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九
上任第一天,邓鑫元没有急着召开会议,而是独自一人来到了校医院。他想先听听一线医护人员的声音,了解校医院的实际情况。
校医院院长赵志强早已在门口等候。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医生,在江城理工大学校医院工作了三十多年,见证了学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变迁。他对邓鑫元的到来,显得有些拘谨。
“邓校长,欢迎您来校医院指导工作。”赵志强伸出手,语气恭敬。
邓鑫元握住他的手,微笑着说:“赵院长,不用这么客气。我今天来,主要是想听听大家的想法,了解一下校医院的情况。你不用给我安排什么行程,就带我随便走走,看看就行。”
赵志强有些意外,但还是点了点头,带着邓鑫元走进了校医院的门诊楼。
门诊大厅里,患者并不多。几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护士正在忙碌着,看到邓鑫元和校医院院长赵志强进来,都停下手中的工作,恭敬地打招呼:“邓校长好!”
邓鑫元一一回应,目光却在大厅的各个角落仔细观察。他注意到,候诊区的蓝色塑料座椅边缘已有些开裂,露出里面的海绵;墙角的健康科普宣传栏上,还贴着去年冬季的流感预防海报,边角卷翘;走廊尽头的垃圾桶堆满了废弃的药盒和纸巾,袋口紧绷,却没人及时清理。
“赵院长,门诊大厅的环境,是不是可以改善一下?”邓鑫元指着那些陈旧的座椅和满溢的垃圾桶,语气平和却带着审视,“师生来就医,首先看到的就是大厅,这些细节得跟上。”
赵志强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连忙解释:“邓校长,这些座椅都是十年前校医院翻新时换的,早就该更新了。垃圾桶的问题,我们马上安排保洁清理。主要是最近医护人员轮班紧,加上保洁大姐请假,有些事情就疏忽了。”
邓鑫元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点头,继续往前走。来到内科诊室,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医生正在给学生看病。邓鑫元轻轻推开门,在旁边安静地站着,没有打扰。
老医生仔细询问了学生的咳嗽症状,又用听诊器听了肺部,随后低头开药方。整个过程有条不紊,但邓鑫元注意到,老医生握笔的手有些轻微颤抖,写病历的字迹也不如开头工整,眼底还泛着淡淡的青黑,明显是休息不足。
等学生拿着药方离开后,邓鑫元走上前,关切地问道:“李医生,您是不是身体不舒服?看着精神不太好。”
李医生抬起头,看到是邓鑫元,连忙站起身:“邓校长,我没事,就是最近换季,感冒的学生多,每天接诊量比平时多了三成,有点累而已,歇两天就好。”
邓鑫元看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心中一阵触动。他知道,校医院医护人员编制紧张,平时本就满负荷工作,遇到换季生病高峰,更是连轴转。“辛苦了。”他拍了拍李医生的肩膀,语气诚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们要是垮了,师生的健康保障就没了依托。后续我会协调加派人手,有什么困难,随时向我或者赵院长反映。”
离开内科诊室,邓鑫元又先后去了急诊科、检验科和药房。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仔细观察设备运行情况,认真倾听医护人员的意见——急诊科的除颤仪有些老旧,充电后续航时间变短;检验科的试剂冷藏柜温度偶尔不稳定;而到了药房,药剂师王琳的反映更是直接。
“邓校长,现在很多常用药品都快断货了,尤其是感冒药和退烧药,库存只够支撑三天。”王琳翻开药品库存台账,指着几行红色的“预警”字样,语气焦急,“我们已经向后勤保障处反映了三次,每次都说‘正在协调’,但一直没看到药品送来,再这样下去,学生来拿药都没的给了。”
邓鑫元皱起眉头,指尖在台账上轻轻点了点。他之前分管科研和教学时,虽与后勤保障处有过协作,但没深入接触过物资采购,没想到后勤与校医院之间的衔接竟然存在这么大的问题。“王药师,你放心,这个问题我一定会尽快解决。”他郑重承诺,“我今天就和后勤保障处沟通,让他们把校医院的药品供应列为优先事项,绝不能影响师生就医。”
走出校医院,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邓鑫元的心情却有些沉重。他原以为,自己虽没分管过医疗,但有协调事务的经验,接手医疗卫生和后勤保障工作应该能很快上手。可现在看来,校医院的硬件设施陈旧、药品供应脱节、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这些问题像一团乱麻,都需要一一梳理解决。
回到办公室,邓鑫元没有耽搁,立刻拨通了后勤保障处的电话。电话那头,处长张磊的声音显得有些紧张——他刚上任半年,面对分管领导的直接询问,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
“张磊,校医院反映常用药品供应不足,尤其是感冒药和退烧药,你知道吗?”邓鑫元语气严肃,没有绕弯子,“现在正是换季生病高峰,药品断供会影响师生健康,这个后果你考虑过吗?”
张磊连忙回答:“邓校长,我知道这个情况。主要是之前合作的药品供应商那边,因为物流延迟,导致一批药品没能按时送达。我们已经联系了备用供应商,只是价格还在谈,所以耽误了些时间。”
“价格可以后续再细化,但药品供应不能等。”邓鑫元打断他的解释,语气不容置疑,“校医院的药品已经快断货了,一旦有学生急着用药却拿不到,就是我们的工作失职。你现在就去对接备用供应商,价格按之前的标准先定,明天早上我要看到药品送到校医院,并且拿到入库记录。”
“好的,邓校长,我马上就去办,保证明天早上完成!”张磊不敢怠慢,连忙应下,挂断电话就安排工作人员对接供应商。
放下电话,邓鑫元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指尖还残留着刚才翻看药品台账时的纸张触感,李医生疲惫的眼神、王琳焦急的语气,都在他脑海里盘旋。他知道,药品供应只是他上任后面临的第一个小考验,后续校医院的硬件更新、人员调配,后勤保障与医疗工作的衔接优化,还有更多更复杂的挑战在等着他。但此刻,他心里没有退缩,只有一个念头——既然接下了这份责任,就必须把师生的“就医事”“民生事”办实办好。