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时二刻,大相国寺地藏殿檀香氤氲。赵匡胤的僧袍袖口沾着虹桥血渍,掌心托着的鎏金玉玺匣在烛火中泛着幽蓝——匣底螭纽缺损处,正与柴荣腰间\"皇城使\"银鱼符严丝合缝。
\"阿弥陀佛。\"赵匡胤合十时,念珠突然崩断,七粒磁石珠滚向《地藏十轮经》壁画,在\"畜生道\"夜叉眼中拼出北斗阵型。
柴荣指尖划过玉玺螭纹,突然被暗刺扎破——血珠渗入玺印\"受命于天\"的\"天\"字,显影契丹小字\"岁在丙辰\"。
赵匡胤佯装添茶,袖风掀动《金刚经》扉页,露出夹层里的幽云十六州戍卒名册。
殿外更夫梆声突顿,两人同时将手按向供桌底部——赵匡胤触到蟠龙棍柄,柴荣摸到淬毒袖箭机括。
柴荣拭去玺上血痕:\"法师好手段,连耶律燕的虹玉髓都能凿下来当印纽。\"
赵匡胤转动茶盏:\"施主谬赞,贫僧不过借了悬空寺的佛光开刃。\"
盏底茶渍突显河北道舆图,标注七处辽军粮仓。
柴荣将银鱼符浸入茶汤,符面浮出\"北院大王耶律斜轸私会西夏\"密报。
赵匡胤以磁石珠在香灰写\"荧惑守心\",灰迹遇潮凝成\"甲马营\"布防图。
供桌烛泪滴落处,《地藏十轮经》\"地狱不空\"四字被灼成\"幽云当归\"。
柴荣读到\"耶律斜轸\"时,左眉梢微不可察地颤动——三年前此人曾箭射其胞弟柴贵。
赵匡胤瞥见\"甲马营\"三字,喉结滚动如吞下少室山风雪,掌心《混元谱》运劲路线在僧袍下隐现。
亥初钟声震落梁上积尘时,柴荣突然撕开玉玺衬帛。内藏的半页《霓裳谱》遇香火显影,竟是赵匡义笔迹:\"兄若北归,当防备雷泽驿\"。
赵匡胤捏碎茶盏:\"好个梵天妙音!\"瓷片嵌入《地狱变相图》中契丹鬼卒咽喉。
柴荣抛还玉玺:\"法师的《金刚经》…似乎少抄了'应作如是观'?\"
此刻月光穿透窗棂,照亮壁画\"修罗道\"战场。
申时三刻,大相国寺地藏殿的线香突然齐腰而断。赵匡胤指尖摩挲着玉玺螭纽缺损处,那里嵌着半粒幽州黍米——三日前易州流民塞进他掌心的\"血粮\"。
\"好个'佛渡有缘人'!\"柴荣冷笑,银鱼符划过《地藏十轮经》\"众生度尽\"四字,朱批墨迹突转赤红,\"法师可知,这'缘'字要蘸多少血写?\"
赵匡胤震袖扫落供桌酥油灯,灯油在青砖缝流淌成易州河道图,标注七处饿殍浮尸点 。
柴荣抛掷茶盏接住下坠的磁石念珠,盏中漩涡映出晋王府邸的飞檐斗拱 。
殿外惊起十三只寒鸦,羽影掠过窗纸时,恰好拼出\"死\"契丹文暗码 。
赵匡胤碾碎黍米:\"昨日涿州老妪咽气前,用血在老衲僧衣写'归'字!\"
血渍遇香火升腾,在空中凝成燕云十六州轮廓。
柴荣以银鱼符截断烟雾:\"归?归后谁来养这十六州的契丹遗孤?\"
符尖挑开《金刚经》夹页,露出云空和尚所绘\"北伐尸山图\"
赵匡胤劈手夺图:\"不归,难道让易州孩童永生执桃木剑挡铁骑?\"
图纸撕裂处,赫然现出赵匡义联络西夏的密信火漆印。
赵匡胤扯开僧袍,内襟缝满百家布——每块破布皆书流民血指印,遇烛光显影为\"燕云望王师\" 。
柴荣袖中滑落密报,记载\"显德六年冬,雄州冻毙者三千\",但\"三\"字起笔处有墨团掩盖真实数目 。
供桌突传机括声,暗格弹出一卷《破阵乐》残谱,谱上休止符位置与饿殍分布完全重合 。
柴荣读到\"冻毙者\"时,左手小指抽搐——其母族正是雄州韩氏 。
赵匡胤瞥见晋王府飞檐投影,瞳孔骤缩如见少室山雪崩前兆 。
酉初暮鼓震落梁上积尘时,赵匡胤突然将百家布掷向《地狱变相图》。血指印遇丹砂显形,竟在壁画恶鬼铠甲上拼出\"丙辰甲午\"谶言。
柴荣捏碎茶盅:\"好个悲天悯人!法师可知这'丙辰'要填多少白骨?\"
瓷片嵌入壁画中契丹鬼卒眼窝,渗出蓝血——竟是淬了牵机引。
赵匡胤以掌击桌:\"贫僧只知,迟一日北伐,燕云便多三千'雄州冻毙者'!\"
如血残阳穿透窗棂,将两人身影钉在\"修罗道\"壁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