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滨海市迎来了第一场雪,细碎的雪花飘落在工作室的玻璃窗上,渐渐凝结成一层薄薄的冰花。苏清颜站在窗前,手里拿着《文化寻踪记》的拍摄日程表,指尖划过“山东淄博站——陶瓷文化与苹果助农”的字样,心里既充满期待,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就在昨天,《文化寻踪记》的官方账号发布了嘉宾阵容,苏清颜的名字赫然在列,配文“以公益之心,探文化之美,期待与苏清颜一起,走进乡村,传递温暖”。消息一出,立刻登上了微博热搜,#苏清颜加盟央视文化综艺#的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媒体纷纷报道“正能量主播跨界文化综艺,开启公益助农新路径”,粉丝们更是在评论区欢呼雀跃,期待着节目开播。
工作室的办公区里,团队成员们正忙碌地筹备着淄博站的拍摄。林薇拿着一份农产品调研表,快步走到苏清颜身边:“颜姐,淄博的苹果种植户我们已经对接好了,有120户农户参与这次助农活动,其中80%是留守老人和返乡青年。我们计划在节目中设计‘陶瓷苹果罐+苹果’的礼盒,既结合当地陶瓷文化,又能提升苹果的附加值。”
苏清颜接过调研表,仔细看着上面的数据:“返乡青年的比例这么高?他们有没有什么特别的需求?比如电商运营培训、品牌推广支持之类的。”
“我们已经和当地政府沟通了,计划在拍摄期间联合举办一场‘乡村电商培训班’,邀请平台运营专家为农户讲课。”林薇补充道,“节目组也同意在节目中加入培训的片段,让更多返乡青年看到‘文化+农业+电商’的发展前景,鼓励他们留在乡村,建设家乡。”
技术组的老王这时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台摄像机:“颜姐,我们测试了新的拍摄设备,能更好地捕捉陶瓷制作的细节和苹果采摘的场景。我们还准备了无人机,用来拍摄淄博苹果园的全景,让观众直观地看到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强对农产品的信任。”
看着团队成员们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苏清颜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从最初几个人的小工作室,到如今能承接央视综艺的合作,从一场小小的公益直播,到如今能联动地方政府、公益组织开展乡村振兴项目,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大家的付出。她想起刚做公益助农时,有人质疑她“作秀”“想红”,有人劝她“专注直播带货就好,别管公益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但正是团队的坚持和粉丝的信任,让她走到了今天。
“对了颜姐,刚才收到了望江县教育局的消息,咱们捐赠的图书角已经全部建成了,孩子们下周就能用上新图书。”小吴拿着手机跑过来,屏幕上是乡村学校的照片——崭新的书架上摆满了图书,孩子们坐在书桌前,脸上满是好奇和开心,“王主任说,孩子们还画了画,托我们转交给你,感谢你和粉丝们的帮助。”
苏清颜接过手机,看着照片里孩子们纯真的笑容,眼眶渐渐湿润。这些笑容,是她坚持公益的最大动力,也是她面对质疑时最坚定的底气。她想起望江县的张大爷,想起临县的苹果种植户,想起那些因为公益直播而改变生活的农户们,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然而,就在这份喜悦与期待中,一丝隐忧也悄然爬上苏清颜的心头。昨天晚上,她在网上看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人在论坛发帖质疑“苏清颜借公益综艺洗白,实则想进军娱乐圈”,有人截图她之前直播时的片段,断章取义地说“她早就开始商业化,公益只是人设”;还有同行在私下散布消息,说“《文化寻踪记》的公益环节是剧本,农户都是演员,销售额也是造假的”。
虽然这些声音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粉丝们也在积极反驳,但苏清颜知道,随着节目开播,关注度越来越高,类似的质疑和抹黑可能会越来越多。她不怕辛苦,不怕挑战,却怕这些负面声音会影响观众对公益的信任,怕农户们因为这些谣言而受到伤害,怕团队的努力因为这些恶意揣测而被否定。
“颜姐,你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林薇注意到苏清颜的神色有些凝重,轻声问道。
