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河的水声渐远,夜色下的陈家庄静谧如常。村口的老槐树在风中摇曳,枝叶间偶尔传来几声虫鸣,仿佛这世上再无它事。
路明缓步而行,脚步轻盈,衣袍未起半分波澜。他刚从通天河底脱身不久,身上尚有河水残留的微凉气息,但此刻的他已换上一袭青衫,头戴方巾,俨然一副云游道士的模样。
他并未急于进入村庄,而是站在村外的一处土坡上,目光缓缓扫过那座低矮却规整的祠堂。屋檐下悬挂着一盏油灯,在夜色中泛着昏黄的光晕,映照出祠堂门前的两尊石兽轮廓。
那是灵感大王的供奉之地。
据他所知,每年陈家庄都会举行一次祭祀仪式,将孩童献给所谓的“灵感大王”,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今虽已被孙悟空所破,但村民仍保留了部分祭品供奉于祠堂之中,其中便有一件沾染观音菩萨灵气的宝物——正是他此行的目标。
他没有贸然行动,而是盘膝坐下,闭目感知周围气机变化。不多时,他便察觉到祠堂附近有三道若有若无的气息游走,应是夜间巡逻的灵兽。
他嘴角微扬,取出一枚血神子,轻轻一弹,那枚血珠便悄然飞入夜色,化作一道黑影朝村后潜去。
片刻之后,祠堂方向果然传来一阵骚动,两只灵兽被引开,只余一只仍在原地徘徊。
时机正好。
他起身迈步,身形如雾般融入夜色,悄无声息地接近祠堂侧门。手掌轻按门扉,一道极细的法力波动掠过,锁扣无声开启。
他推门而入,祠堂内烛火摇曳,香炉中残香未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腥甜交织的气息。
正厅中央摆放着一张长案,案上陈列着数件祭品,其中一件尤为显眼——那是一面青铜镜,表面流转着淡淡金光,隐隐可见观音菩萨的倒影。
他缓步上前,伸手轻抚镜面,指尖触碰的一瞬,一股温和却坚定的力量自镜中涌出,试图将他排斥开来。
他不动声色,右手袖中悄然取出轮回盘碎片,掌心一抹,星光微闪,瞬间覆盖住镜中的佛光波动。
与此同时,他的神识缓缓探入镜中,开始剥离封印。
第一层结界由符咒构成,复杂却并非不可解。他迅速掐诀,以指代笔,在虚空中勾勒出破解之阵,符文应声崩裂。
第二层则是心神共鸣类的封印,需与灵气达成一致频率方可解开。他闭目凝神,意识沉入镜中世界,感受那一缕观音残念的律动节奏,随之调整自身波动。
第三层最为棘手,乃是观音自身的佛力残存,若强行剥离,极易反噬。他左手一翻,一朵红莲浮现掌心,业火微微跳动,将最后一层杂质焚尽。
随着最后一重封印消散,那缕观音灵气终于脱离镜体,化作一缕金色流光漂浮于空中。
他抬手将其纳入怀中,随即取出一个玉瓶,将灵气封存其中。做完这一切后,他并未立即离开,而是低头看向脚下。
祠堂地面铺陈的青砖之上,隐约可见一朵莲花印记,纹路深浅不一,却与他在通天河祭坛中所见极为相似。
西方教的痕迹,又出现了。
他眼神微冷,转身离去,动作依旧从容,仿佛从未踏足此处。
夜更深,月光洒落古井,水面倒映着银辉,波纹微荡。
路明立于井边,手中握着一块青铜残片,正是方才所得的观音瓶碎片。他低头注视那块碎片,其上铭刻着一段古老的佛文,字迹模糊,似是某种咒语。
他伸手轻触,顿时感受到一股清凉之意顺着指尖蔓延至全身,仿佛置身于莲花池中,身心俱净。
然而下一刻,那股清凉突变炽热,一道微弱却清晰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你终将走上歧途……”
声音空灵缥缈,带着一丝悲悯与叹息。
他神色不变,心中却已了然。这是观音残念最后的警告,亦或是对未来的预判。
他并不在意。
收回思绪,他将碎片收入怀中,随即施展避水法术,纵身跃入井中。
井水寒凉刺骨,越往下越是阴冷。约莫下沉百丈,他的双脚终于触地。四周一片漆黑,唯有前方隐约透出一丝微光。
他缓步向前,来到一处石壁前,只见上面镶嵌着一只小巧的瓷瓶残片,散发着柔和的佛光。
他伸手取下,瓶子入手温润,仿佛仍有生命一般。
就在此刻,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水流波动。
他没有回头,只是缓缓收起碎片,然后转身面对来者。
井水中,一道模糊的身影静静悬浮,双目紧闭,面容苍白,周身缠绕着一层淡青色的水雾。
那不是活人,也不是寻常的水鬼。
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光芒,右手轻轻一挥,一道细微的星辰之力划过,照亮对方脸庞。
赫然是一个身穿袈裟的小沙弥,胸口插着一根黑色木钉,钉头上刻着一朵莲花图案。
西方教的手笔。
他眉头微蹙,意识到自己可能触动了某个隐藏的陷阱。
他没有久留,迅速催动星力,身形一闪,冲出水面。
井口之上,夜风拂面,他稳稳落地,回头看了一眼那口古井,眼中神色愈发深沉。
他知道,今晚之事不会就此结束。
观音瓶碎片已然到手,但他也暴露了自己的存在。
或许,一场真正的劫难,才刚刚拉开帷幕。
远处山林深处,一双幽绿的眼睛悄然睁开,盯向陈家庄方向。
井水中的尸体缓缓睁开双眼,嘴唇微动,吐出一句话:
“来了。”
夜风骤起,吹灭了祠堂门前的最后一盏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