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唁宗泽,并妥善安排其身后事宜、任命刘光世镇守开封、宗颖升任兵部侍郎后,崇祯帝并未急于返驾金陵。
此番大张旗鼓的东京之行,不仅是为了吊唁宗泽,更是为了安抚这座饱经战火摧残的旧都臣民,以及视察拱卫京畿的黄河防线。
在接下来的数日里,崇祯帝御驾巡行于开封城中。
他不再乘坐华丽的龙辇,而是换乘一辆朴素的马车,甚至有时徒步,在数百名锦衣卫便衣的护卫下,深入街巷,亲眼目睹这座城市的真实面貌。
城墙上,金兵攻城留下的斑驳痕迹随处可见;
街道两旁,许多店铺门可罗雀,昔日的繁华已然褪去。
百姓们最初只是远远地围观,眼神中带着好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崇祯下令打开府库,发放部分赈灾粮和抚恤金,用于安抚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百姓。
他亲自站在城楼上,或在开阔的广场,向聚集而来的开封百姓发表圣谕。
“朕知汝等之苦,知东京之难。靖康之耻,宗帅尽力。如今宗帅虽去,然其忠魂不远,佑我大宋。”
“朕今日还驾东京,非为游幸,实乃与汝等同悲,与汝等共渡难关!”
“朕誓与天下百姓同心同德,励精图治,收复旧土,再造乾坤!”
“有宗帅之志,有宗帅之忠,朕何愁北伐不成?望尔等休戚与共,共襄盛举,待河山光复之日,共享太平!”
百姓们最初只是默默地听着,渐渐地,有人开始哽咽,有人泪流满面。
他们从皇帝的话语中,感受到了真切的关怀与坚定的决心。
宗泽的死,让他们悲痛欲绝,而皇帝的亲临与承诺,又让他们在悲伤中看到了希望。
当崇祯帝的圣谕落下,整个开封城爆发出震天的哭喊与欢呼声,许多人跪地不起,高呼“吾皇万岁!”“大宋万岁!”。
他们失去了忠勇的宗帅,却迎来了一位躬身亲民、胸怀天下的明主。
这份感动,在开封百姓心中生根发芽,也让崇祯帝的威望,在旧都臣民心中达到了新的高度。
数日后,崇祯又策马北上,亲赴黄河防线视察军务。
从开封到黄河,虽路途不远,但沿途景象却更为荒凉。
冬日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吹得枯草摇曳,更显萧瑟。
黄河之水滔滔,奔流不息,岸边营寨连绵,旗帜飘扬。
这是大宋北部最重要的防线,也是拱卫东京开封府的最前沿。
刘光世早已率领众将在此等候。
将士们军容严整,尽管风沙凛冽,但他们昂首挺胸,目光中带着一种边疆守军特有的坚韧与疲惫。
崇祯没有乘坐轿辇,而是身着戎装,直接骑马深入各处营寨。
详细察看了哨所、箭塔、壕沟等防御工事的构筑,不时下马,亲自走到简陋的营房内,与将士们交谈,询问他们的食宿、训练和战备情况。
他步入营帐,与刘光世及麾下众将围坐沙盘前,详细听取黄河防线的布防策略。
崇祯指着沙盘,沉声问道:“黄河乃天险,然金人岂会止步于此?尔等当如何应对金人渡河?”
刘光世上前一步,指着沙盘上的几处标注:“陛下圣明,臣已命各部于沿岸要津加筑堡垒,设置烽燧,一旦金人来犯,必将以火炮拒之,辅以弓弩齐射,再遣精锐水师,阻其渡河!”
“水师?”崇祯挑眉,“黄河水师规模几何?舟船器械可足用?”
刘光世答道:“回禀陛下,黄河水师尚在扩建,舟船虽有不足,但臣已命工匠日夜赶制。器械方面,火炮已配足,弩箭亦充足。”
崇祯又问及粮草补给、伤病救治等细节,无不体现出他对军事的深入了解。
他向将士们强调黄河防线的重要性:“此地乃国门,乃大宋屏障!黄河一失,则中原震动,朕将士卒性命、百姓安危托付于汝等,望尔等上下一心,誓死守卫,寸土必争!”
将士们听闻皇帝亲临,又见皇帝对军务如此熟悉,无不感到振奋。
他们齐声高呼,声震云霄,表示誓死效忠。
崇祯在黄河防线停留了数日,期间还亲自检阅了部分部队的操练,并嘉奖了表现突出的将士。
在东京足足停留了一月有余,圣驾才启程返回金陵。
这一个月里,崇祯不仅完成了对宗泽的隆重吊唁和对开封百姓的安抚,更通过亲身巡视,深入了解了北方边境的真实情况。
他每日召见文武官员,听取各方汇报,对东京及周边地区的行政、军事、民生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掌握。
他十分清楚,稳固旧都,稳定民心军心,方能为日后的北伐大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待到一切安排妥当,崇祯帝方启程返驾金陵。
回望东京,城郭在望,但那份沉重感已然消散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份被注入的希望与活力。
此番东京之行,意义非凡,不仅是对宗泽忠魂的慰藉,更是崇祯皇帝以实际行动,向天下昭示了他重振大宋、北伐光复的坚定决心!
......
崇祯帝北返东京,巡视开封,亲临黄河防线,并做出了一系列军事和人事部署。
这些举动,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消息,在北方谍报网的传递下,以惊人的速度抵达了金国的上京会宁府。
金国皇城,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气氛却异常凝重。
往日里歌舞升平的朝堂,此刻被一股压抑的紧张感笼罩。
金国皇帝完颜晟坐在龙椅上,面色铁青,身下的大臣们也个个神情肃穆,不敢发一言。
“大宋皇帝赵桓,竟敢亲临东京开封府,更去那黄河沿线视察军务?!”
完颜晟终于打破了沉默,声音带着一丝怒气,更多的是惊疑不定。
在他的认知中,南宋皇帝就该龟缩在江南,不思北进。
赵桓此举,无疑是在挑战金国的权威!
殿中,有将领进言:“喝罕,据细作回报,那宋帝赵桓在东京大肆笼络民心,又将刘光世等旧宋将领重用,更是亲赴黄河防线,操练兵马,此番行径,分明是欲行北伐之举!”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议论纷纷。
金国朝廷上下,对于大宋皇帝的突然强硬,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
过去的大宋皇帝,苟且偷生,金国兵锋所指,无往不利。
如今,这崇祯皇帝竟敢如此大张旗鼓地宣示北伐之意?
简直反了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