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的恢复速度,快得让小疾臣都感到惊讶。不过短短三四日,她因能量透支而导致的虚弱便大为缓解,苍白的脸颊也重新有了血色。这并非单纯的体质强健,更像是她体内那股与星枢相连的奇异能量,具备着超乎寻常的自愈与补充特性。
在静养中,她没有停止思考。那日广场上强行将数千人拖入火海幻境的经历,虽然险死还生,却也如同在她面前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她不再将那种能力视为完全失控的、情绪驱动的爆发,而是开始尝试去理解、去复盘其中的规律。
她闭目凝神,反复“回放”当时的每一个细节,星枢的灼热旋转、体内能量的奔流路径、精神意志的高度凝聚、以及最终那股力量如同涟漪般扩散出去,与人群生物磁场产生强制共振的微妙感觉。
她隐约捕捉到了一些关键。
能量引导而非蛮力输出。成功的关键不在于耗尽所有力量去“覆盖”所有人,而在于找到一个恰当的“频率”,像钥匙插入锁孔一样,巧妙地引导自身能量场与目标群体的生物磁场产生共振。星枢在其中扮演了“调频器”和“放大器”的角色。
情绪是催化剂,而非唯一驱动力。强烈的情绪可以瞬间提升能量场的强度和渗透性,但也容易导致失控。或许,在更冷静、更专注的状态下,进行更精细、更小范围的引导,才是可持续且更安全的使用方式。
信息植入的精准性。幻境的内容,取决于她精神意志中“编码”的信息。上次是简单粗暴的痛苦投射和反击抗争。如果……如果能更精细地控制这种“编码”,是否可以实现更复杂的信息传递,甚至……引导性的暗示?
这些还只是模糊的感悟和猜想,距离真正掌控还有很远的路。但她知道,她已经触摸到了门槛。这股力量,若能善加利用,或许能成为她在这个时代立足、甚至改变某些事情的利器。
身体稍一恢复,她便不再耽于休养。
如今她在周原的声望,因那场惊天动地的“神迹”而达到了顶峰。从待焚的“瘟神”到天佑的“神女”,这身份的逆转带来了巨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她必须乘胜追击,将这虚无缥缈的“神名”,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能够拯救生命、稳定局面的力量。
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彻底扭转瘟疫的局势,能救一个人是一个人。
她首先找到了西伯侯。
此刻的她,在面对姬昌时,少了几分以往的谨小慎微,多了几分基于实力的从容与坚定。
“侯爷,前日幻境,乃永宁情急自保,惊扰众人,实属无奈。”
她先为那日的“神罚”定了性,并非滥杀,而是自保与警示:“然,境虽散,疫未除。如今民众已知晓吾非灾源,正是推行防控良策、凝聚人心之时。”
姬昌看着她,目光深邃。眼前的女子,经历烈火而不焚,引动玄鸟,操控人心于无形,其神秘与力量已毋庸置疑:“贞人欲如何?”
“请侯爷赋予吾全权,统筹岐邑防疫之事!”
永宁朗声道:“此前措施难以推行,皆因人心惶惶,互不信赖。如今,永宁愿以此‘神女’之名,担保各项措施之必要,并亲自督导执行!”
她需要绝对的权威,来打破之前的僵局。
姬昌沉吟片刻,如今周原危殆,永宁既有能力,又有声望,确实是最好的人选。
“准!吾即刻下令,岐邑内外,防疫诸事,皆由贞人决断,各部需全力配合,违令者,以渎职论处!”
有了姬昌的正式授权,永宁立刻行动起来。她没有选择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而是采取了更亲民、也更有效的方式。
首先就是公开宣讲,破除谣言,统一思想。
她再次出现在了人群面前,不是在祭坛,而是在疫情相对较轻、但依旧人心浮动的城西广场。她没有施展任何“神迹”,只是站在高处,用清晰而有力的声音,向聚集而来的民众解释。
“诸位父老乡亲!前日之火,乃天意警示,非吾本愿!瘟疫横行,非是神罚,而是疠气传播所致!此气可通过呼吸、接触染病之人、之物而蔓延!聚集、混乱,正是疠气最喜欢之温床!”
