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脚下有个靠山屯,屯子东头有家老烧锅,掌柜的姓赵,单名一个魁字。这赵魁四十出头,方脸阔口,一身疙瘩肉,是十里八村有名的酿酒好手。他祖上三代都是酿高粱酒的,传到他这辈,手艺更是精湛,酿出的酒醇香甘冽,入口如刀,落肚似火,人称“烧刀子”。
这年秋后,赵魁新酿了一窖酒,封坛那日,他照老规矩在酒窖东南角点了三炷香,摆上四样果品,恭恭敬敬拜了酒神。这是赵家祖传的规矩——酒是五谷之精,酿得好能通神,酿不好会招邪。
头七那晚,月黑风高,赵魁睡得正沉,忽听院里看家狗“黑子”一阵狂吠,接着便没了声息。赵魁一个激灵坐起来,披衣提灯往后院酒窖去。才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咕咚咕咚”的声响,像是有人在猛灌酒。
赵魁心头火起,以为是哪个不长眼的毛贼来偷酒,一脚踹开窖门,大喝一声:“哪个王八羔子,敢偷你赵爷的酒!”
灯光照处,只见一个黑黢黢的庞然大物背对着他,正抱着酒坛牛饮。那物听得动静,缓缓回头——好家伙!但见它浑身黑毛,眼如铜铃,口似血盆,两根獠牙外翻,分明是头成了精的黑瞎子!
赵魁吓得魂飞魄散,手里的灯笼“哐当”掉在地上。那黑熊精却不理他,自顾自拍开另一坛酒,又“咕咚咕咚”灌起来。不多时,两坛十斤的高粱酒下了肚,黑熊精晃晃悠悠站起来,竟有八九尺高,它睨了赵魁一眼,摇摇晃晃走出酒窖,消失在夜色中。
赵魁连滚带爬跑回屋,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他战战兢兢去酒窖清点,足足少了三坛好酒。地上除了熊脚印,还有几撮黑毛。赵魁捏着熊毛,心里直打鼓——这分明是遇上“黑老爷”了!
靠山屯的老辈人常说,长白山里的黑熊活得年头长了,就成了精怪,山里人尊称一声“黑老爷”。这黑熊精一般不害人,就好两口酒,喝了酒还能保佑一方水土。赵魁祖父在世时说过,他家烧锅坊六十年前也曾被黑老爷光顾过,那之后赵家的酒反而越酿越出名。
想到这儿,赵魁心下稍安。第二天夜里,他特意在酒窖里多放了两坛酒,自己则躲到角落的空酒缸里,盖上盖,只留一道缝观察。
约莫三更时分,酒窖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那黑熊精熟门熟路地走进来,拍开酒坛就喝。这回赵魁看得真切,这黑熊成了人形,穿着件破旧的黑褂子,但熊头熊爪却变不彻底,人不人熊不熊的,甚是怪异。
两坛酒下肚,黑熊精显然醉了,竟在酒窖里手舞足蹈起来,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山野小曲。跳着跳着,它忽然一个踉跄,撞在一排酒架上,眼看几十坛酒就要砸下来,赵魁吓得差点叫出声。
谁知那黑熊精看似醉醺醺,身手却灵活得很,一个翻滚稳住身形,顺势扶住了摇摇欲坠的酒架。它拍拍心口,长舒一口气,竟口吐人言:“好险好险,差点糟蹋了好酒。”
赵魁在缸里听得真切,又是惊讶又是好笑。这黑熊精心疼酒的模样,倒像个老酒鬼。
