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讲的任务很明确:为即将参加补考的学生讲解去年的补考真题。
何智翀是第一个上台的。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讲台中央,脸上绽放出一个自信的笑容。
“同学们好,我是何智翀,来自物理系3班。很荣幸今天能和大家一起讨论大学物理的知识。”
他的开场白倒是显得颇为谦逊。
他准备了一份资料,打印成了纸质版,分发给下面的三十多位同学。
然而,资料下发后,台下同学们的表情瞬间变得精彩纷呈,窃窃私语声响起。
“这啥啊?”
“天书吗?鬼画符?”
“这符号我看都看不懂……”
资料上密密麻麻全是各种复杂的公式推导、拓展定理的证明,以及一些超纲的物理概念,
对于基础薄弱的补考生来说,无异于天书。
何智翀似乎完全没注意到台下的反应,或者说他并不在意,自顾自地讲了起来:
“请大家看发下去的资料,这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与试卷相关的补充和拓展知识点。我们先看试卷第一题,这道题其实可以扩展出以下三个非常重要的物理思想……”
关子元在台下默默摇了摇头。
诚然,他能看出何智翀在大学物理这门课上的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甚至钻研得很深。
但他的讲法,完全不适合台下这些只求及格万岁的补考生。
这好比别人还不会走,他就非要教人家怎么跑马拉松,结果只能是摔得更惨。
果然,半小时后,台下已经“晕倒”一片。
学生们眼神呆滞,有的开始玩手机,有的干脆趴下休息。
何智翀却讲得额头冒汗,信心满满,他似乎把自己毕生所学都恨不得在这一刻抖落出来,完全沉浸在了自我的展示中。
“时间到。下一位,关子元同学。”第一排的陈滨昂主任看了一眼手表,开口喊道。
关子元深吸一口气,缓缓走上讲台。紧张感瞬间袭来,手心冒汗,腿脚有些发软,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声。
台下三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尽管这不是他第一次在公众面前讲话,但社恐的影响依旧让他习惯性地感到不适。
他的手下意识地插在裤兜里,指尖焦急地摸索着。
终于,他摸到了那个带着点粗糙手感的东西。
那是昨天在家里,苏悦用彩色软陶泥亲手给他捏的一个迷你小熊猫玩偶,用烤箱低温烘烤定型了。
“希望能给我的宝贝带来勇气,”苏悦当时把这个小巧可爱的护身符递给他,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别紧张,就像你前几次参加评奖答辩一样就好。你准备得很充分,没问题的。”
现在,这个场合苏悦不适合出现。
但她用这种方式,默默地给了他支持和力量。
握着那个小小的熊猫,关子元仿佛能感受到苏悦手心的温度。
他再次深吸一口气,感觉腿好像没那么抖了。
他走到电脑旁,拿出U盘,准备插入主机。
然而,插了半天,电脑毫无反应,屏幕上没有任何识别硬盘的提示。
“老师,这个教室的电脑……好像不识别U盘?”关子元转向第一排的陈滨昂老师,有些无奈地问道。
“哦,可能是这个教室的设备老化了,接口有点问题。不好意思啊关子元同学,我回头就跟后勤反应一下。”陈滨昂推了推眼镜,语气平淡地解释,听起来并没有太多解决问题的诚意。
“闫瑾,你的电脑方便借关子元同学用一下吗?直接接到投影仪上也能放ppt。”一旁的郑海忽然开口,他注意到闫瑾面前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闫瑾闻言,几乎是斩钉截铁地立刻摇头:“抱歉,郑导,我电脑里有很重要的个人隐私,不方便外借。”
关子元扯了扯嘴角,心里一阵无语。
他现在手头上连一张纸质卷子都没有,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时,旁边的何智翀似乎注意到了关子元的窘迫。
他手指搓捻着自己那份写得密密麻麻的卷子边缘,脸上露出犹豫挣扎的神色。
终于,他似乎下定了决心,伸出手,将自己的卷子朝关子元递过去:“用我的吧。”
关子元有些意外,但还是摇了摇头。
紧接着,在所有人震惊的目光中——
“请大家看试卷第13题。”关子元直接转身,从粉笔盒里抄起一根白色粉笔,面向黑板,声音清晰地开始了他的讲解。
那一道道题目、一个个数据、甚至每一个选项,仿佛都清晰地刻印在他的脑海里,他复述得一字不差!
“这道题,大家可能最好奇的是,这个积分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这里我们需要用到高数里的分部积分法……”
关子元不光讲了物理概念,还把解题过程中涉及到的数学运算步骤、技巧,掰开揉碎了讲给大家听。
他太清楚了,大学物理对很多人来说,最难的不是物理思想本身,而是卡在了微积分计算这一关。
嗯,林小满就是这样,一个分部积分法,他反反复复给她讲了大半年才彻底弄懂。
“原来是这么回事!”
