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县衙的鼓声在清晨响起,沉闷而有力,传遍了半个县城。今天是审理“清鸢药膳坊”被砸一案的日子,消息早已传开,不少百姓都围在衙门外,想看看这起轰动全镇的案子最终会如何判决。
苏清鸢穿着一身素雅的青布衣裙,神情平静地站在衙门外。她的身后跟着阿巧和阿珍,两人的脸上还带着一丝惊魂未定,但更多的是期待和愤怒。为了今天的庭审,苏清鸢做了充分的准备,她将所有证据都仔细整理好,放在一个干净的木盒里。
不多时,衙役高声喊道:“升堂——!”
苏清鸢深吸一口气,带着阿巧和阿珍,跟着衙役走进了大堂。
大堂之上,县令大人端坐于公案后,神情威严,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堂下。公案两侧,衙役们手持水火棍,整齐地站立着,气氛庄严肃穆。
陈福和那四个参与砸店的混混,被衙役押着跪在堂下。陈福的头发有些凌乱,脸色苍白,眼神躲闪,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嚣张气焰。那四个混混更是吓得瑟瑟发抖,头埋得几乎要碰到地面。
“堂下何人?所为何事?”县令大人一拍惊堂木,沉声问道。
苏清鸢上前一步,躬身行礼:“民女苏清鸢,乃‘清鸢药膳坊’店主。今日前来,是为告陈福故意寻衅滋事,砸毁民女店铺一案。”
陈福也连忙抬起头,声音有些颤抖:“草民陈福,冤枉啊大人!草民没有砸苏姑娘的店,这都是误会!”
“误会?”县令大人冷哼一声,“是不是误会,待本官查问便知。苏清鸢,你说陈福砸了你的店,可有证据?”
“回大人,民女有证据。”苏清鸢从木盒里拿出一叠纸,递给旁边的衙役,“这是案发当日,民女店铺被砸后的现场勘查记录,上面有官差大人的签字画押。还有这些,是民女收集的证人证言,包括隔壁的王大叔、斜对门的李婶,他们都可以作证,案发当晚看到陈福带着人闯入民女的店铺。”
衙役将证据呈给县令大人。县令仔细翻看了一遍,点了点头,又看向陈福:“陈福,你可有话要说?”
陈福眼神闪烁,支支吾吾地说:“大人,这些人都是苏清鸢请来的托,他们的话不可信!我当晚根本就不在现场,我一直在家里睡觉!”
“你在说谎!”苏清鸢立刻反驳,“大人,民女还有其他证据。”
她又从木盒里拿出一块破碎的牌匾碎片,上面还能看到“福记”两个字的残留痕迹:“大人,这是民女在店铺被砸现场找到的,上面的字迹和陈福点心铺的招牌一模一样。而且,案发前几日,陈福就曾多次派人到民女的店铺寻衅滋事,有伙计故意找茬,还有人在门口泼脏水、挪动招牌,这些都有证人可以作证。”
县令大人接过牌匾碎片,仔细看了看,又传召了王大叔和李婶等人上堂作证。
王大叔和李婶等人一一上堂,如实陈述了他们看到的情况,包括陈福派人找茬、泼脏水、挪招牌,以及案发当晚看到陈福带着人砸店的经过。他们的证词条理清晰,相互印证,没有丝毫破绽。
陈福的脸色越来越白,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知道,这些证据已经足以证明他的罪行,但他还是不甘心就此认罪,依旧在强辩:“大人,就算我之前有不对的地方,但砸店的事情真的不是我干的!一定是有人陷害我!”
“事到如今,你还敢狡辩?”县令大人脸色一沉,再次一拍惊堂木,“传被抓获的混混上堂!”
那四个混混被衙役押到堂前,吓得魂飞魄散。不等县令大人审问,其中一个胆子较小的混混就哭着说:“大人,我招!我全都招!是陈福给了我们钱,让我们跟着他去砸苏姑娘的店的!他说苏姑娘抢了他的生意,要给她点颜色看看!”
其他三个混混见有人带头招供,也纷纷跟着认罪,将陈福如何指使他们、如何策划砸店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铁证如山,陈福再也无法抵赖。他瘫软在地上,面如死灰,口中喃喃地说:“我认……我认罪……”
县令大人看着陈福,语气严肃地说:“陈福,你因嫉妒苏清鸢的‘清鸢药膳坊’生意红火,多次寻衅滋事,最终竟带人砸毁店铺,损坏财物,其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根据本朝律例,判决如下:”
他顿了顿,提高了声音:“一、陈福需赔偿苏清鸢‘清鸢药膳坊’的全部损失,包括被砸毁的桌椅、碗碟、药材等,共计纹银五十两;二、陈福需在青溪镇最繁华的街道张贴告示,公开向苏清鸢道歉,为期三日;三、陈福及参与砸店的四名混混,各杖责二十,以儆效尤!”
“大人英明!”苏清鸢躬身行礼,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陈福虽然心中不甘,但也不敢再反驳,只能低声应道:“草民……服判。”
县令大人宣布退堂,衙役们押着陈福等人下去行刑。
苏清鸢走出县衙,阳光洒在她的身上,暖洋洋的。阿巧和阿珍激动地围了上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姑娘,太好了!我们赢了!”阿巧兴奋地说。
“是啊,姑娘,陈福终于受到惩罚了!”阿珍也高兴得热泪盈眶。
苏清鸢看着她们,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了,都过去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修复店铺,重新开业。”
围观的百姓们也纷纷围了上来,向苏清鸢表示祝贺。
“苏姑娘,真是太好了,恶人终于有恶报了!”
“是啊,苏姑娘你不仅医术高明,还这么有胆识,我们都佩服你!”
“以后我们一定常去你的药膳坊光顾!”
苏清鸢一一向大家道谢,心中充满了感激。她知道,没有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她也不可能这么顺利地赢得这场官司。
回到“清鸢药膳坊”,看着依旧有些狼藉的店铺,苏清鸢并没有气馁。她立刻开始组织人手,清理废墟,修复损坏的地方。街坊邻居们得知消息后,也纷纷主动前来帮忙。有的帮忙清理垃圾,有的帮忙修理桌椅,有的则送来食材和药材。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仅仅用了三天时间,“清鸢药膳坊”就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模样。不仅如此,苏清鸢还趁着这次机会,对店铺进行了一些小小的改造,让店铺看起来更加整洁、温馨。
开业那天,“清鸢药膳坊”张灯结彩,锣鼓喧天。许多百姓都前来捧场,店里挤满了客人。陈福也按照判决,在镇上最繁华的街道张贴了道歉告示,引得不少百姓驻足观看,对他指指点点。
苏清鸢站在柜台后,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这场风波虽然给她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但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会继续用心经营“清鸢药膳坊”,用自己的医术和药膳,帮助更多的人,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