黑熊精又拍开一坛酒,这次却不急着喝,而是盘腿坐下,对着酒坛念念有词,仿佛在举行什么仪式。只见它熊爪在空中画了几个圈,那酒坛里便飘起缕缕白气,凝而不散,渐渐变成一个小人的形状,在酒窖里飞舞盘旋。
赵魁看得目瞪口呆,他酿了半辈子酒,从未见过这等奇景。
白气小人飞舞一阵,又缓缓落回酒坛。黑熊精这才心满意足地捧起酒坛,慢慢品尝起来,一边喝一边嘟囔:“好酒啊好酒,有了这酒精,俺又能逍遥一年喽。”
直到鸡叫头遍,黑熊精才晃晃悠悠起身,临走前竟对着酒窖作了作揖,似是感谢主人的款待。
自此,黑熊精每晚必来,赵魁也夜夜躲在酒缸里观察。他发现这黑熊精虽然形貌骇人,却从不破坏,喝完酒还会对着酒坛施展法术。说也奇怪,被黑熊精“偷”过的酒,反而越发醇香,赵家烧刀子的名声越来越响,连省城的大酒楼都慕名来采购。
赵魁胆子渐渐大起来,有一晚他准备了一桌下酒菜——烤野鸡、熏鹿肉、山野菜,外加一坛五十年陈酿。他坐在酒窖里,静等黑熊精到来。
三更时分,黑熊精推门进来,见赵魁端坐其中,先是一愣,随即呲出獠牙,发出威胁的低吼。
赵魁虽然腿肚子转筋,还是壮着胆子拱手道:“黑老爷莫惊,小的备了些酒菜,特来孝敬您老人家。”
黑熊精愣了愣,鼻头耸动,显然被酒菜香气吸引。它迟疑片刻,竟真个走过来坐下,口吐人言:“你这后生,倒是有心了。”
一人一熊对饮起来。几碗酒下肚,黑熊精话也多起来。它自称姓熊,在山中修炼三百余年,最好杯中之物。因赵家酒好,才特来享用。作为回报,它一直在用炼精化气之法为赵家的酒增添灵气。
赵魁连声道谢,又敬了黑熊精一碗酒,小心问道:“熊老爷既然有这般神通,为何不变个全乎人形?”
黑熊精叹气道:“俺是畜类修仙,脱不得本形。每年唯有七月十五月圆之夜,借太阴精气才能化为人形一个时辰。”说着它一拍脑门,“对了,明儿不就是七月十五吗?后生,俺请你看个热闹!”
第二天夜里,月明如昼,赵魁按约来到后山松林。只见那黑熊精早已等在那里,对着月亮叩拜不止。拜罢,它取出一个酒葫芦,咕咚咕咚灌了几口赵家烧刀子,随即人立而起,仰天长啸。
月光照在黑熊精身上,它的毛发渐渐褪去,身形收缩变化,竟真个化成了一个黑脸大汉,虬髯环眼,威武非常。
化为人形的黑熊精拉着赵魁就要下山喝酒,却听得林外传来女子呼救声。二人急忙赶去,只见几个泼皮正围着一个姑娘动手动脚。赵魁认得是屯里卖豆腐老李家的闺女小翠。
黑熊精顿时大怒,喝道:“哪来的小崽子,敢在你熊爷爷地盘上撒野!”声如洪钟,震得树叶簌簌落下。
那几个泼皮先是一惊,待看清只有两人,又嚣张起来。为首的道:“哪来的黑厮,敢管爷的闲事?识相的滚远点!”
黑熊精哈哈大笑,也不废话,一巴掌扇过去,那泼皮头子就像断线风筝般飞了出去。余下几人发一声喊,一拥而上。只见黑熊精拳打脚踢,三两下就把这伙人打得屁滚尿流,抱头鼠窜。
小翠惊魂未定,连连道谢。黑熊精摆摆手,忽然一个踉跄,扶住旁边松树才站稳。赵魁一看月亮位置,知道时辰将到,急忙搀住黑熊精,对小翠道:“翠姑娘快回去吧,这里没事了。”
小翠匆匆离去后,黑熊精的身体开始变化,毛发渐生,眼看要现原形。它苦笑道:“后生,俺要变回去了。今日动用真气,恐要损一年道行。”
赵魁感动不已,道:“熊老爷为救小翠如此仗义,小的无以为报。今后您老想喝多少酒,尽管来取!”
