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乾带玥玥钓鱼的经历,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小石子,虽然事情本身过去了,但它激起的涟漪却在玥玥的成长和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持续荡漾开来,带来了积极而微妙的变化。
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玥玥身上。 钓鱼时那种需要长时间安静等待、专注观察的体验,似乎真的在她的小脑袋瓜里留下了印记。回到幼儿园后,老师向念晴反馈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以前上手工课或者听故事时,玥玥虽然也喜欢,但有时会坐不住,容易分心。可最近,她专注的时间明显变长了。做手工时,她能更耐心地完成粘贴、涂色等步骤;听故事时,也能更投入地跟着情节走,很少再东张西望。老师好奇地问念晴是不是在家里做了特别的引导。念晴笑着把钓鱼的故事告诉了老师,老师听后连连称赞:“原来是这样!这种在大自然中的体验式学习,效果真的比单纯说教好太多了!”
在家里,玥玥也表现出更多的耐心。以前拼图拼不好时会着急地乱扔,现在她会皱着眉头再试试;和爸爸妈妈玩棋类游戏,输了也不会立刻耍赖,而是会说“再来一次!”。这种细微的变化,让天赐和念晴感到十分惊喜和欣慰。
张乾这位“干爹”的教育方式,也得到了林家上下的一致认可。 林心大对念晴说:“小张这个人,真有办法。带孩子不是一味地哄着玩,而是能在玩中教给孩子道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最是难得。”天赐也由衷地佩服张乾的耐心和智慧,在后续的电话交流中,两人就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了更多共同话题。
这次经历也进一步加深了玥玥和干爹之间的感情。她时不时会翻看那天钓鱼时拍的照片,骄傲地指着桶里的小鱼对别人说:“这是我和干爹钓的!”她还会在视频通话时问张乾:“干爹,我们什么时候再去钓鱼呀?我想钓一条更大的!”张乾也乐得答应,计划着下次带她去体验更好的钓场。这种共同的、充满成就感的经历,成为了维系他们“父女”情深的重要纽带。
甚至对天赐的创作也产生了影响。 他以此为灵感,创作了一个新的睡前故事《小鱼竿的悄悄话》,故事里的小主人公通过跟爷爷学习钓鱼,明白了耐心和安静的力量,最终不仅钓到了鱼,还听到了风和水的“悄悄话”,交到了大自然的朋友。这个故事成了玥玥的新宠,她总是要求爸爸反复讲。
一件小事,却带来了连锁的积极反应。 这让林心大和念晴更加意识到,孩子的成长,不仅仅在课本和教室里,更在广阔的自然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中。 他们决定,以后要更多地创造机会,让玥玥接触自然,参与不同的活动,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和感悟。
生活,就是这样由无数个看似平凡的片段组成。 一次周末的钓鱼,不仅愉悦了身心,更在孩子性格养成关键期,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巧妙作用。张乾的这次无心插柳,却为玥玥的成长注入了一股沉静的力量。而这份来自干爹的独特馈赠,也必将如那池塘边的微风,温柔地伴随玥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