“我说为啥我式子列对了却永远算不对!”
“大家可能还会好奇,最后这一步答案里这个常量是怎么冒出来的?”关子元点着黑板。
“对啊!我算完就没有这部分!”下面立刻有同学反馈。
“这就是计算不定积分后一个最常见、最不该错的错误——忘记‘+c’!”关子元用粉笔重重地在黑板上的积分结果后面写上“+c”,“找到原函数后,一定要记得加上这个常数!不然物理意义就不完整了!”
“哦对对对!我想起来了!微积分老师强调过!”台下不少同学恍然大悟,纷纷低头开始认真记笔记。
何智翀在台下看着,眉头越皱越紧。
关神怎么讲得这么……基础?这么琐碎?
这完全不是他想象中竞赛大佬该有的风格啊?不该来点高深炫技的吗?
关子元却完全进入了状态,一道题接着一道题,深入浅出,全程脱稿,流畅无比。
偶尔,粉笔会自然而然地换到他的左手上,动作行云流水。
大家惊讶地发现,关子元左手写出的板书,竟然和右手一样工整清晰!
即使没有ppt,凭借充分的准备和扎实的记忆,每一道题他都讲得条理分明,重点突出。
“这道题的易错点在于……”关子元正准备讲解最后一题的陷阱。
“时间到了,关子元同学。你看要不要……”陈滨昂催促的声音不合时宜地响起,打断了他。
“让关神讲完呗!”
“对啊!陈老师!这题我就是这里老错!让我听完啊!”
台下几个平时比较刺头的学生立刻表示不满,声音还挺大。
关子元只是淡淡地扫了陈滨昂一眼,根本没理会他的催促,自顾自地继续讲了下去,语速甚至加快了一些。
他发现,一旦彻底沉浸到物理的世界里,那些紧张和社恐就神奇地消失了,台下是谁,有什么反应,他似乎都不再关注。
很快,最后一题讲完,他刚好卡在了一个完美的句点上。
“下一位,闫瑾同学。”陈滨昂的脸色不太好看,但还是按流程走。
闫瑾抱着她的笔记本电脑上去,连接投影仪。
果然如何智翀所料,她的表达能力非常一般,甚至有些磕巴,基本就是对着ppt上的答案照本宣科,显然没有做太多准备,只是把题目和答案罗列了上去。
何智翀暗自松了口气,看来最后的竞争者,只剩下他和关子元了。
他觉得自己虽然讲得深,但展现了实力;关子元虽然基础,但胜在实用和流畅。
胜负犹未可知。
三位试讲者全部结束。
郑海率先站起来做点评。
他先看向何智翀:“何智翀同学,知识储备很扎实,看得出下了功夫。但讲得太深,忽略了台下同学的实际水平和需求,有点炫技之嫌,效果不好。”
接着他看向闫瑾,言简意赅:“闫瑾同学,准备明显不足,照本宣科,缺乏自己的理解和梳理,不合格。”
最后,他看向关子元,语气明显缓和,甚至带着一丝赞赏:“关子元同学,准备充分,脱稿讲解,流畅清晰。最关键的是,能准确把握补考同学的知识薄弱点和真实需求,讲解极具针对性,效果最好。我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
说罢,他转向陈滨昂:“陈主任,您认为呢?”
官大一级压死人,即便他心里已有人选,程序上还是要尊重这位新来的学工处主任的意见。
他已经想好了,就算陈滨昂选择何智翀,他也要据理力争,想办法说服对方。
闫瑾是绝对不行的。
陈滨昂清了清嗓子,站起身,先看向何智翀:
“何智翀同学,首先,做讲师不是让你来炫技的。你讲的东西太深奥,同学们根本吸收不了,好好反思一下。”
何智翀愣了一下,看着周围同学纷纷点头赞同,脸一红,默默低下了头。
接着,陈滨昂话锋一转:“关子元同学和闫瑾同学,讲的都很基础,倒是符合大家的需求。”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然后宣布,“今天经过综合评选,我认为,这个讲师的名额应当给——闫瑾同学。”
“啊?!”何智翀惊得直接叫出了声,猛地抬起头,满脸的难以置信。
这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郑海也完全蒙了,他看着陈滨昂,又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冷笑,恶狠狠地点了点头,一句话没说,直接拂袖而去,把门摔得一声重响。
下面的同学们也炸开了锅,窃窃私语声越来越大,都在议论这个匪夷所思的结果。
关子元也愣住了,
不是……哥们?
这结论……是怎么用前面那番话推导出来的?
只有闫瑾,在一旁,默默地扬起了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