,而后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他竟是不等片刻,当场闭目,手臂缓缓抬起,又缓缓落下,仿佛在感受着空气中无形的流动。
片刻后,他重重吐出一口浊气,对着高台深深一躬,而后盘膝坐下,竟是直接陷入了深层次的感悟之中。
这一幕,让在场许多还在犹豫的人心头一凛。
先生之言,字字珠玑,竟有立竿见影之效!
一名负责工厂管理的玩家立刻起身,他的问题现实而具体:“先生,如何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我们试行的计件工资制,已经遇到了瓶颈。”
周明微微颔首:“人非机器。流水线上的螺丝,拧久了也会麻木。计件制解决了‘多劳多得’,却没有解决‘为何而劳’。”
“引入‘班组竞争’,以团队荣誉为引;设立‘荣誉榜’,以个人尊严为荣;增设‘技术革新奖’,以智慧创造为贵。”
“记住,物质的激励有上限,精神的追求无止境。”
那名玩家呆立当场,脑中仿佛有无数电光闪过。
班组竞争、荣誉榜、技术革新奖……这些词汇在他的脑海中迅速构建出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的工厂管理模型。
他脸上的困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醍醐灌顶的狂喜。
他重重鞠躬,坐下的瞬间便迫不及待地掏出随身的小本子,开始奋笔疾书,生怕错过任何一丝灵感。
一问一答,一言一悟。
演武场上的气氛,从最初的肃穆,逐渐变得炽热。
终于,一个身影站了起来,他的动作沉稳,气息渊渟岳峙,正是刚刚踏入洗髓之境的镇守使,徐莽。
他一开口,声音洪亮如钟,传遍全场:“先生,我已入洗髓,淬炼骨髓,气血自生。”
“但总感觉肉身与这方天地间,始终隔着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薄膜。”
“无论如何发力,如何感应,都无法将其捅破。请先生解惑!”
此问一出,李铁山、赵无极等所有踏入锻骨境的高手,全都精神一振,目光灼灼地望向高台。
这,也是他们即将面临的关隘!
周明看着徐莽,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赞许的微笑:“你已在门内,却还用门外的眼光看世界。”
“你以为你在呼吸,其实是肺腑在呼吸。你以为你在感应,其实是皮肉在感应。”
他伸出一根手指,指向天空,又指向大地。
“忘掉你的呼吸,去感受风的呼吸,水的呼吸,山的呼吸。”
“你脚下的土地,每一次轻微的震颤,都是它在呼吸。”
“你身边的空气,每一次温柔的拂动,都是它在呼吸。”
“何时你的心跳,能与大地的脉动同频;你的呼吸,能与山间的风云同步。”
“这层隔膜,无需去捅,它自会消融。那时,‘换血’之门自开。”
轰!
徐莽如遭雷击,浑身剧震。他呆呆地站在原地,眼中是前所未有的迷茫与震撼。
忘掉呼吸?感受天地的呼吸?
这是何等玄妙的境界!
他闭上双眼,不再刻意去吐纳,而是放开心神,去聆听,去感受。
一秒,两秒……他的脸色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那是旧有呼吸法被强行压制的痛苦。
可他死死坚持着。
渐渐地,他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
他仿佛听到了演武场外,树叶被风吹过的沙沙声,那声音竟像极了某种奇特的韵律。
他感觉到了脚下的大地,传来一阵阵极其微弱、却坚实有力的脉动。
他的心跳,不知不觉间,竟开始向着那股脉动靠拢。
一股前所未有的舒畅感,从脚底涌泉穴直冲天灵。
徐莽猛地睁开眼,眼中爆发出难以言喻的狂喜。
他虽然未能立刻突破,却已然找到了那条通往新世界的小径!
“谢先生指路!”
他再次深深一拜,那高大坚毅的身躯,此刻却带着孩童般的虔诚与喜悦。
三日三夜,问答不休。
李铁山问,军煞之气如何凝练如实质,杀人于百步之外。
周明言:意为帅,气为兵。帅强兵勇,杀意所至,气血自凝。
赵无极问,传统国术的拳架,在新武道体系中是否已是无用糟粕。
周明言:拳架是舟,渡人过河。已过河,舟可舍,但造舟之法,不可忘。那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后人创新的根基。
苏清雪问,民智初开,武力泛滥,如何避免礼崩乐坏,秩序失控。
周明答:法治为缰。以绝对公正之法,为力量套上缰绳。任何人,任何武力,皆在法下。
一个个问题被提出,从武道关隘、功法瓶颈,到农业技术、行政管理、战术指挥,包罗万象。
仿佛将整个振华体系运行中遇到的所有疑难杂症,都摊开在了阳光下。
周明始终负手立于高台,应对自如。
他的回答,往往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却总能一语点破问题的本质,为提问者打开一扇全新的窗户。
在【传道授业】天赋那近乎“言出法随”的恐怖作用下。
他的每一句话,都如同大道真理,直接烙印在听者的心神深处,令其瞬间领悟,再无半分疑虑。
于是,演武场上出现了旷古绝今的奇景。
时而有人听罢一言,当场盘膝,周身气血鼓荡,骨节发出噼啪爆响,竟是困扰数月的瓶颈豁然贯通。
时而有人满面红光,仰天长啸,筋腱齐鸣之声连成一片,引动周遭武者气机交感,形成小范围的突破浪潮。
时而有人泪流满面,对着高台连连叩首,那是解决了心中最大困惑后的精神解脱。
整个演武场,变成了一座巨大的气血烘炉。
数千名武者,从炼皮到锻骨,气息此起彼伏,交相辉映。
无数道或强或弱的气血之力冲天而起,混杂着突破时的精神意志,在演武场的上空搅动风云,竟让那汇聚而来的天地灵气,凝聚成了肉眼可见的淡白色漩涡!
这不再是讲学。
这是在传道!是在造化!
当最后一人心满意足地坐下,已是第三日的黄昏。
夕阳的余晖洒落,为高台上那道白色的身影镀上了一层神圣的金色光晕。
整个演武场,数千人,无论新旧,无论亲疏,无论何等境界,望向周明的目光中,都只剩下最纯粹的狂热与崇拜。
如果说之前,他们追随先生,是因为先生给予了他们力量、地位和希望。
那么此刻,他们仰望先生,是因为先生就是他们心中的“道”!
周明平静地看着台下实力暴涨的众人,感受着那一道道汇聚而来,涌入自己识海的庞杂感悟,眼中闪过一抹深邃的光。
这些人,是他撬动这个世界的杠杆。
而他自己,则是那个支点。
他缓缓抬手,场中瞬间鸦雀无声。
“三日解惑,到此为止。”
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终结意味。
所有人都心头一紧,难道,这场旷世难逢的机缘,就要结束了?许多人脸上甚至露出了浓浓的不舍。
周明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嘴角微微上扬。
“不过,本次讲学,还有最后一项。”
众人精神一振,再次屏住了呼吸。
只听周明的声音,缓缓在每个人耳边响起。
“接下来,我将为尔等,亲身演练一遍,从壮体到洗髓,力的运用法门。”
“能领悟多少,看你们各自的造化了。”
话音落下的瞬间。
他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