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剑意,堂皇正大,携人族披荆斩棘、定鼎九州的无上杀伐之气,直刺神魂核心。这一剑,考验的不是力量强弱,而是心志,是道路,是人皇对后来者的审视。
殷星面对这道凝练的剑意,没有动用【破道】长刀,甚至没有运转法力硬抗。他双眸之中,倒映着那缕金色剑芒,周身磅礴的人道愿力自然流转,其中蕴含的“守护”意蕴与“开拓”精神凝聚成一面无形的心盾。同时,他新近领悟的那一丝“终结”法则意蕴,如同最锋利的针尖,附于这心盾之上,不显霸道,却带着一种“万物皆有终”的淡漠。
剑意临体,与心盾碰撞。
没有巨响,只有一种直抵道心的震颤。殷星仿佛看到了尸山血海,看到了部落征伐,看到了轩辕黄帝手持宝剑,带领人族于万族林立中杀出一条血路的峥嵘岁月。那杀伐是手段,非目的,其内核,依旧是为了人族的存续与昌盛。
他的心盾微微荡漾,却稳固如山。“终结”意蕴则如同庖丁解牛,悄然瓦解着剑意中纯粹的、足以撼动心神的杀伐锐气,直指其守护人族的本质核心。
片刻之间,金色剑意如同冰雪消融,缓缓散去。洞内深处传来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咦”,带着一丝讶异与认可。
前方景物变幻,那普通的山洞入口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混沌初开般的朦胧空间。三道气息各异,却同样恢弘浩瀚、带着皇道威严的身影,于朦胧中显现轮廓。
左侧一位,身着八卦道袍,面容古朴,眼神深邃如同蕴含周天星斗,正是天皇伏羲。他未发一言,只是抬手一指。刹那间,殷星周围景象大变,无数先天八卦符文凭空浮现,演化地水火风,龙马河图之虚影交错,构成一座包罗万象、不断生灭变化的无上大阵。阵势运转,封锁空间,磨灭灵机,压力如同整个天地倾覆。
这是阵道的考教。
殷星心念一动,周身三百六十五处窍穴亮起,与冥冥中的周天星斗共鸣。他没有试图去解析伏羲这简化却蕴含至理的八卦阵,而是以自身为阵眼,将简化版周天星斗大阵的意境投射而出!
星辰光点在他周身浮现,太阳太阴虚影沉浮,主星环绕。他以星斗之“恒”与“序”,对抗八卦之“变”与“易”。星辉与卦象碰撞、交织、湮灭。殷星十指翻飞,如同拨动星辰琴弦,星斗大阵随之演化,时而化作坚不可摧的星辰壁垒,时而化作绞杀一切的星河旋涡,时而又化作牵引挪移的星空迷宫。他并未破阵,而是以自身阵道的“无限可能性”,来应对伏羲八卦的“穷尽变化之妙”。
良久,伏羲微微颔首,周遭八卦幻象如潮水般退去。
中间一位,身着麻衣,手持百草杖,神色温和却带着滋养万物的慈悲,正是地皇神农。他目光落在殷星身上,一股精纯至极的生命法则意蕴弥漫开来。神农脚下,一株早已失去所有生机、如同焦炭般的枯根缓缓升起,那是某种早已绝迹的先天灵根残骸,其内部生命结构彻底崩坏,回天乏术。
这是生命法则的考验。
殷星深吸一口气,走上前,手掌轻轻覆盖在那枯死的灵根之上。他闭上双眼,体内生命法则被催发到极致,九十七的感悟毫无保留地倾泻而出。他的神识如同最细微的触须,探入那崩坏的生命结构深处,不是强行注入生命力,而是如同织女补天,以自身对生命诞生、成长、繁盛的理解为引,引导周围天地间最本源的生机气息,一点点修复那断裂的生命脉络,重塑那湮灭的生命印记。
这是一个极其缓慢而精细的过程。汗水自殷星额角滑落,法力与心神剧烈消耗。那焦炭般的枯根,表面开始脱落,内部一丝微不可察的绿意,如同黑暗中孕育的第一缕光,艰难却坚定地萌发出来。虽然未能让其彻底复活,但这“无中生有”,从绝对死寂中唤回一丝生机的手段,已堪称逆天。
神农眼中闪过赞许,温和一笑,那株萌发一丝绿意的灵根残骸缓缓沉入地下。
右侧一位,身着帝袍,腰佩轩辕剑虚影,面容威严,目光锐利如剑,正是人皇轩辕。他没有任何言语,只是并指如剑,向前一点。一道凝练到极致,蕴含着百战兵戈、人族意志的黄金剑影撕裂虚空,带着裁决万物、平定天下的无上威严,向殷星斩来!这一剑,比之前洞外的试探,强盛何止十倍!
这是杀伐之道的考教。
殷星瞳孔微缩,【破道】长刀瞬间跃入手中。他知道,任何取巧在此剑面前皆无意义。他体内法力奔腾,完美道果转动,将那一丝“终结”法则意蕴提升至当前所能掌控的极限,全部灌注于【破道】刀锋!
刀身变得愈发漆黑,内部的混沌气流与功德金纹疯狂流转,发出渴望的嗡鸣。面对那代表征伐与秩序的黄金剑影,殷星没有选择硬碰硬的对抗,而是简简单单,一刀刺出!刀尖精准地点在黄金剑影最为核心、力量流转的节点之上。
“终结”意蕴爆发!
没有能量的剧烈对冲,那煌煌剑影在与刀尖接触的刹那,其内部蕴含的无坚不摧的“势”,那维系剑影存在的法则结构,仿佛走到了自身的终点,如同沙塔般从内部开始瓦解、崩散,化作点点金光,消散于空中。
一刀,终结一剑!
轩辕黄帝威严的脸上,首次露出一抹真正的笑意,那是一种看到后继有人、道路得以拓宽的欣慰。
朦胧空间稳定下来,三皇的身影清晰可见。伏羲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天道韵律:“阵道别辟蹊径,星辰为凭,可为根基。”
神农接口,声音温润如大地:“生命之道,已得三昧,心怀众生,善。”
轩辕最后道,声音铿锵如金石:“杀伐为护道,终结非寂灭,汝已明其理。”
三道目光交汇,皆看到彼此眼中的认可。三皇同时抬手,各自引动一丝本源之气——伏羲引动的是先天八卦衍化的文明智慧之气,神农引动的是大地万物滋养的生机造化之气,轩辕引动的是百战不屈、定鼎天下的杀伐开拓之气。
三道气流在空中交织融合,化为三道紫金色、蕴含着无上皇道威严与人族气运的本源皇气,缓缓没入殷星体内。
皇气入体,殷星只觉浑身一震,仿佛与整个人族的历史与未来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连接,对大罗道果的感悟,对各种法则的理解,尤其是对“守护”与“开拓”的意蕴,有了质的飞跃。体内法力奔腾暴涨,神魂与肉身再度淬炼,修为向着大罗初期巅峰扎实迈进。
“多谢三位圣皇!”殷星躬身行礼。
轩辕黄帝看着他,沉声道:“汝欲行前古未有之事,铸圣朝,抗大劫,光有吾等认可尚且不足。若欲真正凝聚人道大势,隔绝天道干涉,或需炼制【人道封神榜】,自立神道体系,掌敕封之权。”
他话语一顿,说出关键:“然,炼制此榜,非比寻常。需首阳山之铜为骨,混沌云锦为面,九天息壤融墨,再寻五色石一枚,以其补天遗泽,承载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