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带着秋日的清朗,透过四合院老旧的窗棂,在何家简陋的饭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简单的早餐过后,收拾妥当,何雨柱便准备履行昨晚对妹妹的承诺。
“雨水,走喽!”何雨柱蹲下身,笑着招呼妹妹,“咱们去看新房子!”
雨水正笨拙地试图把小布老虎塞进一个小布袋里,听见哥哥的声音,立刻抬起头,大眼睛瞬间点亮:“新房子?!鱼鱼!”她松开布老虎,张着小手就扑了过来,准确地抱住了何雨柱的脖子。
“对,去看鱼鱼的大房子!”何雨柱稳稳地抱起妹妹,让她坐在自己结实的小臂上,“抱紧哥哥。”
“嗯!”雨水用力点头,小胳膊环住哥哥的脖子,小脑袋亲昵地靠在他肩窝,对即将看到的新世界充满了纯然的期待。
跟母亲道别,何雨柱抱着雨水走出了拥挤的四合院。穿过几条熟悉的胡同,拐进一条更为宽阔、也更静谧的巷子。不多时,一堵高大的青砖院墙出现在眼前,墙内探出几株老树的枝桠,枝叶间点缀着开始泛黄的叶子,显得格外肃穆深沉。院墙中央,两扇厚重的黑漆大门紧闭着,门楣上依稀可见当年悬挂匾额留下的痕迹,无声地诉说着这里过往的底蕴。
何雨柱掏出母亲给的钥匙——沉甸甸的黄铜钥匙,插入锁孔,轻轻转动。“咔哒”一声轻响,门闩解开。他用力一推,两扇大门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发出沉闷悠长的“吱呀”声,缓缓向内开启。
门洞开启的瞬间,豁然开朗
映入眼帘的,正如母亲昨日所描述——一座颇具规模的前院。
靠右手边,果然是一座精巧的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山石嶙峋,孔窍贯通,虽不大,但垒叠得颇有章法,几簇顽强的绿植从石缝中探出,带来盎然生机。假山下方,一方青石围砌的鱼池,池水清澈见底,几条红白相间的锦鲤正悠闲摆动尾鳍,在几片飘落的黄叶间穿梭游弋。阳光洒在水面,映照得鱼鳞闪闪发光,也映亮了雨水瞬间惊喜的小脸。
“哥哥!鱼鱼!红的!白的!”雨水兴奋地在何雨柱怀里扭动,小手指着池子,声音又脆又亮,在空旷的前院里激起小小的回音。
“嗯,好多鱼鱼。”何雨柱笑着回应,抱着妹妹踏入院子,反手轻轻合上了大门,将那喧嚣隔绝在外。
他抱着雨水沿着青砖铺就的甬道往里走。假山鱼池对面,是几间倒座房,门窗紧闭,显得有些沉寂。穿过一道雕刻着简单花纹的垂花门,便进入了更为开阔的二进院——中院。
中院是整座宅子的核心。正中的三间正房高大轩敞,虽门窗上的朱漆有些斑驳,但梁柱结实,屋顶的灰瓦排列整齐。东西两侧各带三间厢房,同样规制严谨。院子由方方正正的青砖铺地,只在四个角落和正房台阶前留出了不大的土地,栽种着几棵果树和一些常见的花卉,此刻秋菊绽放,月季也还有零星的花朵顽强挺立,给这方正的空间增添了些许生气与色彩。院子中央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叶子已开始染上金黄,树下有石桌石凳,想象着夏日在此乘凉读书,定是惬意。
雨水对建筑本身的宏伟并无太大概念,她的注意力很快被院角石缝里一只跳跃的蚂蚱吸引了:“哥哥!虫!”挣扎着要下去抓。
何雨柱把她轻轻放下,叮嘱道:“就在哥哥旁边玩,别乱跑。”雨水立刻蹲下身,聚精会神地盯着那只蚂蚱,暂时忘却了鱼鱼。
