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熟悉的院门,踏入阔别一年的家,一股混合着饭菜香和淡淡潮汕老屋气息的暖意扑面而来。这是潮安县的家,是江涛生命中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根。
“爸,妈!我回来了!”
正在厨房忙碌的母亲李秀云闻声立刻探出头来,脸上瞬间绽开惊喜的笑容:“小涛!哎哟,可算到家了!路上累不累?快,快放下行李!”她一边在围裙上擦着手,一边快步迎了出来。
父亲江建国也从堂屋走出来,脸上虽不像母亲那般外露,但眼底的欣慰和笑意却藏不住:“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路上还顺利吧?”
江涛放下行李,仔细打量着父母。父亲的精神头看起来不错,腰杆依旧挺直;母亲的气色也很好,眉眼间都是见到儿子的喜悦。看到他们身体康健,江涛悬着的心才算彻底放下,旅途的疲惫仿佛也被这份踏实感冲淡了不少。
“顺利着呢,爸,妈。”江涛笑着回应,“火车挺准点的。你们身体都好吧?”
“好,好着呢!”李秀云连连点头,拉着儿子左看右看,“饿了吧?饭马上就好,有你爱吃的卤鹅和鲜鱼丸!”
一家人围坐在熟悉的八仙桌旁,桌上摆满了地道的潮汕家常菜,香气四溢。家的味道,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比拟的温暖。江涛大快朵颐,享受着久违的母亲的手艺。
饭吃到一半,江涛放下碗筷,从随身的背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推到父母面前。
“爸,妈,快过年了,这是给家里过年的。”
江建国和李秀云都是一愣。李秀云拿起信封,入手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里面是崭新的一沓沓百元大钞,目测有三万块。
“小涛!这……这么多钱?”李秀云有些惊讶,也有些不安,“你在外面读书,开销也大,别把钱都给家里……”
江建国也皱起眉头:“是啊,家里不缺钱用,你留着,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
江涛早就想好了说辞,语气轻松而肯定:“爸,妈,你们放心吧。我现在真不缺钱。”他看着父母疑惑的眼神,笑着解释道,“我跟着学校老师还有外面的一些公司做程序开发,就是……写电脑软件那方面的,活儿接了不少,报酬挺可观的。你们儿子现在也算半个‘It精英’了!”他用了一个当时还算新鲜时髦的词儿,带着点年轻人的俏皮。
“这钱啊,就是想让你们过年宽裕点,该买啥买啥,该花就花,别省着。”江涛语气诚挚,“我在外面能照顾好自己,也有收入来源,你们拿着,我才安心。”
看着儿子自信沉稳的笑容,听着他言之凿凿的解释,江建国和李秀云对视一眼,眼中的疑虑渐渐被欣慰和自豪取代。儿子长大了,出息了,懂得反哺家庭了,这份孝心远比金钱本身更让他们窝心。
“唉……你这孩子……”李秀云眼眶有些湿润,小心地把信封收好,“行,妈给你存着,以后娶媳妇用。”
江建国也点点头,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好,你有这份心,爸高兴。不过还是那句话,在外头,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
“知道了爸,你们就放心吧!”江涛笑着保证道。
置办年货:
第二天,江涛睡到日上三竿,在自家温暖舒适的床上醒来,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气。吃过母亲精心准备的潮汕白粥配小菜,他揣着钱包就出了门。
年关将近,县里最大的商场人头攒动,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红彤彤的对联、福字挂满了货架,各种年货琳琅满目。江涛推着购物车,像个真正的“归家游子”一样,兴致勃勃地开始采购。
他精心挑选了上好的腊味、干货(如香菇、虾干、鱿鱼干),又买了些时令的糖果、瓜子、坚果,还有几箱寓意吉祥的水果(潮州柑必不可少)。这些都是为过年期间招待亲戚朋友准备的。
接着,他径直走向烟酒专柜。
“麻烦,拿四条中华,软盒的。” 又走到旁边高档食品区,“还有,这种进口巧克力礼盒,给我拿四盒。”
营业员麻利地打包好。看着这堆价值不菲的年货,江涛心里已经有了盘算:那四条中华烟,两条给父亲,另外两条,连同两盒精致的巧克力糖果,自然是要送给苏晓雯的。昨天火车上人家帮忙订票又不要钱,这份心意得好好回馈一下,正好也当新年礼物。剩下的烟糖,就留在家里待客。
结账时,三千多块钱花出去,江涛眼睛都没眨一下。这点钱对现在的他来说,确实算不得什么负担。他轻松地拎着几大袋沉甸甸的年货,在商场门口拦了辆出租车。
回到家里,江涛把大包小包的年货搬进屋。他特意找出那个装着两条中华烟和两盒巧克力的袋子,递到正在看报的父亲面前。
“爸,给你准备了两条好烟,过年抽。不过还是得注意身体,少抽点。”
江建国看着那熟悉的红色烟盒,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脸上却故作严肃:“又乱花钱……”
“过年嘛,喜庆!”江涛笑着,又把其他年货分门别类放好,“妈,这些吃的放哪里?”
看着儿子忙碌的身影,看着那堆代表着儿子心意和能力的年货,江建国和李秀云脸上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屋子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糖果的甜味,还有那份浓浓的、即将到来的团圆年味。这一切,都因儿子的归来和他那份沉甸甸的孝心与担当,而显得格外温暖和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