黑熊精哈哈大笑,声震山林:“好说好说!你这后生仗义,俺老熊交你这个朋友!”说罢完全变回熊形,人立着拍拍赵魁的肩膀,晃晃悠悠回山去了。
自此,黑熊精仍是夜夜来饮酒,赵魁也不再躲藏,常常备好下酒菜与它对饮。赵家的酒越发醇香,名气传出关外,成了东北第一烧刀子。
这年冬天,屯里突发时疫,许多人高烧不退。郎中束手无策,眼看要出人命。赵魁忽然想起黑熊精曾说过,它用特殊方法酿制的酒有祛病之效。他急忙去酒窖,找出黑熊精最常喝的那几坛酒,分给病家。
说来也怪,病人喝下这酒,发一身透汗,第二天竟都好转了。屯里人都道赵魁是菩萨心肠,却不知是黑熊精暗中救了大家。
事后赵魁特备丰盛酒菜感谢黑熊精。酒过三巡,黑熊精道:“后生,俺老熊要离开一段时日。长白山来了只千年虎妖,专害过往客商,山神爷召集俺们这些地仙共商除妖大事。”
赵魁担心道:“熊老爷千万小心!”
黑熊精哈哈大笑:“不妨事!等除了那孽畜,俺还要回来喝你的好酒呢!”说罢饮尽碗中酒,拱手作别。
此后一连数月,黑熊精再未出现。赵魁日日担心,夜夜在酒窖备好酒菜,却始终不见老友踪影。
直到来年开春,一夜大雨滂沱,赵魁忽听酒窖门响。他急忙去看,只见黑熊精踉跄而入,身上带伤,黑毛被血染透了大片。
赵魁大惊,赶忙取来金疮药为它包扎。黑熊精瘫坐在地,喘着粗气道:“好险好险,那虎妖端的厉害!俺和老参王、狐仙姑联手,才除了那孽畜。俺挨了一爪,差点见了阎王。”
养伤期间,黑熊精夜夜来酒窖,赵魁用好酒好菜照料。说来也怪,黑熊精的伤好得极快,不出半月已行动如常。它拍着赵魁的肩膀道:“后生,你这酒比灵丹妙药还管用!俺老熊欠你一条命!”
赵魁笑道:“熊老爷说哪里话,若非您除了虎妖,这方圆百里的百姓哪得安宁?”
伤愈后,黑熊精来得更勤了,不仅喝酒,还常常指点赵魁酿酒之道。它教赵魁在酒曲中加入山间灵草,在特定时辰取山泉水,循北斗之位排列酒坛。赵魁一一照做,酿出的酒越发醇香,竟有了延年益寿之效。
这年乾隆爷东巡,饮了赵家烧刀子,龙颜大悦,御笔亲书“关东第一酒”金匾。赵家烧锅从此名扬天下。
时光荏苒,赵魁年事渐高,把烧锅坊传给儿子赵顺。交接那晚,他特地带儿子到酒窖,备好酒菜等候黑熊精。
三更时分,黑熊精如期而至。见赵魁带着个年轻人,它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对赵顺道:“小后生,俺与你父是至交。今后你来掌店,俺老熊还会来喝酒,你可愿意?”
赵顺早听父亲说过黑熊精的事,当即躬身道:“熊老爷放心,赵家酒窖永远为您敞开。”
黑熊精哈哈大笑,连饮三大碗。临走时,它从项间取下一枚黑得发亮的熊牙,递给赵顺:“小后生,这枚牙你收好。悬于酒窖梁上,可保酒坊平安。若有急难,对牙呼唤三声‘熊大哥’,俺自会来相助。”
赵顺双手接过,连连道谢。黑熊精又拍拍老友的肩膀:“老兄弟,俺走了。你好生养老,俺还会常来看你。”说罢晃晃悠悠融入夜色之中。
赵顺依言将熊牙悬在梁上。说也奇怪,自那以后,赵家烧锅坊再未遭过灾祸,火灾虫害一概全无,酒越陈越香。
如今赵家烧刀子已传至第七代,那枚熊牙仍悬在酒窖梁上,黑得发亮。当地人都说,每逢月圆之夜,还能看见一个黑脸大汉在山间行走,腰间挂个酒葫芦,里面装的正是赵家烧刀子。
至于黑熊精是否还在长白山中,何时会再化为人形与人对饮,那就不得而知了。只知道赵家酒窖永远备着一坛好酒,等待那位特殊的老朋友。
这正是:仙家未必真无情,野兽修得赤子心。一坛烧酒结奇缘,留得佳话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