她运用了易于理解的语言,将现代防疫概念包装成古朴的“疠气”之说。
“玄鸟庇佑,甘霖降下,乃是上天给予吾等改过自新、自救求生之机!若要活命,必须听从指引,隔离病患,阻断疠气,清洁环境,互助求生!”
她以“神女”的身份,为科学的防疫措施披上了“天命”的外衣,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
接着她以身作则,深入险境,树立榜样。
宣讲之后,她并未返回安全的宫苑,而是在姬己、占瑾、小疾臣和少数自愿跟随的、经过简单培训的志愿者,主要由姬奭动员的一些低阶贵族子弟和部分被感化的民众组成护卫下,亲自前往疫情最严重的城南区。
这也是为姬己造势的重要一环。
永宁让所有人蒙着特制的、夹层中放了草药,主要是艾叶、苍术等有微弱抗菌驱疫效果药材的面巾,穿着素净易清洗的麻衣,她则亲自指挥。
在城外上风口处,紧急搭建了更规范、更有秩序的隔离营地区,将已发病者按轻重程度分区安置。她亲自到场巡视,安抚病患情绪,强调这是“神女指引的求生之地”,而非等死的坟场。
她督促士兵和志愿者,严格按照要求,用石灰水大面积泼洒街道、房屋,焚烧污染物。她甚至亲手示范如何配置石灰水,如何安全地处理病患废弃物。
她反复向负责照料病患的志愿者和医者强调佩戴口罩、勤于洗手、衣物沸煮的重要性。
“神女”不惧瘟疫,亲临最危险之地指挥若定、关怀病患的景象,极具冲击力。之前对隔离消毒等措施将信将疑、甚至激烈反抗的人们,态度开始软化、转变。
再来整合资源,精准施策。
永宁深知物资的重要性。她通过占瑾重新活跃起来的商业网络,以及姬奭掌握的行政资源,全力调集周原境内所有可用的药材、粮食、布匹。
她让小疾臣根据疫情发展,不断调整优化药方,并将有限的珍贵药材,优先用于病情最危急、或有治愈希望的病患。对于轻症和需要预防的人群,则推广一些药性平和、易于获取的草药汤剂。
确保隔离区和未染病民众的基本食物和饮水供应,严格管理,防止哄抢和浪费。她甚至动用易器坊的部分收益,购买粮食,设立粥棚,稳定民心。
她要求每日汇总各区疫情信息,新增、死亡、康复等数据,虽然数据粗糙,但做到了心中有数,并能据此调整防控重点。
……
在永宁雷厉风行、身先士卒的统筹下,之前举步维艰的防疫措施,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力度推行下去。岐邑城的混乱局面,逐渐得到了控制。虽然死亡仍在发生,但疫情蔓延的势头,被明显地遏制住了。
民众们看到的是,“神女”永宁不仅拥有沟通天地的莫测神力,更有着悲天悯人、脚踏实地的救世之心。她的声望,从虚无的“神迹”,开始扎根于实实在在的“人事”之功上,变得愈发牢固。
而在这个过程中,永宁偶尔会尝试运用她那刚刚摸到门槛的“幻境”能力。并非大范围施展,而是在极小的范围内,比如对个别极度抗拒隔离、或散布恐慌言论的顽固分子,进行一次短暂而强烈的“痛苦记忆回放”,让他们瞬间回想起火刑架下的恐惧,从而乖乖配合。
她谨慎地使用着这份力量,将其作为推行正确决策的“最后保障”,每一次使用后,都会仔细体会能量的消耗与恢复,不断修正着自己的理解。
周原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但一缕名为“秩序”与“希望”的阳光,已经透过厚厚的云层,照射了进来。
而永宁,正站在光与暗的交界处,以“神女”之名,行救赎之实。她不知道这份声望能持续多久,也不知道暗处的敌人还会有什么动作,但至少此刻,她掌握了主动权,正在一步步地将周原从瘟疫的深渊边缘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