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好了自家那位已经快要变成“人形查岗机”的小女友,林天鱼才从物品栏里,取出了一样东西。
那是一块看起来平平无奇,灰扑扑的石头。它没有任何光泽,也没有任何奇特的纹路,就像是从某个不知名的河滩上随手捡来的鹅卵石。
江心月那双漂亮的眼眸里,第一次露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混杂了震惊与匪夷所思的神采。她甚至都顾不得自己还赖在林天鱼的怀里,整个人猛地坐直了,死死地盯着那块石头。
“卧槽?你这玩意是从哪里搞到手的???”
「天赋原石」。
这玩意儿……不像是此间之物。指的是,这东西本就不该出现在【幻想】的掉落列表里。她不是没见过稀有道具。可眼前这玩意儿,已经超出了“稀有”的范畴。
这东西不像是【幻想】系统里该有的东西,它更像……更像是一个游戏开发者不小心遗落在游戏世界里的“Gm工具”或者“调试后台”。
“这就是你本次准备使用的核心素材吗?”她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声音有些干涩。
林天鱼点了点头,脸上没有半分即将进行一场豪赌的紧张,反而带着几分理所当然的平静。
“可这会不会风险太大了?”江心月的声音里充满了担忧,“我记得,《阶位进阶导论》的附录里,专门用了一整个章节,来警告我们不要轻易尝试用‘天赋’相关的道具去进行阶跃。”
用天赋相关的道具去晋升,也属于“野路子”里最野的那一拨,连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有。
这简直是直接在“飞升祭坛”旁边玩核聚变。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操作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祭坛直接把你和你的天赋一起格式化,要么你当场精神崩溃,变成一个连自己名字都记不住的废人。
在江心月,或者说,在现实学界认知中,“天赋”这东西,压根从来就不是什么可以随便插拔的“插件”或者“模块”。
一个人的天赋,往往与其最深层次的、甚至连本人都未必能察觉的“核心设定”深度绑定。它可能源于童年时期某个无法被弥补的创伤,也可能来自于对未来某种可能性的、近乎于偏执的渴望。它是构成“自我”的一部分,是灵魂在【幻想】系统规则下的独特投影。
正因如此,学界普遍认为,天赋与人格结构深度绑定,强行剥离或替换,无异于对灵魂进行一场粗暴的外科手术。轻则认知失调、记忆紊乱,重则人格解体、意识湮灭。
……吗?
江心月看着林天鱼手中那块灰扑扑的「天赋原石」,忽然感觉整个现实学界的结论,好像都被这块石头给嘲笑了。
怎么在它这里,天赋就成了可以随意抽取、储存、甚至融合的“数据包”了?
“所以你看,”林天鱼将那块平平无奇的石头在指尖抛了抛,动作随意得像是在掂量一块普通的压舱石,“我认为,这个作为阶跃的核心素材,是最恰当的。”
更重要的是,那三条被写进教科书里的路子,他哪条都看不上。
“第三条,‘精神飞升’,”他看着江心月那双还带着几分警惕的漂亮眼眸,举起三根手指,然后果断地收回了一根,“就算你刚才没用那种快要和我拼命的语气警告我,我也不会选。我还没活腻,不准备提前体验一下当一个快乐精神病的感觉。”
“至于第一条,‘血脉阶跃’,”他又收回了一根手指,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长一身龙鳞,或者在背后安对翅膀,听起来是挺酷的。但我觉得,我还没到需要高呼‘我不做人了,JoJo!’的程度。当人挺好的,至少目前是这样。”
“那就只剩下第二条了,‘职业同化’。”林天鱼看着自己手里剩下的最后一根手指,撇了撇嘴,脸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嫌弃,“那条路,才是真正的拉中之拉。”
“更何况,无论是‘血脉’还是‘职业’,这两条路走到最后,都指向同一个终点——变得不再像人。一个是被野兽的本能覆盖,一个是被概念的逻辑同化。那我为什么要绕那么大一个圈子,去选一个效果不怎么样,副作用还一模一样的路呢?”
江心月安静地听着,那双漂亮的眼眸里,最初的担忧渐渐被一种了然所取代。她知道,少年已经想得很清楚了。
“那你接下来准备挑个良辰吉日升到50级,然后开始阶跃吗?”
林天鱼点了点头,顺手把那块「天赋原石」收了回去。良辰吉日倒也谈不上,不过日子确实差不多了。他等的就是这一天。
数十万穷凶极恶的囚犯,如今等着他去进行最后的“人口普查”。
他知道,自己这次准备投入的“燃料”,如果折算成京城大学城的内部积分,其总价值,恐怕都足够几十个加强连的学生,集体跃升成血统纯正的祖龙后裔了。
但他不在乎。
丝毫不知道自家男友准备往那座“飞升祭坛”里丢多少丧心病狂的东西,江心月只是在他转身踏入「隙间」的前一刻,轻轻地抱了他一下。
“早去早回。”
林天鱼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便再度消失在了那道无声的裂隙之中。
主控室里重新恢复了安静。少女独自一人坐在那张宽大的舰长椅上,看着面前那依旧在缓慢刷新着数据的全息星图,长长地舒了口气。
她将双腿蜷缩到椅子上,双手抱着膝盖,下巴抵着膝盖,就这么静静地发了会儿呆。
脑子里,依旧是那块灰扑扑的「天赋原石」,以及林天鱼那套充满了“我全都要”之霸气的阶跃方案。
说不担心,是假的。
少女轻轻叹了口气,从那短暂的沉思中挣脱出来。她重新将注意力放回了面前那张巨大的全息星图之上。
屏幕上,代表着几台「噬尘者」探测车的光点,依旧在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二号机刚刚传回了一份关于紫月地壳深层物质构成的初步报告,数据显示,这颗星球的地质活动极其稳定,几乎就是一块冰冷死寂的巨大岩石。
然而,就在这份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地质扫描图谱的某个角落,一处异常的数据引起了江心月的注意。
那是在一片巨大的撞击坑盆地之下,地底深处。按照正常的岩层密度模型,那里本应是坚固的岩石构成的致密地幔。可二号机搭载的地质雷达反馈回来的信号,却在那片区域,勾勒出了一个巨大的、结构异常规整的空腔。
“天然形成的熔岩管道?”
这是江心月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最符合科学常识的解释。但她很快便否定了这个猜测。
天然形成的结构,不可能拥有如此完美的几何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