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清晨,柳先生的小院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苏清鸢坐在书桌前,跟着柳先生学习京城方言。她拿着一本标注着京城方言发音的小册子,逐字逐句地跟着柳先生念:“‘您’在京城是对长辈和有身份的人的尊称,不能说‘你’;‘劳驾’是请人帮忙时用的,比‘麻烦你’更礼貌;‘借光’是让人让路时用的,语气要温和……”
柳先生一边纠正苏清鸢的发音,一边讲解京城方言的特点:“京城方言比咱们青溪镇的方言更委婉、更讲究,很多词语都有特定的用法,比如称呼官员要称‘大人’,称呼商人要称‘掌柜的’,称呼文人要称‘先生’。你在京城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用词,不然很容易被人笑话,甚至还会得罪人。”
苏清鸢认真地记着笔记,时不时还会提问:“先生,要是遇到不认识的人,该怎么称呼呢?还有,跟官员说话时,要注意哪些礼仪?”
“遇到不认识的人,若是看起来年纪大,就称‘老伯’‘老夫人’;若是年纪轻,就称‘公子’‘姑娘’。”柳先生耐心地解答,“跟官员说话时,要弯腰行礼,目光不能直视官员的眼睛,说话要简洁明了,不能滔滔不绝,也不能打断官员的话。官员问话时,要如实回答,不能隐瞒,也不能夸大其词。”
除了京城方言和官场礼仪,苏清鸢还开始着手安排青溪镇的事务,为入京做准备。她首先找来了阿巧——阿巧是药膳坊的老伙计,做事认真负责,对药膳坊的情况也很熟悉。苏清鸢将药膳坊的账本和管理手册交给阿巧:“阿巧,我打算去京城一趟,这段时间,药膳坊就交给你打理了。这是药膳坊的规章制度,里面写了食材采购、药膳制作、客人接待、账目管理的要求,你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去找周伯昌或者柳先生帮忙。”
阿巧接过账本和管理手册,郑重地点点头:“掌柜的,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打理药膳坊,不会让你失望的!”
苏清鸢又找来药膳坊的其他伙计,召开了一个会议,宣布了阿巧的代理掌柜身份,还强调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大家要听从阿巧的安排,认真做事,不能偷懒,也不能欺负客人。谁要是违反了规章制度,不管是谁,都会按照规定处罚。”
伙计们纷纷表示会遵守规章制度,好好做事。苏清鸢又特意叮嘱负责采购食材的伙计:“采购食材时,一定要挑选新鲜、优质的,不能以次充好,也不能贪图便宜。每天采购的食材都要记录在账本上,晚上交给阿巧核对。”
安排好药膳坊的事务后,苏清鸢又去找周伯昌,商量“清鸢牌”中成药的合作事宜:“周叔,我去京城后,‘清鸢牌’中成药的生产和销售就拜托你了。我们之前约定的利润分成不变,每个月的利润由账房先生结算后,一部分存入我的账户,一部分用于扩大生产和研发新的中成药。要是研发新的中成药需要药材,你就去我空间的药田采摘,或者跟县城的药材商合作,一定要保证药材的质量。”
周伯昌点点头:“清鸢,你放心去吧!‘清鸢牌’是咱们一起打拼出来的,我一定会好好打理,不会让它出问题。你在京城要是需要帮忙,随时给我捎信,我一定尽力帮你。”
苏清鸢还为苏明轩和苏明玥准备了足够的学费和生活费。她将银子分成两份,一份交给柳先生,作为弟妹的学费和在柳先生家的生活费;另一份交给阿巧,作为弟妹平时的零花钱和购买书籍、文具的费用。她还特意叮嘱苏明轩和苏明玥:“姐姐去京城后,你们要好好跟着柳先生读书,不能偷懒。明轩要多照顾明玥,明玥也要听话,有什么事就找柳先生或者阿巧帮忙,不要让姐姐担心。”
苏明轩握紧拳头,认真地说:“姐姐,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读书,还会照顾好妹妹,等你回来,我一定让你看到我的进步!”
苏明玥也拉着苏清鸢的手,小声说:“姐姐,你在京城要照顾好自己,早点回来,我会想你的。”
苏清鸢摸了摸妹妹的头,眼眶有些发红:“姐姐会尽快回来的,你们也要照顾好自己。”
除了这些,苏清鸢还将空间里的医书和兵器图谱整理好,挑选了几本重要的医书和兵器图谱带在身边,打算在去京城的路上研读。她还从空间里取出一些珍贵的药材和灵泉水,装在特制的药箱里,以备不时之需。
一切准备就绪后,苏清鸢站在药膳坊的门口,看着熟悉的街道和来来往往的百姓,心里满是感慨。青溪镇是她穿越到这个时代后的第一个家,这里有她熟悉的人,有她付出的努力,有她收获的友谊和信任。虽然要暂时离开,但她知道,这里永远是她的后盾。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看向京城的方向,眼神坚定。她知道,入京之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她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积累的人脉、知识,一定能在京城站稳脚跟,实现自己的梦想,让“清鸢牌”中成药帮助更多的人,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