何雨柱站在中院中央,目光缓缓扫过这承载了无数岁月痕迹的院落。母亲觉得它老旧、空旷,而在他眼中,这份沉淀下来的古朴与静谧,正是其价值所在。然而,他也敏锐地感觉到,这院子确实“少点什么”。
少了人气,也少了一份熨帖人心的精致与生机。它像一幅褪色的古画,骨架仍在,气韵犹存,但色彩黯淡,细节模糊。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越发清晰:需要改造!不是推倒重建,而是在尊重这份古朴骨架的基础上,注入园林的灵动与舒适,让它焕发新生,真正成为一个温馨的家园,而非一座仅供瞻仰的空壳。
他抱着雨水继续向后走,穿过一道月亮门,来到了后院。
后院比中院更显荒疏。除了几间后罩房,院墙一角有个简陋的工具棚,其他地方要么是零碎种了些蔬菜,要么干脆就是杂草地,显得有些杂乱无章。几棵果树倒是长得不错,但整体缺乏规划和美感。这里相对更加私密,也更空旷寂寥。
雨水被哥哥抱着,好奇地打量着这片陌生的草地和果树。
何雨柱的目光落在后院的布局上,改造的思路在他脑海中飞速勾勒成型。
“雨水,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新家啦!”何雨柱低下头,用脸颊蹭了蹭妹妹柔软的头发,轻声问道,“开心吗?”
雨水抬起头,大眼睛亮晶晶的,用力点头:“开心!家!大大的!有鱼鱼!”在她简单的认知里,有哥哥、有妈妈、有鱼、有大大的地方,就是开心的家。
“嗯!哥哥带你参观完了。”何雨柱抱着她往回走,边走边在心里细化着改造方案。
回到中院,看着那方正的空间和略显单调的青砖地,何雨柱的构思愈发具体:
? 整体风格:古典园林的静谧雅致。保留古建筑的精髓,修复门窗漆色,清理砖雕石刻,恢复其庄重感。但在细节处融入江南园林的灵巧。
? 中院(重点给母亲):
? 地面:保留主甬道的青砖,但在空地部分,尤其是正房台阶前和东西厢房门口,铺设精心挑选的青石板或卵石小径,打破大块青砖的沉闷感。卵石小径可以蜿蜒曲折,通向角落的花圃或树下。
? 绿化:移除杂乱的普通花草,选择更具古典韵味的植物。角落可植翠竹,取其清雅挺拔;窗下种几株芭蕉,听雨打芭蕉;墙角栽几丛兰草或书带草,增添文气。保留那棵老银杏,在树下石桌旁增加一圈矮矮的石栏或木椅。
? 水景:虽不能再大规模挖池,但可以在东厢房窗下或月亮门侧,放置一口古朴的陶制大缸,甚至设法引入活水做成小型的壁泉或滴漏,养几株睡莲,几尾小鱼,营造“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意境。清脆的水声和摇曳的莲叶,能瞬间激活庭院的灵性。
? 小品:在廊下、月洞门旁或花丛边,点缀一两件形态古拙的石雕、石灯或陶罐。这些不起眼的小品,是园林的点睛之笔。
? 后院(主改造区,兼顾雨水未来及清静):
? 功能分区:将后院明确分区。靠近中院月亮门的一侧,划定为雨水的专属小天地。这里相对独立又安全。
? 雨水的小院:
? 空间:用低矮的、爬满藤本月季或蔷薇的花篱,或者造型简洁的木质格栅,隔出一个小巧的独立空间。
? 房屋:将相连的两间后罩房打通或稍作改造(内部重新间隔),作为雨水未来的起居室和小书房(预留足够的空间)。旁边再留出一间作为她的卧室。多留两个房间,一间可作为客房或储藏,另一间……何雨柱微微眯眼,或许可以布置成一个小小的家庭起居室或阳光房?或者留给未来的琴房?总之要有余地
