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黄色的河水奔流不息,卷起腐朽的白沫和沉浮的骸骨。哀嚎声如同背景音,无休无止地冲击着心神。仅仅是站在忘川河边,那浓郁的死亡法则和灵魂侵蚀之力,就足以让元婴修士心神摇曳。
林风运转混沌雷帝经,周身泛起微不可察的雷光,将无形的死气隔绝在外。他望向河中心那叶缓缓驶来的孤舟。
舟身漆黑,仿佛由某种阴木打造,破旧不堪,却能在汹涌的忘川河上平稳行驶。撑船者披着一件宽大的斗篷,遮住了容貌,只能看出一个佝偻的人形轮廓,动作缓慢而机械,每一次撑篙,都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仿佛在丈量着生死之间的距离。
孤舟无声无息地靠岸,停在林风面前。撑船人抬起头,斗篷下并非骷髅或鬼脸,而是一张布满皱纹、毫无血色的老妪面孔。她的眼神空洞,没有任何神采,仿佛看透了万古轮回。
“渡河……一程……”老妪的声音干涩沙哑,如同两块石头摩擦。
林风心中一凛,这摆渡人给他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其实力恐怕不在之前的鬼王之下。他拱手问道:“前辈,渡河需付出何种代价?”
老妪空洞的眼睛看向林风,缓缓开口:“生魂……阳气……或……一段因果……”
生魂养气,便是要以自身生命本源或魂力为代价。而一段因果,则更为玄妙,可能意味着欠下一个承诺,卷入未知的命运纠缠。
林风自然不会选择付出生魂阳气,那会损伤他的根基。他略一沉吟,道:“我愿付一段因果。”
老妪似乎并不意外,伸出一只干枯如鸡爪的手:“上船。”
林风小心地踏上孤舟。舟身微微一沉,随即稳定。老妪撑动长篙,孤舟调头,向着茫茫对岸驶去。
忘川河上,死气更加浓郁,甚至形成了灰色的雾霭。雾霭中,不时有强大的魂影闪过,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气息,但它们似乎对这叶孤舟和船上的老妪极为忌惮,不敢靠近。
船行河中,时间与空间的概念都变得模糊。只有船底划过水面的细微声响,和老妪单调的撑篙声。
“汝……为何而来?”老妪突然开口,打破了沉寂。
“为救一人,寻九窍还魂草。”林风如实相告。
“逆天改命,强续生机……可知代价?”老妪的声音依旧平淡。
“但求问心无愧。”林风语气坚定。
老妪沉默片刻,再次开口,问出了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汝观此河中之魂,挣扎沉浮,不得超生,是为何故?”
林风看向河中那些痛苦哀嚎的魂影,沉吟道:“或因执念未消,或因罪孽深重,困于过往,不得解脱。”
“然也。”老妪道,“忘川之水,洗不尽执念,化不去罪业。众生皆苦,皆因放不下,看不破。汝为救一人,强闯幽冥,沾染死气,结下因果,他日……或许亦会成为这河中一魂,可曾想过?”
这话语中,似乎蕴含着某种警示。
林风心中微动,坦然道:“未来之事,谁人能料?我辈修士,逆天争命,但行当下事,无愧当下心。若因畏惧未来可能的果,便放弃当下应为之事,道心蒙尘,与这河中沉沦之魂,又有何异?”
他顿了顿,继续道:“救该救之人,行该行之事。纵使他日真有劫难,亦是我今日选择之果,坦然受之便是。”
老妪撑篙的动作微微一顿,空洞的眼眸似乎有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她缓缓道:“好一个‘但行当下事,无愧当下心’。汝之道心……甚坚。”
她不再说话,只是默默撑船。
林风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让她满意,但他所言确是心中所想。修行之路,本就是与天争命,若事事权衡利弊、畏惧因果而裹足不前,也难成大器。
不知过了多久,对岸的轮廓终于出现在灰蒙蒙的雾气中。那是一片更加死寂、荒芜的土地,隐约可见扭曲的怪石和干枯的黑色树林。
孤舟靠岸。
林风踏上对岸,转身对老妪拱手:“多谢前辈渡我过河。”
老妪抬起空洞的眼睛,看着林风:“因果已结。他日……望汝勿忘今日之言。”
说完,她撑动长篙,孤舟缓缓驶离岸边,重新没入忘川河的迷雾之中,消失不见。
林风站在岸边,回味着老妪最后的话语,心中若有所思。这幽冥涧中的存在,无论是鬼王还是摆渡人,似乎都透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神秘感,它们的言行,似乎都暗含深意。
他摇了摇头,将这些念头暂时压下。当前最重要的,是找到九窍还魂草!
他望向眼前这片死寂荒芜的土地,根据丹霞尊者和齐浩传承中的描述,九窍还魂草喜生于阴阳交界、死极而生之地,往往伴随着极致的危险。
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开始。
林风收敛气息,将神识小心翼翼地探出,开始在这片生命的禁区中,搜寻那株救命的希望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