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江饭店(礼查大饭店),一间位于较高楼层的、此刻无人入住的豪华客房内。空间微微波动,光线似乎扭曲了一下,何雨柱的身影悄然出现。他迅速确认了房间的私密性和安全。
下一刻,柔软的大床上,晓娥和雨水小小的身影被轻柔地放置其上,身上还盖着在半岛酒店沙发上盖着的那条薄毯。空间70:1的时间流速差,让她们感觉只是刚闭上眼睛没多久。
几乎是身体接触到柔软床垫的瞬间,晓娥长长的睫毛就颤动了几下,缓缓睁开了眼睛。她有些茫然地看着陌生的、略显古典的天花板和吊灯,又看看旁边还在吧唧嘴的雨水。
“柱子哥?我们在哪儿呀?不是回酒店了吗?”晓娥揉着眼睛坐起来,声音带着刚睡醒的迷糊。
这时,雨水也被姐姐的动作弄醒了,小丫头迷迷瞪瞪地坐起来,习惯性地张开小胳膊:“哥哥…抱…”
何雨柱笑着走过去,先把还有点迷糊的雨水抱起来,轻轻摇晃着:“醒了?睡得香不香?我们现在在一个新地方了!”
“新地方?”晓娥好奇地跳下床,跑到窗户边,踮起脚尖往外看。窗外是流淌的黄浦江,江面上船只往来,对面依稀可见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的轮廓。“哇!有大河!好多大房子!跟之前不一样!”她发出惊叹。
“这里也是好玩的地方。”何雨柱抱着雨水也走到窗边,“我们刚才坐了一个很快很快的‘车’,一下子就到了。厉害吧?”他用小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释着“瞬移”。
“这么快?!”晓娥瞪大了眼睛,觉得柱子哥简直太神奇了。
雨水似乎也听懂了“快”,在哥哥怀里咯咯笑起来:“快!哥哥快!”
“走,带你们去吃这里好吃的,玩好玩的!”何雨柱放下雨水,给两个小丫头整理了一下睡皱的小衣服和小辫子(空间里有梳子,他刚才顺手给晓娥重新扎了一下)。
晓娥立刻想起了自己鼓鼓囊囊的小背包,赶紧跑回床边背上,又帮雨水背上她的小熊背包。“出发!”她兴奋地喊道,刚才那点短暂的困惑完全被对新地方的好奇取代了。
何雨柱带着两个活力恢复的小丫头走出客房。礼查大饭店本身就是历史悠久的饭店,其华丽的内部装饰和充满老上海风情的韵味,让晓娥好奇地左顾右盼。雨水则被大堂里巨大的水晶吊灯吸引,小手指着,嘴里“哦哦”地叫着。
他们没有在酒店停留,何雨柱叫了辆三轮车(五十年代上海街头特色交通工具),目的地是充满烟火气和地道美食的老城厢。
很快,浓郁而独特的上海味道扑面而来。空气里交织着生煎包的焦香、小笼包的鲜香、葱油饼的油香、油豆腐粉丝汤的咸香,还有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栀子花白兰花的香气。
“好香啊!”晓娥用力吸着鼻子。
何雨柱熟门熟路地带她们来到一家门庭若市的老字号生煎馒头店门口。“先试试这个!最有名的点心之一。
排队买了刚出炉的一客生煎(四个)。金黄的脆底,雪白松软的面皮,顶端点缀着翠绿的葱花和黑芝麻。何雨柱小心地帮她们吹凉,用筷子夹开一个,里面滚烫鲜美的汤汁和紧实的肉馅立刻显露出来。
“小心烫,慢慢吸汤。”他示范着。
晓娥学得有模有样,小口吸着鲜美的汤汁,再小心翼翼地咬一口肉馅和脆底,眼睛瞬间亮了:“哇!好鲜!底好脆!好好吃!”雨水则更喜欢那松软的面皮部分,何雨柱给她掰了一块没有汤汁的,小丫头拿着啃得津津有味。
接着是小笼包。薄如蝉翼的面皮包裹着满满的馅料和滚烫的汤汁,蘸点醋姜丝,又是一番极致鲜美。
他们还买了葱香浓郁的葱油饼,外脆里软,晓娥抱着边走边啃;吃了甜甜糯糯的条头糕;喝了撒着虾皮紫菜的油豆腐粉丝汤……
晓娥的小背包里,很快又增加了新成员:几个漂亮的绿豆糕、一小包五香豆、还有何雨柱特意买的、用油纸包好的几块老上海特色的熏鱼和素鸡。
逛着逛着,他们走进了一条满是特色小店的弄堂。这里没有香港那么密集的霓虹灯和高楼,却多了份江南水乡般的婉约和市井生活的淳朴。晓娥对一家卖布老虎、绢花和檀香扇的小店特别感兴趣。何雨柱给她买了一把小巧精致的檀香扇,扇面上画着荷花和小鱼。雨水则得到一个造型可爱的布艺小老虎玩偶,抱在怀里不撒手。
在一家老旧的裁缝铺门口,何雨柱停下了脚步。橱窗里展示着精美的旗袍和改良的中式童装。他心中一动,拉着两个妹妹走了进去。
“师傅,麻烦您,给我这两个妹妹各做一身新衣服。”何雨柱指着布料架子,“就用这种香云纱和这种软缎。”他选的是两种极具江南特色又舒适柔软的料子,一种带着流水般的暗纹,一种是柔和的藕粉色。
老师傅推了推老花镜,看着眼前粉雕玉琢的两个小姑娘,又看看何雨柱不凡的气度和他选的贵重料子,态度立刻变得十分恭敬:“好的好的,先生放心,一定给小囡囡做得漂漂亮亮!来,量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