? 小院布置:这个小院地面可以铺防腐木平台或彩色鹅卵石拼图案,安全又充满童趣。放置一个轻巧的小秋千,一个小沙池(用砖砌边),甚至一个迷你小水池养几条小金鱼。靠墙种些色彩鲜艳、无毒无害的花草,如太阳花、矮牵牛等。
? 何雨柱的清静之所:
? 后院剩下的更大区域,则是他为自己和妹妹预留的静谧空间。这里将是他规划的重点园林区。
? 核心景观:在相对中心的位置,依托现有的果树和地形,规划一个小型的景观中心。可以堆叠一处更精致些的微型假山(比前院的小),引水做个小瀑布或溪流(利用落差或水泵循环),最终汇入一个稍大些的卵石围边的浅水池(安全第一)。池边点缀几块形态优美的景石,种植菖蒲、鸢尾等水生植物。
? 路径:用青石板、碎拼花岗岩或防腐木栈道,在花园中蜿蜒穿行,连接后罩房(他的房间和预留的功能房)、工具棚以及景观核心区。
?植物:大量运用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保留果树,增加红枫(秋色)、玉兰(春花)、桂花(秋香)、腊梅(冬韵)等四季分明的乔木。中层搭配绣球、杜鹃、茶梅、南天竹(观果)。地被植物可选择耐阴的玉簪、蕨类、麦冬等,营造丰富的层次和四季变换的色彩。靠墙处可以搭设简易花架,攀爬紫藤、凌霄或金银花。
? 休憩点:在景观核心区的水畔、树下,设置一两个更为舒适的木制或石制桌椅组合,铺上软垫。这里将是读书、品茶、静思的绝佳场所。
? 前后院过渡:中院通往后院的月亮门,是至关重要的连接点。门洞两侧可以精心布置藤本月季或爬山虎,门楣上方也可以悬挂一个爬藤植物形成的自然花拱。踏过这道门,便是从较为庄重的中庭步入更为自然野趣的私家园林,空间转换的感受会更加强烈和舒适。
心中蓝图逐渐清晰,何雨柱抱着雨水站在中院那棵巨大的银杏树下。金黄的扇形叶片在秋风中簌簌作响,偶尔飘落几片,旋转着落在青砖地上。
“还得好好打扫一下……”何雨柱环顾四周,自言自语。灰尘、落叶、角落里未经打理的杂草,都让这份古朴显得有些衰败。外观结构是好的,但内部细节需要精心清理、修缮和维护,才能显露其真正的光华。
至于“老旧”?这正是它的宝贵之处。他要做的不是抹去这份岁月的馈赠,而是用精心的设计和生机盎然的绿意去衬托它、激活它。古典园林的灵魂,在于那份历经沉淀的雅致与融入自然的和谐。他要改造的,是让这座沉寂的三进院,重新呼吸起来,变得既可登大雅之堂,又充满温暖的生活气息,既能让母亲感受到舒适与安宁,也能让雨水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同时,也为自己留出一方独立而清静的天地。
“哥哥!”雨水仰着小脸,摊开小手,一片金黄的银杏叶正好落在她的掌心,“叶叶!黄黄!”
何雨柱低头看着妹妹天真可爱的笑脸,再看看手中那片金灿灿的叶子,脸上露出了笃定而期待的笑容。
“嗯,黄黄的叶子,真好看。”他揉了揉妹妹的头发,“等我们把这里收拾好,种上好多好多漂亮的花和树,引来更多小鸟,再给雨水做个秋千,好不好?”
“好!”雨水响亮地回答,紧紧攥着那片小小的银杏叶,仿佛攥住了关于新家的第一个美好憧憬。阳光洒满庭院,也落在兄妹俩身上,照亮了这座古老宅院的新生之路。改造的计划在心中扎根,何雨柱知道,这不仅仅是对房屋的修缮,更是为家人编织一个更安全、更舒适、更有希望的未来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