苏清颜摇摇头,将手机递给林薇,指着那些负面评论:“你看这些帖子,虽然现在影响不大,但节目开播后,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制造更大的舆论风波。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出现‘公益人设崩塌’的负面舆情。”
林薇接过手机,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我明白你的担心。我们可以提前和节目组沟通,增加‘公益环节纪实’的内容,比如拍摄农户收到预付款的银行流水、公益基金的捐赠凭证,用真实数据回应质疑;同时,我们可以邀请粉丝代表、公益组织志愿者参与节目录制,作为‘公益监督员’,全程见证公益环节的落地,增强公信力。”
陈姐也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在合同中增加‘舆情应对’条款,一旦出现恶意抹黑、造谣的情况,节目组需要配合我们发布澄清声明,提供相关证据;另外,我们可以提前联系媒体,在节目开播前做一次深度访谈,详细介绍公益环节的规划和落地措施,主动传递正面信息,抢占舆论高地。”
团队成员们的建议,让苏清颜心里的隐忧渐渐消散。她知道,只要自己坚守初心,用真实的行动和透明的数据回应质疑,就不怕任何恶意抹黑;只要团队齐心协力,提前做好预案,就能应对各种潜在的危机。
当天下午,苏清颜召开了团队会议,专门讨论“舆情风险防范”和“公益环节落地保障”。会议上,大家制定了详细的方案:一是建立“公益数据透明平台”,实时公布节目助农销售额、公益基金使用情况、农户受益名单;二是组建“舆情监测小组”,24小时监控网络舆情,及时发现并回应负面声音;三是邀请第三方公益组织作为“监督方”,全程参与节目公益环节,定期发布监督报告。
“其实,有质疑也是好事。”陆时衍在会议结束后,特意来到工作室,安慰苏清颜,“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公益,关注乡村振兴。只要我们行得正、坐得端,用真实的成果说话,就能赢得大家的信任。而且,我已经让星耀直播的法务团队做好准备,一旦出现恶意造谣、抹黑的情况,我们会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权益,绝不让你的公益初心被玷污。”
苏清颜看着陆时衍坚定的眼神,心里渐渐踏实下来。她知道,陆时衍永远是她最坚实的后盾,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陪在她身边,支持她、保护她。
晚上,苏清颜在自己的账号上发布了一段长文,标题是《致所有关注我的人:公益是初心,不是人设》。文中,她详细讲述了自己做公益助农的初衷,分享了望江县农户的真实故事,公布了公益基金的使用明细和乡村学校图书角的建设照片,并承诺:“在《文化寻踪记》的拍摄中,我会始终坚守公益初心,用真实的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用透明的数据回应大家的关注。如果大家发现任何公益环节的问题,欢迎随时监督、举报,我会第一时间整改。”
长文发布后,迅速引发了广泛共鸣。粉丝们纷纷留言支持:“颜姐一直用行动证明自己,那些质疑的人可以闭嘴了!”“公益数据透明化太赞了,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主播!”“期待节目开播,相信颜姐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温暖的故事!”媒体也纷纷转发长文,评价道:“苏清颜用透明化、公开化的方式回应质疑,不仅展现了‘正能量主播’的担当,也为公益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夜色渐深,苏清颜站在窗前,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里满是坚定。她知道,《文化寻踪记》的拍摄是一个新的起点,这里有鲜花和掌声,也可能有质疑和挑战;有光明和希望,也可能有隐藏的危机。但只要坚守公益初心,带着真诚与热爱,带着团队的支持和粉丝的信任,她就有信心走好每一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更多关于文化传承与公益助农的温暖故事。
她拿起桌上的拍摄日程表,在“淄博站”的旁边写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八个字。笔尖落下的瞬间,她仿佛看到了淄博苹果园里挂满枝头的果实,看到了陶瓷匠人手中渐渐成型的苹果罐,看到了农户们收到预付款时的笑容,看到了孩子们在新图书角读书的身影……这些画面,汇聚成了她前行的力量,也让她更加坚信,只要步履不停,未来一定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